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療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療效共有624項結果
政治社會

藥廠喊話》比較便宜的學名藥一樣有效 制度與迷思夾殺 台灣藥業大老吐心聲

缺藥問題當前,本可用來補上原廠藥缺口的台灣學名藥,卻難以發揮替代作用。為何學名藥不受民眾青睞?台灣製藥廠又面臨哪些不為人知的發展困境與挑戰?

日期:2023-04-06

傳產

合一法說》糖尿病足藥中、美市場銷售再等等,先擴大藥物產品線

針對中國與美國市場的發展進度,合一生技總經理鄭志慧在31日的法說會上指出,旗下重要產品「速必一」於本周已經出口至美國,進行產品使用驗證;至於向中國官方申請藥證,她強調由於溝通相對複雜,僅表示目前對進度「正向看待」,但未有進一步進展。

日期:2023-03-31

科技

長庚醫院攜手微笑行動 致力國際醫療援助與手術訓練

國際醫療服務組織微笑行動Operation Smile與長庚紀念醫院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醫療援助、專業醫學培訓、社會福利發展,加強國際合作,提高臉部唇顎裂及燒傷患者的醫療品質。為加強交流合作,長庚紀念醫院於3月30日至31日邀請了微笑行動Operation Smile的三位代表,進行交流訪問,共同探討未來的合作方向。

日期:2023-03-31

健康

針對影像可見頑強病灶 所需治療次數較少 癌症新剋星 重粒子擊殺腫瘤更精準

重粒子被視為「癌症新剋星」,國內第一家重粒子治療中心將於五月中正式收治病人。何種癌症適合重粒子治療? 與質子治療及光子治療有何差別?

日期:2023-03-15

健康

邁向「2023幸福防疫」 專家盼抗病毒藥物可自費、增列重症風險因子 專家小組將研議

在各國逐漸解除新冠肺炎防疫限制後,專家、學者建議能將公費抗病毒藥物開放自費,給予民眾選擇權。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目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在申請藥證,申請完成後醫療院所將可自行採購使用,讓未達公費投藥標準,但自認有風險的民眾可採克流感的模式自費。專家、學者也建議能將高血壓、納入COVID-19的重症風險因子,也將肥胖的BMI標準下修至27,以及放寬列入60至64歲高齡者,以利及時投藥治療。莊人祥表示,會將這些建議帶回給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討論。

日期:2023-03-13

健康

疫情降「清冠一號」不退場,EUA延長至明年6月底!賴清德確診也靠它:盼嘉惠全世界

新冠肺炎爆發3年多,已造成全球6.75億人感染及687萬人死亡,我們所在的台灣同樣不能倖免,幸而國內防疫提前部署,台灣中醫更在新冠疫情中發揮相當大的成效。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於今(3/12)日舉辦「第93屆國醫節第15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細述中醫藥在這場世紀大疫中所做的貢獻及角色,並發表台灣民眾對清冠一號使用的情形及滿意度調查。衛福部長薛瑞元則表示,原訂今年6月停止緊急授權的清冠一號,EUA也將延長到明年6月,當前首要任務是積極協助取得藥證。

日期:2023-03-12

科技

皮膚專科x電機雙專業 王修含醫師深化醫美產業

疫情後美麗再出發,美顏商機復甦。摘掉口罩之後,如何將美麗安全地留在臉上,台灣知名皮膚科醫師王修含,同時身為台大醫學系、台大機械工程學士與台大生醫電子碩士,以醫學、電機雙專業的角度解析時下「鳳凰電波療程」,並致力建構民眾對於醫學美容正確的安全意識,讓美麗投資也能兼顧效果與安全。

日期:2023-03-09

理財

高齡化帶動剛性需求 AI推進產業效益 全球景氣不明 醫療題材較耐震

即使升息循環可望告終,但通膨迷霧未散、景氣動能疲弱成了相對隱憂;在市場不確定性猶存下,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醫療題材,表現優於科技股。

日期:2023-03-08

健康

男性年過50歲 解尿異常快檢查 攝護腺肥大不治療 小心腎功能變差

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特有的腺體,它位於膀胱和尿道之間,大小相當於一顆貢丸,逾五十歲男性若有頻尿、尿不乾淨等困擾,得盡速就醫檢查,並進一步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日期:2023-03-01

焦點新聞

情殺分屍頻傳!醫:別把暴力與精神疾病畫等號

今周刊編案:28歲香港名媛蔡天鳳疑似因為與前夫一家有金錢糾紛,2/21驚傳失蹤、2/24發現時已遭分屍殺害,據香港媒體報導,失蹤多日的蔡天鳳前夫準備在碼頭搭船潛逃時,遭到警方以涉嫌謀殺拘捕,而前夫全家3人也涉嫌重大已逮捕到案。香港駭人聽聞的分屍案,讓人聯想到台灣也曾傳出多起因感情、房產、財產等糾紛殺人甚至分屍的社會案件,一度引起民眾恐慌,也常將暴力事件與精神疾病聯想在一起。但精神疾患的暴力風險真的比較高嗎?(原文刊載於:2018/05/29 更新時間:2023/02/25)

日期:202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