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目標設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目標設定共有144項結果
科技

機台曾被嫌太貴…ASML證實新EUV設備出貨台積電!股價狂飆市值超車LVMH,躍歐洲第2大企業

今周刊編按:荷蘭半導體設備業龍頭艾司摩爾(ASML)周三(6/5)股大漲超過8%,市值來到3770億歐元 (約新台幣13.2兆元),超越法國奢侈品業巨擘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為歐洲市值第2大企業,僅次於丹麥製藥公司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外媒此前報導,艾司摩爾最大客戶台積電(2330)將在今年底前接收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曝光機(High-NA EUV),讓艾司摩爾股價衝高,這款機器每台造價高達 3.5億歐元(約新台幣123億元)。而台積電(2330)周四(6/6)以上漲39元893元開出,最高來到898元創下新高。

日期:2024-06-06

政治社會

國內困局》休閒觀光、地方創生⋯新政府應具備農電新想像 台灣農電拚活路 民間拋四大方向

一座結合農業、美食、旅宿及藝術的有機農場,還有近九千片光電板實現能源自主,不僅吸引青年返鄉、也帶動地方發展……。如日本KURKKU FIELDS農場的「農電共生」新模式,有可能在台灣發生嗎?

日期:2024-05-15

國際總經

葉倫標示三大錢坑產業

結束訪中行程的美國財政部部長葉倫強調,美國不會接受中國進口產品摧毀美國的新興工業;她所勾勒出來的三大錢坑產業已經浮現在眼前,電動車、太陽能模組及電池。

日期:2024-04-10

理財

為什麼沒錢也要學理財?一個前月光族的懺悔:年輕時總覺得談錢太俗,直到摸爬滾打才明白自己的短視

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財商教育,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正確的財富觀。學生時代作為文藝青年的我,總覺得文學藝術才是高雅有趣的事,談錢太俗;後來工作後開始賺錢,又物欲爆棚,每月都「月光」,只恨錢不夠花。後來看了很多書,經歷了很多事,在真實生活裡摸爬滾打一番,我才明白自己的幼稚和短視,也漸漸樹立起科學的財富觀。

日期:2024-03-07

政治社會

無印良品遭爆多年來「沒發年終」 業績漲15%也沒有你的份?員工揭血汗內幕、公司緊急滅火聲明

以簡約風格、平價雜貨為主的日系品牌「無印良品(MUJI)」,是許多人在挑選日常生活小物、居家服飾喜愛的品牌之一,不料近日卻疑似有員工集體爆料,入職以來從來沒領過年終,甚至即便今(2023)年,台灣公司業績成長15%繳出亮眼的成績單,依舊不發給員工年終。對此,無印良品隨後發聲明表示,4月及10月季節獎金都有2個月以上的發放,今年一樣會照常給予,至於為何沒發年終「將另行以公告方式說明清楚本次獎金未發放原因,敬請理解」。

日期:2024-02-09

理財

他34歲財務自由成為首批FIRE族後感嘆:把「提早退休」說成從此不再工作,往往只是個噱頭

1999年,山姆.多根,大學畢業後,跟多數人一樣成為上班族,滿腔熱血,進到他夢寐以求的工作。他每天凌晨4:30起床,趕在5:30前上班,工作兩年後,壓力超載,導致他胖了9公斤,得了足底筋膜炎、坐骨神經痛、過敏及背痛,意識到自己繼續這樣工作,可能會英年早逝,於是,他開始規劃「英年早退」計畫,最多只拚個18年,最終,他在2012年34歲實現了提早退休,成為首批FIRE理財族。多數人可能會認為,財務自由離自己很遠,或要存到一筆千萬數字才能退休,但多根認為,人人都可以財務自由,關鍵在於「用錢」,也就是「你選擇買什麼、不買什麼」,你做出的所有決定,都會影響你財務自由的速度,因此,他決定將自己FIRE不上班十年的理財法寫成書,幫助更多人致富。

日期:2024-01-10

科技

綠色工程營收占比逾六成 石化業、生技業⋯成布局重點 三年打造減碳新工法 新鼎變中鼎小金雞

2023年以來,中鼎在股價平穩的狀態下,子公司新鼎卻是一路向上,甚至衝出歷史新高。同屬工程領域的新鼎,如何鎖定利基市場布局,驅動高速成長動能?

日期:2023-11-29

台股

從慘賠百萬到重回市場,一個投資心理師告白: 虧損時檢視心理狀態,你生活出了什麼問題?

股票虧損時,如何果斷停損是許多投資人必須面對的課題,判斷個股表現是否不如預期外,當下的投資心態如何調整,也是最終能否做出正確決策的關鍵之一。深入研究投資心理學的交易心理教練李哲緯(鮪爸)在《毛利小姐變有錢》以心理學角度分享「改善不敢停損的三種方法」強調唯有面對虧損,才能做出更理性的投資決策。

日期:2023-11-27

職場

為國家拚盡青春:99%運動員卻面臨「這困境」,如何贏回人生下半場?

在賽場上揮汗奮鬥的運動員身影,總是讓人們目不轉睛,也會羨慕可以從事自己熱愛的運動,又能拿獎金、賺代言,但名利雙收的生活背後又面臨哪些困境呢?有限的職缺加上激烈的競爭,在場上風光的運動選手,退役後轉職反而容易成為弱勢的一方?究竟運動員下了賽場後,該如何華麗轉身呢?

日期:2023-09-18

政治社會

中小企業淨零意識高達9成,綠色運輸轉型勢在必行! IPCC:電動車減碳潛力大,6成台灣企業觀望中

《今周刊》與中華汽車合作綠色運輸轉型調查,針對台灣中小企業在迎接淨零時代之下,運輸減碳的策略布局,並於週三(6/14)舉辦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本次調查主要發現,超過9成的中小企業已意識到未來將面對運輸碳中和的挑戰,並有5成以上企業認為綠色運輸具有急迫性,尤其是已被客戶要求碳盤查的企業更進一步要求、建議或提醒供應商將運具改換為電動車,但透過問卷了解,仍有6成企業在觀望中,並普遍認為價格是轉型阻力。根據IPCC 2019報告,運輸排放占全球年碳排的14%,並且持續增加中,而其中72%運輸排放源來自於陸運交通工具;IPCC 2023報告另指出,由低排放電力驅動的電動車,具有陸運交通減排的最大潛力,因此,從運輸著手減碳已是企業實踐淨零的必修項目。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電動車價格成本拖累轉型速度,但若有解方,如電池改租用、降低入手與使用成本,企業汰換意願則明顯提升!

日期: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