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發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發電共有2291項結果
政治社會

俄烏戰爭致能源價格飆漲 兩年虧四六六○億 台電為穩物價瀕臨破產 電價非漲不可

台電負債比率高達九成五,經濟部及台電從年初頻繁示警台電財務狀況,疾呼要漲電價,更需政府補貼。產業界及學界均認為低估的電價須調整,台電虧損長期原因也該檢視。

日期:2024-03-13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455期︱亞泥連續5年賺贏遠東新局面可能逆轉

我們追蹤的遠東集團旗下兩家企業—遠東新(1402)與亞泥(1102),均已公布2023年獲利成績單,就此,也做出它們2024年的獲利期望值。基本上,2024年,我們看好遠東新更甚於亞泥。

日期:2024-03-11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40309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4-03-09

科技

投千萬元3年就回本、減碳效益達51.75%!台達電(2308)董座海英俊:總部改建為綠建築只做了4件事

鄭崇華始終懷抱綠色之夢,堅持走在環保的路上。從創業之初,就全心投入節能,所有產品都跟節能或能源管理、減碳有關。從節能產品、可再生能源應用、能源管理優化、工廠節能自動化方案、到家用節能產品等整合系統方案,不僅創造出無限商機,更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台達「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理念絕非口號,而是兼具理念與商機的最好典範。

日期:2024-03-08

科技

中興電、華城、士電…台電400億大單誰拿最多?重電五虎大咬國家建設商機,被訂單追著跑

台灣綠能基礎建設發威,台電連三月釋出逾百億元大單,今年保守估計總訂單規模將突破千億元大關,未來五年持續增加。隨著政策利多力挺,重電業者大咬國家建設商機,近期更被訂單追著跑。

日期:2024-03-06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40302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4-03-02

台股

中鋼124萬股民要哭了...配息0.35元近年新低!他嘆春燕已成「鳥仔巴」,陳重銘早說了:不如買這兩支ETF

中鋼(2002)週四(2/29)召開董事會公告去年財報,會中通過2023年盈餘分配案,每股純益0.11 元,董事會決議,特別股股息發放每股現金1.4元、普通股紅利每股現金0.35元,提送股東常會承認。以週四收盤價24.6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1.42%。

日期:2024-02-29

科技

蘋果營運長上周才為鴻海來台 據傳本周就宣布「不玩電動車了」 Apple史上最燒錢計畫喊卡 下個殺手應用在哪?

蘋果史上最昂貴的產品計畫Apple Car開發案據傳喊卡後,下個成長動能在哪裡,能接替iPhone成為下個殺手級應用是啥,大家都非常好奇。堪稱是華爾街最懂蘋果分析師的Gene Munster,原本預估蘋果有50%機會開發出Apple Car,為蘋果創造iPhone之後的全新成長動能,但本周他對於蘋果傳出終止長達十年的電動車計畫Project Titan(泰坦計畫),仍難掩驚訝。Gene Munster估計,蘋果每年投入Apple Car的研發支出達10億美元(逾300億台幣),因此可以說電動車是蘋果歷來最昂貴的產品研發計畫。他在接受美國財經電視頻道CNBC訪談時提到,若蘋果沒有完全放棄電動車的夢想,或許併購目前財務不佳的電動車品牌Rivian,是不錯的替代方案。

日期:2024-02-29

科技

蘋果放棄10年電動車計畫、轉向「生成式AI」?2款新品將導入,6家台廠被點名飛起來!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蘋果決定終止10年前啟動的電動車研發項目「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打算將研究經費與資源轉而投入於生成式人工智慧(AI)領域,顯示蘋果研發自駕車以顛覆汽車業的野心遭遇重大挫敗。

日期:2024-02-29

政治社會

4月電價將上漲,吳東亮喊話能理解「但請政府給配套」!印度移工準備入台:樂觀其成

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會因疫情暌違4年,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周二(2/27)在會中提出4個期許,分別是期許台灣成為國際AI重鎮、期許台灣企業隨國際綠色經濟浪潮順風前行、期許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以及期許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更加穩固。總統蔡英文致詞強調,自2016年到去年止,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3.17%,不但是東亞最佳,也高於全球平均。對於工商界的期許,蔡總統表示政府不但正多管齊下在做,她也會在520時,將這些期許交接給新團隊。談到電價調漲,吳東亮受訪表示,因國際情勢以及原物料上漲等因素,「要漲也是不得已」,工商界都理解電價需反應成本,但他呼籲政府若要漲電價,要有相對應配套措施,以消弭對工商界、民生衝擊。另外,談到引進印度移工議題,吳東亮表示「樂觀其成」。他解釋,因台灣缺工是長期現象,引進勞工不是要取代本地勞工,而是補足本地勞工的不足。不過,吳東亮也提醒政府要花點心思研擬要開放行業別、引進移工的標準與引進的管道,且可能要滾動式調整規劃。

日期: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