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病毒感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病毒感染共有332項結果
科技

對抗全球超級細菌危機 元樟生技研發出台灣本土第一支抗生素

過去兩年,COVID-19新冠病毒造成全球2.53億人感染、511萬人死亡,雖然疫情在各國已逐漸得到控制,但人類依舊隨時面臨致命的威脅,那就是病毒、細菌、黴菌等微生物的抗藥性(AMR)問題,此一抗藥性病菌的存在,被世界衛生組織喻為「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根據聯合國數據指出,全球每年至少有70萬人因抗藥性微生物死亡,到2050年可能增至1千萬人;美國CDC也估算,全美每年有280萬人發生抗藥性感染,導致3.5萬人死亡。而在台灣,肺炎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症之一,每年致死人數也逾萬人。

日期:2021-11-24

理財

日本股神化繁為簡,不盯盤不看基本面,只靠「K線」「均線」賺起來

在疫情衝擊股市的時候,我透過雞肉串燒連鎖店鳥貴族的股價線圖,更加確信了「投資股票致勝的關鍵,果然只有磨練分析股價變動的技術」。

日期:2021-11-19

健康

美國青少年打第二劑BNT,患心肌炎增10多倍! 何美鄉:有這「8大疾病」者強烈建議打

美國青少年打第二劑BNT後發生心肌炎的比例,高出第一劑10多倍之多!台灣的青少年目前大多都已接種第一劑BNT,不少家長煩惱著是否要施打完整的二劑?對此,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建議,若有以下「八大疾病」者,強烈建議要施打第二劑。

日期:2021-11-03

全球股市

就算是專業人士,也受熱門股票擺布!逾75年研究揭真相:基金經理人與分析師都不是大盤的對手

編按:《逆向投資策略》的第一版於1970年發行(當時的書名是《心理學和股票市場》),歷經四次改版,至今已超過50年,歷久不衰。卓曼融合了價值投資與行為財務學,以紮實的論據告訴我們:能掌握心理層面的投資人,就握有絕佳的優勢,不光是理論知識,還有貨真價實的投資操作優勢。

日期:2021-10-29

健康

嗡嗡聲不停 先檢視鼻塞、睡眠、腸胃問題 刺激氣血運行 中醫五穴道解耳鳴

耳鳴是身體警訊,鼻子發炎、胃食道逆流、精神壓力都有可能是原因。在中醫觀點,當臟腑失調造成耳部氣血瘀滯,就可能產生耳鳴,每日穴道按摩可幫助改善。

日期:2021-10-27

政治社會

猝死案例頻傳,釐清關聯前該暫停施打高端疫苗?前衛生署長涂醒哲:致死率更高的AZ及Moderna該怎麼辦?

高明見教授在ETtoday發表「台灣缺乏疫苗接種後安全監測機制」長文,對台灣的疫苗政策有不少指正。高明見教授是我在台大醫學院神經外科學的老師,但「吾愛吾師,更愛真理」,看到高教授的一些論見可能會誤導國人,造成台大醫學院及高教授個人清譽受損,不能不從公共衛生學的角度加以釐清。

日期:2021-08-31

全台防疫報導

要開學了》瑞士研究用「此方法」讓病毒量大減! 醫:搭配戴口罩、空氣清淨機效果加倍

即將要開學了,疫情期間小孩的學習也不能間斷,除了現有所知道的防疫辦法,戴口罩、隔板之外,還有什麼辦法讓大家共處在同一間教室內,能有效地把病毒量降到最低呢?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分享瑞士研究,「開窗」是最能有效降低空氣中的病毒量,其次是「戴口罩」,最後則是「開空氣清淨機」;若是以上三種方式全都使用的話,還可以將防疫的效果加乘上去。

日期:2021-08-31

全台防疫報導

「已確診者」不相信染疫!竟衝急診室要「反覆採檢」? 醫怒:讓一線暴露染疫風險

已經確診染疫的病人,卻還二、三度直衝急診處要「重複採檢」?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日前爆料,一位疑似已經「確診Delta的外國人」,竟還被衛生局安排搭防疫計程車,2、3度至急診重複採檢!直衝急診室的行為,讓現場所有醫護都處在可能被感染的風險。

日期:2021-08-15

全台防疫報導

雙北明起確定開放餐廳內用》釣蝦場、抓娃娃機也復活,但若出現「兩指標」立即喊停!

今(2)日下午新北市與台北市一前一後召開記者會,共同宣布自明(3)日起餐廳開放內用,台北市長柯文哲用「進入深水區」來形容這次開放內用的決定,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提:「若出現兩指標,餐廳內用一定暫停。」

日期:2021-08-02

國際總經

這些國家疫苗接種率遠高於台灣 為何新增確診人數明顯增加?「這3個因素」是關鍵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今(15)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僅14例,創三級警戒以來新低,疫情已逐漸趨緩。值得注意的是,與全球主要國家相比,台灣的疫苗接種率,明顯較低(16%),但新增確診人數,並未因此增加,反而是疫苗接種率高於台灣的美國、英國、以色列和荷蘭,陸續出現染疫人數再度攀升的現象,背後原因,令人好奇。

日期: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