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研究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研究生共有292項結果
情感關係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這句話,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編按:這是一本,每個做父母、做子女的都應該看的書。成長的傷害,表面看似無傷,但就像是痼疾,往往隱隱作痛。生命經驗裡的錯誤,找不到解答,不斷的重複。我們需要回到原點,從家庭中去找尋解方。知名心理學家、百萬暢銷書作家武志紅,以多年心理諮商的相關經驗,告訴你有關於愛的2個謊言。

日期:2021-12-15

科技

北醫大醫療科技展:驅動精準醫療、啟用生醫園區

北醫大體系今年聚焦「精準醫療.智慧創新」,於臺灣醫療科技展上大秀「一校六院」之傲人研發成果,更宣布2022年將啟用雙和生醫園區,結合全臺首創的「生醫加速器」,打造臺灣的「生醫矽谷」。

日期:2021-12-03

政治社會

這是科學問題 也是價值問題 要供電、要減碳、要生態 三接這一題 不會有滿分答案

公投在即,是否要在大潭蓋三接?藍綠政客紛紛加入戰場。這其實是科學問題,學者立場各異;公共討論如火如荼,三接箭在弦上,台灣是否已錯過生態、能源兩全的關鍵時刻?

日期:2021-11-24

焦點新聞

為何這款來自原鄉的香菇,能讓葡萄王董座喊讚 即使沒有獲利也要拼命大推?

打開包裝,陣陣香菇香氣撲鼻而來,這是來自新竹五峰鄉、以段木栽種產出的香菇,也是葡萄王董座曾盛麟近年積極協助輔導的地方產業,「不是以獲利為主,純粹是希望能幫他們。」

日期:2021-11-22

全球股市

一個小二生的投資組合,讓99%的華爾街專家都認輸!會計師之子:我8歲在投資裡學到的3件事

身兼丹佛大學行為財務學教師、理財顧問和註冊會計師,作者艾倫‧羅斯有感於見過太多失敗者的案例,於是決定教8歲的兒子凱文,從小就建立正確理財觀。 上課過程中他驚覺,原來成年人的投資盲點,8歲孩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父子倆還一同設計了「小二學生投資組合」,並以數據證實,99%的華爾街專家都敵不過它!

日期:2021-11-10

科技

2021台灣創博會 研發能量大噴發 科技趨勢全掌握

展覽形式有別以往的「2021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年首創採實體與線上雙軌並進,跨越地域疆界與時差藩籬,與世界做零距離的互動與交流,向國際展現臺灣潛力無限的創新能量。

日期:2021-10-29

國際總經

「人生只差那麼一點點...」本應是諾貝爾獎得主,卻落得當Toyota保修廠司機的生化學家

200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日本化學家下村脩、美國生化學家查爾菲 (Martin Chalfie) 與華裔的錢永健,以表彰他們在綠色螢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簡稱GFP) 上的貢獻。

日期:2021-10-19

職場

黎巴嫩出生、曾被武裝分子關押、18歲逃難美國當披薩外送員 從貝魯特的戰火之子到 諾貝爾新科生醫獎得主之路

今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一的帕塔普蒂安,成長過程是在黎巴嫩內戰中度過的。18歲,他逃離了家鄉,才終於在美國的實驗室裡,一步步展開他未曾想過的科學人生。

日期:2021-10-13

全球股市

終於能說「我不懂」了!連4年當選「中國最佳分析師」,他退休後醒悟:人生再來一次不做6件事

作者張化橋因敢言,被譽為「最敢講真話和有良知的分析師」,2001–2004年連續四年,被《亞洲貨幣》評選為「最佳中國分析師」,2001–2005年其所領導的瑞銀團隊被《機構投資者》評選為「最佳中國研究團隊」。張化橋說:投資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藝術。除了一些基本知識之外,靠的是經驗和心態,只有多思考,才能慢慢領悟。

日期:2021-09-30

科技

他打造「全女醫」陣容 要讓台灣生殖醫療走向國際 金融老將林羣揪「試管媽」 團隊 助人圓夢

橫跨證券、電子及生技業的資深老將林羣,看好台灣生殖醫療的競爭力,今年成立宜蘊醫療集團,他要如何翻轉傳統作法,從台灣走向國際?

日期: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