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當媒體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當媒體共有71項結果
國際總經

景氣的春燕來了?

外銷訂單是出口的領先指標,今年九月出現重返500億美元的重要訊號,相信是景氣從谷底回升的好兆頭。

日期:2023-11-15

政治社會

以色列、烏克蘭…全球四大火藥庫已引爆兩座,AIT主席羅森伯格三度來台重申:對台支持堅若磐石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 (Laura Rosenberger)今年3月上任,隨後在4月、6月訪台,並在10月16日至19日,第三度來台訪問。她來台期間適逢俄烏戰爭持續超過一年半,以色列、巴勒斯坦戰爭正如火如荼,全球四大火藥庫已引爆兩座,中國與台灣長期對立關係,同樣也被認為讓人憂心,也讓人對於她此行備感好奇。

日期:2023-10-19

職場

20幾歲登富比世、41歲燒光現金「少年得志竟成半生詛咒」!他領悟3件事:不拼命,人生更快樂

越大越好、越多就越好的觀念,充斥在我們的文化裡,多數人以為所有的創業家都希望投資每一個商機,盡可能讓公司快速成長,創造下一個微軟或花旗。這種常見的假設,成了創業家另一個成長的壓力,特別是當我們考慮到地位與名望時。某些創業家更容易被成長之神的甜言蜜語所誘惑。傑.戈茲欣然承認,他就是其中之一。現在他稱自己是「起死回生的創業狂」。

日期:2023-09-05

國際總經

《時代雜誌》拆除付費牆、《Vice》聲請破產…新媒體出路在哪?專家:關鍵在想通「這件事」

網路發展至今,媒體仍在找尋出路。專家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除了要經營多元化的品牌與收入來源,更需思考如何找到讀者,提供讀者真正需要的「體驗」。

日期:2023-05-16

國際總經

令建商頭痛的釘子戶,卻是其他住戶眼中的「寶」!給10億也不搬 鄰居大讚:有你真好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一片新住宅區出現了最強釘子戶,他們擁有佔地約2公頃的土地,但周圍全被新建的住宅包圍,就算建商出價5000萬澳元(約台幣10.4億元)也不願搬遷。不過,當媒體詢問周圍住戶意見時,這戶人家卻得到一面倒好評。

日期:2023-05-16

理財

理專眼神誠懇、我就買下去了!安心亞曾是投資小白、想用錢才發現賠剩一半…現在守住財富靠這招

「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好像是基金、美國股票基金,理專解釋時的臉跟眼神都很誠懇,我就好像被灌迷湯一樣買下去,結果等我要用錢去領的時候,發現錢只剩一半了。」給人一種「傻大姐」感覺的藝人安心亞,這樣說著過往投資失敗的經驗。

日期:2023-04-27

政治社會

金門二膽島上兵傳話「不想回台」 代價恐用軍事機密交換! 馮世寬怒:不回來就算了,他能幹什麼

金門二膽島陳嘉壎上兵游到中國,被當地海警撈起,據立委轉述,人在中國目前「吃好、睡好、非常好」的他向外透露不想回台灣的意願,外界擔心陳姓上兵若想留在中國,恐怕會拿台灣軍事機密作為代價交換。對此,退輔會主委馮世寬3/16表示,這不過是象徵性叛逃或游泳游錯方向「他懂什麼?他能幹什麼?」,但是一個連自己父母都可以不要的人,他震怒回嗆「不回來就算了」!

日期:2023-03-16

政治社會

要幫中小企業把3年損失賺回來!準內政部長林右昌半夜發蹲地照:民進黨敗選的原因是這個

準內政部長的林右昌,週二(1/30)深夜1點半在臉書發出一張蹲下來與阿嬤對話的照片,他發了千字文提到自己當了8年市長,就是傾聽老百姓,貼近民生,關於內政部政務工作的一些想法,等上任後會再完整報告,但這一個多月來他最關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小、微型企業行號的疫後振興問題!林右昌說,雖然疫情3年來,台灣的國家總體經濟表現非常非常亮眼,但是對於因疫情而失業被迫轉業的勞工朋友們,產生更強烈的相對剝奪感,怎麼差這麼多,而受創的中小企業主也有不少無奈與氣憤,「我個人覺得,這才是民進黨去年底敗選,最重要的政經與社會因素」。「我們不能讓受災的中小企業主獨自面對問題與困境,我們要幫忙解決問題並創造希望!在疫情即將全面解封復甦的時刻,盡力集中資源大力幫忙,讓他們能夠趁機搭上經濟復甦列車,擺脫困境重新復業、振興起來,把疫情三年損失再賺回來」!

日期:2023-01-31

政治社會

他一躍而下、留下情牽一時紅顏知己們的惆悵…蔡詩萍為黃義交寫最終篇:願他最後安頓了自己

夜裡,醒來。睡不著了。伸手拿起手機,瀏覽谷歌新聞,嚇一跳,「黃義交墜樓」!仔細看了內容。69歲了。一人獨居。墜樓應無他殺嫌疑。

日期:2022-10-18

國際總經

疫情海嘯一度打趴這5大產業!他們靠韌性、轉型拼命挺住:「蟄伏就等這一刻再起」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新冠肺炎已達「全球大流行」(pandemic)程度。當時,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大規模傳染病,國發會立即針對台灣產業可能面臨的衝擊,提出評估報告。該報告強調,在各國為防堵病毒,紛紛祭出旅遊禁令,以及疫情造成的恐懼情緒影響下,將衝擊民眾消費信心和內需表現,包括零售、餐飲、運輸、觀光旅遊等產業,都會受到波及。

日期: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