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監護宣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監護宣告共有46項結果
政治社會

法國藝術家感受臺灣民主 移民署帶新住民體驗公投

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嘉義市服務站日前偕同嘉義市選舉委員會及嘉義市宣信國民小學,於宣信國民小學共同舉辦「新住民模擬投票體驗」,讓新住民實際排隊投票,瞭解投票及圈選方式,促進新住民融入臺灣公民社會。

日期:2021-10-04

理財

想替失智母請看護,大哥竟跟她說「妳就再委屈一點,以後會有福報」...一案例看:未婚女兒的長照悲歌

媽媽已經臥病在床幾年了,這幾年,媽媽的神智狀況越來越糟糕,而3個孩子裡,因為她未婚,只有她負責與媽媽同住,並且接手看護的角色。

日期:2021-07-31

稅制

1人報稅最高可省13.2萬!一張圖教你節稅額度「再加碼」 輕鬆避開報稅地雷

報稅季腳步逼近,或許你已經準備好各種申報資料以及使用管道,但你知道嗎?列報扶養可以節稅,甚至受撫養親屬達到一定歲數,節稅額度會再增加,但並不代表列報人數越多越好,也不是人人都能報,想要避開報稅地雷又能輕鬆省稅,財政部一張圖帶你了解。

日期:2021-04-21

理財

失智父親走後,才發現他的財產早被「後媽」給轉走...一場爭產敗訴官司給子女的4個血淚忠告

在打官司的過程中,孩子主張的是:「父親在贈與名下財產給繼母的時候,已經是失智確診,因此他的認知判斷能力已經不足,他不知道自己是在把自己的財產無償的過戶給妻子!」

日期:2021-03-11

房地產

老媽中風臥床花光積蓄 獨子撐不住想賣房卻賣不掉...地政士點出這關鍵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當意外發生時,不但沒有收入,一連串的生活開銷、看護費用……都可能拖垮一個家庭,最後走上出賣不動產的路。小陳是家中獨生子,爸爸英年早逝,留有一戶大樓2樓,平日與媽媽相依為命,生活小康。小陳從事房屋仲介工作,因為業績平平,所以收入尚可,日子在平淡無奇中渡過。

日期:2021-02-26

生活消費

「連睡覺也被盯著…」爸媽租屋處裝監控24hr監視 男大生崩潰!恐怖對話、行徑讓網嚇呆

父母想保護孩子的心境可以理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也可以體會,只不過,如果控制欲過度發揮,恐怕會在孩子心裡留下不可抹滅的陰影。日前一名男大生上網崩潰發文,指自己終於能脫離父母掌控,到外縣市就讀大學,不料父母的作為更加激進,除了在男大生的租屋處內安裝攝影機,好隨時監控兒子,甚至只要一沒看到人就會奪命連環CALL,讓該名男大生苦不堪言。

日期:2021-02-24

理財

國泰世華信託專家:趁頭腦靈光時,先想好財產安排

活得好比活得久,更需要做好準備。信託專款專用的特性,能夠協助老後的理財規劃、安養金運用與子女保障,並避免意識不清時,財產被不當挪用。

日期:2020-12-09

焦點新聞

新冠疫苗搶先打!我臨床試驗即起開放登記 五類人不適合

新冠肺炎疫苗被視為解決新冠肺炎疫情希望之光,衛福部食藥署建立「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意向登記平台」,將於109年11月11日至109年11月30日開放登記,盼登記人數達2萬人以上,但慢性病患、免疫功能低下者、近一個月大手術者、化療者、孕婦及母乳媽媽都不適合。

日期:2020-11-11

保險稅務

親人昏迷,我可以幫他領保險金嗎?這「兩個觀念」要先釐清

如果昏迷或性命垂危時,誰可以幫忙領取保險金?關於保險金的領取,由於涉及金錢,因此格外敏感。日前某知名連續劇,出現一名男子因手術昏迷,由朋友代為申請保險金的劇情;但,令人好奇的是,前述狀況在現實生活中,合乎相關法令規範嗎?

日期:2020-11-06

情感關係

拒當下流老人的第一件事,立遺囑是負責的舉動,怕有個「萬一」!

「等有時間了再說」與「要是當時做了就好了」兩件事,合起來叫「來不及」,這就是《今周刊》出版這本「拒當下流老人」特刊的初衷。即使你年收入達平均水準,只要發生突如其來的「萬一」像是過度醫療搶救下,讓你活得生不如死,龐大醫療費、失智失能、甚至父母未預立遺囑,交代財產等身後事,結果家人爭產,不勝唏噓。一夕之間,世界崩塌,你的「不變」並無法「應萬變」。

日期: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