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祕書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祕書長共有1023項結果
政治社會

「未來5年中國經濟恐逐漸崩解」 為何世銀前中國局長觀察:房產、貿易及出口都推不動經濟?

隨著兩會到來,習近平的人事安排與機構改革,反映了他將黨體系與政府體系合併的野心;「共同富裕」概念的延續,也意味著他不想複製美國的發展路徑。問題在於:他的作法會不會成功?

日期:2023-03-08

政治社會

四月電價恐漲3成?工總提3建議:盼產業、民生一起調 王美花揭「3大原則」回應

經濟部本月即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外傳電價可能調漲3成,工商業又要被課以較大漲幅,對此工總昨提出產業民生一起漲、民生用電超過四口之家標準線調整,以及分階段調整等3大建議。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電營運、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等各方面都會在審議會中考量。

日期:2023-03-04

政治社會

林益世收6300萬貪汙案,最高法院撤銷發回更審「恐被重判」…學者肯定: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今周刊編按:前立委林益世被控在擔任立委期間,涉嫌向地勇公司負責人陳啟祥索取賄款 6300萬元,歷經多次審判見解有歧異。最高法院大法庭周四(3/2)裁定,民代受託於議場外關說、請託或施壓,為運用職務或身分地位的影響力,若形式上具有公務活動性質,就是與職務有密切關連,構成貪汙治罪條例公務員職務受賄罪的「職務上行為」。依裁定見解來看,林益世恐被依貪汙罪重判。對此,承審林益世案的最高法院刑事第七庭周五(3/3)依大法庭見解,撤銷更一審判決、發回台灣高等法院更審。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教授林志潔肯定大法庭見解,並強調「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民代未來從事選民服務可依此框架而循,無須再動輒得咎,惟正本清源作法還是要透過立法解決。他也在臉書表示,「哪一位立法委員能主動提出影響力交易罪和民代斡旋罪的草案,我們要予以肯定支持和表揚,衷心期待!也請法務部在大法庭有此裁定後繼續加油,一起努力推動法案!」

日期:2023-03-03

科技

海基會前副董馬紹章逝世,享壽65歲…曾參與連戰「和平之旅」、率團赴中國關懷台商

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馬紹章週三(2/15)逝世,享壽65歲,他曾參與規劃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2005年登陸的「和平之旅」,曾在國民黨智庫任職。告別式擬於月底舉行。

日期:2023-02-16

政治社會

接下閣揆這顆燙手山芋,盤點陳建仁6大挑戰...同僚評「他總是用很溫和的方式,處理很辛苦的事」

當一支多數成員未更動的內閣老戰隊換下總舵手,掛上「溫暖堅韌」新招牌,是否能讓身陷敗選陰霾的蔡英文政府「翻篇」,成功開創新局?

日期:2023-02-01

政治社會

主持第203次院會、當了1478天院長...蘇貞昌率內閣總辭:團隊是純度萬分之9999成色十足

畢業了!蔡英文總統於大年初六宣布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棒組閣,今天是春節後開工日,行政院上午召開臨時院會,由院長蘇貞昌率領內閣總辭,結束總統民選以來任期最長的蘇內閣。他隨後滿臉笑意,帶著閣員赴中央大樓前廣場合影。數位部長唐鳳受訪透露,蘇揆特別致贈茶壺給閣員,有「耐得住高溫」的寓意。

日期:2023-01-30

政治社會

「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沒有再宣布獨立必要」,賴清德接民進黨黨魁,重申兩岸路線4堅持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慘敗,總統蔡英文扛責辭去黨主席,歷經近兩個月,今(18)日由黨內角逐2024大選最熱門人選、副總統賴清德正式接下黨魁。作為民進黨新領導人,賴展現改革決心,拋出「一項使命、兩項任務、四項革新」,直接鎖定黨內最敏感的黑金、學倫問題,挑明會積極處理,團結全黨,重新擦亮綠色執政招牌。賴清德表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互不隸屬,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只有2300萬人民可以決定,未來他仍然會站穩總統蔡英文「4個堅持」的兩岸路線,如果中國能轉念,以蒼生為念,相信很多事都迎刃而解。

日期:2023-01-18

美食旅遊

夜星.竹林.香料茶席 冬日慢旅

在冷冷的天候裡外出旅行,探索適合自己的冬遊祕境,山裡獨存的綠意遍布竹林,帶有禪意,遠望天際,靜賞閃亮的天狼星,泡泡溫泉、體驗一場暖和的客製香料茶席,歲月靜好,萬籟俱寂,暫歇片刻,感受冬日獨有的氣息。

日期:2022-12-28

政治社會

「花8萬元補英文,上完第一次想退費只拿回一半」全台補習班每年申訴逾400件,為何民眾只能當冤大頭?

台灣有1萬7千多家補習班,比便利商店還多,每年衍生的消費糾紛,近8成與退費相關。現行法規過度向業者傾斜,面對合法卻不合理的退款機制,消費者只能當冤大頭?

日期:2022-12-28

政治社會

租屋、買手機、貸款……不再需要父母同意 民法18歲新制 44萬人權利義務一次掌握

為了正視青年自主、確保法律權責相符與順應國際趨勢等目標,十八歲成年新制上路,綜觀新法帶來的諸多改變,總算解決了介於十八到二十歲之間青年的尷尬處境。先看權利。成年新制上路後,年滿18歲即在《民法》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不再需法定代理人,便能獨立進行有效的法律行為,影響層面包括契約、金融、婚姻、醫療、稅務等。滿18歲的青年就算是成年,擁有完全行為能力,在被社會視為成年的同時,也會被賦予自己養活自己,不能靠人扶養的義務,過往所得稅法允許20歲以下的人被父母扶養,未來就會降低到18歲,以配合前述的民法修正。父母對子女的扶養義務將限縮到子女18歲為止,因此若請求父母(或一方)負擔扶養費用到20歲或大學畢業,將可能因為法院認為子女已經有足夠的謀生能力而遭到駁回。至於贍養費部分,過去離婚父母對於小孩子扶養費的給付期間,協議書可能會寫「至成年為止」,且法院關於扶養費給付的裁定,通常也是寫至成年為止,也就是20歲。112年1月1日成年年齡改成18歲後是重大變革,既有有扶養費協議、裁定不受影響,若以成年為期間末日,一樣須給付到小孩滿20歲,112年1月1日後的扶養費協議,則以18歲為成年定義。

日期: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