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監測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監測共有1217項結果
健康

新冠病毒變不停,如何維持群體免疫?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大作戰

根據衛福部2022年十大死因統計,該年「COVID-19」的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超過肺癌死亡人數(10,053人),且年齡層在65歲以上占了86%!疫情高峰期的挑戰已過,但威脅始終存在。

日期:2023-12-19

科技

亞洲各大電信巨頭都找它,定位精準度業界第一!現觀科技瞄準5G商機,靠電信數據定位神算搶市

專做電信數據分析的現觀科技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3.29億元,年增19.21%,再創歷史新高,董事長邱大剛週一(12/18)指出,隨著明年5G市場起飛,公司業績有望再提升,目前已取得全球第三大電信公司airtel 5G網路佈建合約,印度多家電信公司也主動上門,希望藉著現觀的軟體技術優化5G服務。

日期:2023-12-18

政治社會

不只秒填息超強!台積電志工狂增至1.4萬人, 張淑芬領軍前進第一線作公益

台積電在今年7月推出「志工假」,讓有意願做志工服務的同仁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能更無後顧之憂,週四時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首度透露,為了提供「志工假」,台積電必須砸下數億元的資金,「很感謝公司高層提供這樣的福利,讓更多台積電員工加入志工的行列」。

日期:2023-12-14

政治社會

全球視野,臺灣行動:解析氣候變遷對人權的衝擊 氣候變遷與人權-國家人權機構的角色

國家人權委員會於11月22、23連續2日舉辦「2023人權發展國際研討會」,主題為「氣候變遷與人權-國家人權機構的角色」。國家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表示,聯合國在去年7月間通過「享有乾淨、健康、永續的環境是一項基本的人權」之決議,國家人權委員會就在今年舉辦相關議題的國際研討會,宣示我國努力接軌國際人權的標準。

日期:2023-12-14

科技

台灣「精準醫療」4大優勢!對症下藥讓患者不必嚐百草 國衛院多方合作強化軟實力 精準治療讓醫療資源最大化

近年全球「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產業快速發展,透過科技化的基因定序,讓醫師能對症下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造福更多病患。2021年,台灣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選為「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亞太區第2名,顯見台灣已乘上「精準醫療」的航空母艦,走入偉大新航道。

日期:2023-12-14

美食旅遊

漫遊新加坡——熱力獅城巡航

四季如夏的新加坡,在全球最佳機場之一的樟宜機場旁邊,浩大地植入一座都市森林;境內小島聖淘沙的暖陽,則伴著海水和微風,推出優雅、豪奢、刺激的多重娛樂新項目。乘上飛機、轉搭郵輪,海上移動度假村備好美食、附上許多休閒設施,不浪費時間的跨國、出海巡航,是探索新加坡的新提案。

日期:2023-12-13

科技

升級版垃圾造筆電 幫冷氣機、呼吸器做行動電源 杜拜現場 看宏碁四箭攻永續商機

隨著環境永續意識抬頭,如今的宏碁,已不再是單純的筆電品牌廠。他們如何從工作、學習、移動、生活四大領域進攻,攜手子公司與供應鏈,布局永續商機?

日期:2023-12-13

健康

「JN.1」新冠變異株全球12國現蹤!新感染潮將再起...症狀有哪些、致死率高?一次了解

近期一種名為 JN.1 的新冠變異株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已在 12 個國家被發現,英國和美國衛生機構表示,該變異株是當前已知的增長最快的變異株,可能引發新一輪新冠感染潮。

日期:2023-12-12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為「吃得安心」把關 液蛋、美豬、毒莓果 守護食安超級任務解密

從近期的「液蛋稽查」事件,到前陣子的「美豬洗產地」、「好市多毒莓果」事件,不僅引起全民關注食安議題,學習識別食品資訊的同時,還有一群稽查團隊,始終做民眾的幕後英雄守護食品安全。

日期:2023-12-07

健康

流感、新冠恐齊發!羅一鈞估「這時候」達高峰:每天2萬人染疫,單周破10萬人次就醫

由於中國近期發生多種呼吸道病毒流行,衛福部疾管署周二(12/5)表示,11月26日「定點監測、鼓勵採檢」措施,至12月4日已採檢88人,其中68人陽性,以流感48例最多,未檢出肺炎黴漿菌及其他病原。此外,疾管署也公布上週(11/28-12/4)新增260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11/21-11/27)新增248例上升,副署長羅一鈞指出,新冠併發、死亡都比上周增加,死亡是過去4到5周以來的單周新高,預估高峰會從原先預估12月底至1月中旬,延後至1月中旬至1月底,而平均單日感染人數為1.8萬人至2萬人。至於流感部分,羅一鈞指出,過去流感流行期一向會落在10月至2月之間,但本季流感季從今年春天至今「流感從來沒有真正的探底過」,處於中度流行的情況,不過近日連續幾周的降幅開始趨緩,未來一兩周隨著氣溫更低可能反轉上升,一般流感高峰預估會落在明年春節前後,「不排除明年初,有可能流感、新冠高峰會重疊」。羅一鈞表示,以過往經驗,春節前單周就診人次就可能會超過10萬,疾管署會持續監測,若確診數一直上升,必要時將在春節期間啟動類流感特別門診,或呼吸道特別門診,避免因春節期間大多醫院診所休息,急診承擔過多重擔,必要時採分流就醫模式。

日期: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