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看過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看過共有2779項結果
職場

臥底肉品工廠 黑幕小說鼻祖掀食安改革

辛克萊潛入芝加哥肉品工廠臥底,事後將黑幕寫成小說《屠場》,一九○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在美國出版;這本被五家出版社拒絕的小說,意外暢銷,震動白宮,促使美國制定食安法規並成立主管機關。

日期:2024-04-02

政治社會

70歲婦疑吃「小林紅麴膠囊」慘洗腎剩39公斤:活著像等死…台灣首例?大醫生技、食藥署回應

居住高雄的陳姓男子向本報投訴,他高齡70歲的太太曾食用大醫生技製造、原料商為小林製藥的紅麴膠囊,隨後被診斷出急性腎衰竭,在5月初洗腎,體重也從50公斤驟降到39公斤,業者表示將全力協助向日本小林製藥求償,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只要身體有狀況就可找消保官協助,一旦公共衛生調查結果確立,就可以向業者求償。

日期:2024-03-28

科技

矽谷直擊一場輝達開發者大會,揭AI未來3大亮點 黃仁勳的新霸圖

(今周刊1423)說起輝達,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GPU、飆漲的股價、還是生成式AI背後最重要的軍火庫?黃仁勳的野心,其實,比你想的多更多。《今周刊》遠赴矽谷直擊,帶讀者一窺黃仁勳的AI新霸圖。

日期:2024-03-27

聰明理財

逃出資金盤騙局!當二房東入手221屋,「包租比爾」:房地產真的穩定多了

乘著政策順風打造事業版圖的「包租比爾」Bill鍾元豪,在念研究所時踏入直銷業、賺了錢後勇闖資金盤,被資金盤洗淨存款與人脈,才驚覺自己捲入賺快錢的黑洞,斷然跳出火坑,腳踏實地從「除甲醛」工人開始做,意外打開了包租代管事業的第一步。

日期:2024-03-20

退休

退休後才匆忙進場買股票的人最危險!一下單就是40萬,當年證券行裡有錢老太太給我的投資啟示

日本全職散戶股千,股齡超過30年,是名副其實、不被工作綁住、沒有上班經驗的專職投資人。他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脫貧,決定靠自己的力量好好存錢,五歲起,他把每年過年收到的壓歲錢存下來,直到1988年,他國二時,好不容易存到40萬日元(約新台幣10萬元),為了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息,一路摸索和研究,於是開始自學投資股票──.1989年,本金增加到300萬日元(約新台幣75萬元).1990年,資產翻3倍成長,滾出1,000萬日元(約新台幣250萬元).2011年,晉升1億日元的億萬富翁(約新台幣2,500萬元).2015年,資產再翻3倍成長,達3億日元(約新台幣7,500萬元).2019年,資產突破4億日元(約新台幣1億元),本金翻千倍

日期:2024-03-20

職場

研究造福水產業、致力海洋保育 張清風獲頒海洋貢獻獎 沒看過海的農家小孩 成為海洋生物權威

海洋大學前校長張清風,是研究魚類、珊瑚性別轉變的國際權威,更是台灣海洋教育的重要推手。小時候幾乎沒看過海,夢想是長大賺錢「蓋圖書館」的他,為何會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

日期:2024-03-20

教育

如何接納自己與孩子的不完美?「身障運動平權推手」姜義村從陪伴身障者運動中得到啟發

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是真心付出、不畏艱難,在通往夢想的路上不斷前行的人。台灣首席3D導演曲全立,用鏡頭與文字記錄30個激勵人心、觸動你我靈魂深處的熾熱生命。

日期:2024-03-18

稅制

善用每年244萬免稅額!他將兩次贈與「壓在1年內」行嗎?不想送錢給國稅局,「兩大誤解」你該注意

善用贈與稅免稅額可兼顧節稅及家族傳承,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民眾在運用這項節稅工具時常有兩大誤解,第一是誤解「每年」起算時間,第二是誤解「每人」定義。

日期:2024-03-17

國際總經

它與比蕯斜塔「年齡相仿」卻少人知 旅遊,是認識一個國家的開始...老謝:連當地人都不知的千年古蹟

在前往德里機場的途中,我們順路去看了在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印度塔。來到印度,我們到Agra一定會去紅堡及泰姬馬哈陵,尤其是泰姬馬哈陵被泰戈爾形容是情人的眼淚,甚至是臉頰上一滴愛的淚珠,更是把這個17世紀的愛情故事發揮到極致。

日期:2024-03-16

台股

2週把幾百萬全賠光!一次all in個股還融資斷頭後,看股票漲11倍的血淚課:投資不要理旁人賺多或賠少

達賴喇嘛曾經說過:「失去的東西,其實從未曾真正的屬於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討。」另外,我在報紙上看到過一位英國小說家C.S.Lewis寫的很發人深省的一句話,抄下來與九粉們分享:「你沒辦法回頭改變開始,但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結局(you cannot go back and change the beginning, but you can start where you are and change the ending.)。」我在專欄裡提到過很多觀念,不盡然都是自己悟出的道理,而是從許多投資大師的經典語錄中衍伸出來的感觸。

日期: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