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療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療效共有624項結果
健康

醫美新趨勢!夯微創打造零修復期無限電波,打造『自然美』 醫美新趨勢!

現代科技的進步讓人能夠透過3C產品(電腦、手機、平板等)更便捷地操作生活中的大小事。但也因為使用時可能需要低頭,長時間的這種姿勢對頸部、下巴的肌肉和膠原蛋白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肌膚緊緻度。

日期:2024-01-05

國際總經

生技產業春筍綿延不絕 ——減重藥成普世價值

脫口秀女王歐普拉日前對減重藥態度180度轉變,從拒絕使用到視為救贖,回顧減重藥物批准的歷史,是否已走過黑暗時刻,如今終於大綻光芒?

日期:2024-01-03

政治社會

抗生素抗藥性奪百萬人命 WHO示警公衛危機 缺人、缺新藥 感染科能否再次護台灣?

台灣經歷三年疫情,成功守護國人健康及經濟表現。然而面對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危機,國內感染管制卻面臨「缺兵、缺武器」等困境,醫界示警,若不改善恐難因應下波大型感染疾病。

日期:2024-01-03

ETF

ETF退休族、年輕人都愛,「新微笑曲線」掀浪潮…劉宗聖:配息買0050資本利得

近年ETF大受歡迎,尤其高股息ETF受到退休及年輕族群喜愛。最近市場上更有不少投資者靈活運用檔ETF,打造「月月配」創造現金流,其中最受歡迎的組合是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

日期:2023-12-31

健康

台灣防疫成績了得!疫情期間醫療成本遠低預期...醫師點出感染管制仍有這三大隱憂

2020年至2022年,全球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據國外研究預估,台灣疫情期間應產生的直接醫療成本及間接成本,分別每年329億元及2320億元,總計經濟損失為每年2649億元,相當於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9%。

日期:2023-12-27

科技

乾眼症新藥試驗未過關 將重啟三期? 股價腰斬 拆解全福生技解盲失利下一步

二○二三年底,發展逐步穩健的台灣生技業,卻迎來意外消息:全福生技新藥三期數據未達標。新藥解盲失利,驚動全福股價崩跌,在此情況下,公司要如何反轉困境?

日期:2023-12-27

傳產

乾眼症新藥解盲失敗,這檔生技股開盤4分鐘熔斷、股價崩跌6成…4個月前才募資30億,下一步怎麼走?

全福生技(6885)週四(12/21)宣布乾眼症新藥BRM421在美國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未達標,周五(12/22)賣壓大舉湧出、開盤價73元,4分鐘即觸發熔斷機制停止交易,股價崩跌6成、最低下探28.8元。全福表示,乾眼症新藥BRM421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主要療效指標未達統計學顯著差異,後續會訂定開發策略,待研究完整數據後會繼續進行細部分析討論。全福才在8月募資完成,除了提前完成且實際認購超過原訂目標2倍之多,金額高達30億元,現在解盲失敗、股價崩跌,投資人恐怕也很想知道下一步怎麼走。

日期:2023-12-22

科技

2023醫療科技展登場

臺灣醫療器材每年有超過2,000億元的產值,高於藥品產業900億元產值一倍以上,年成長率更是超過10%,是生技醫療領域中最大、最重要的項目。2023醫療科技展上,工研院展示5展項與其亮點技術,期盼藉由產研攜手強化上中下游供應鏈,加快促進臺灣生醫產業晉身兆元產業。

日期:2023-12-19

科技

台灣「精準醫療」4大優勢!對症下藥讓患者不必嚐百草 國衛院多方合作強化軟實力 精準治療讓醫療資源最大化

近年全球「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產業快速發展,透過科技化的基因定序,讓醫師能對症下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造福更多病患。2021年,台灣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選為「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亞太區第2名,顯見台灣已乘上「精準醫療」的航空母艦,走入偉大新航道。

日期:2023-12-14

健康

84人陽性!機場入境揪出首例肺炎黴漿菌,10多歲男童中國來的,疾管署「不意外」…個案現況曝光

中國近期爆發黴漿菌肺炎疫情,台灣嚴陣以待,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擔憂,台灣明年春節可能出現新一波疫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已在台北、桃園、台中和高雄等4個國際機場,對來自中港澳有症狀的入境旅客提供自願性採檢。疾管署在11/26至12/6於4機場「定點監測、鼓勵採檢」共採檢109人,其中84人為陽性,分別為流感病毒57例、新冠病毒10例、腺病毒7例、鼻病毒3例、副流感病毒及一般冠狀病毒各2例、肺炎黴漿菌1例,另同時檢出流感病毒及新冠病毒1例、同時檢出一般冠狀病毒及鼻病毒1例,檢出陽性仍以流感(67.8%)及新冠(11.9%)為主疾管署表示,此肺炎黴漿菌感染個案為10多歲男童,12/4自中國入境,於機場因有發燒症狀於檢疫站接受採檢,並由檢疫人員提供就醫敬告單。12/5檢驗結果為肺炎黴漿菌陽性,12/6衛生局電訪追蹤,家屬表示個案入境隔日已至醫院就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經治療後已退燒、自述身體好多了。針對機場採檢執行近兩週以來驗出首例兒童肺炎黴漿菌感染個案,疾管署表示有零星檢出並不意外,個案為輕症、就醫後症狀已改善,整體黴漿菌在機場採檢佔比僅1.2%,仍以流感和新冠為主要檢出病原體。疾管署日前表示,已做好相關醫療量能整備,黴漿菌肺炎的藥物已增加輸入和產量,庫存充足。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在臉書粉專指出,中國的黴漿菌恐怖的地方在於藥物抗藥性極高,怕這些抗藥高的黴漿菌傳來台灣,而「台灣自己抗藥性也來到了6成」,他也向醫師們喊話「沒事不要濫用抗生素」,否則遲早追上中國。

日期: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