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積極的投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積極的投資共有93項結果
理財

長線投資人注意!2023年為何是不可錯過的一年?凱基證券:「這資產」表現最有潛力

關注投資理財的聽眾朋友都知道鑑往知來非常重要,若想在開春此時掌握未來一年的投資先機,勢必要先回顧自己去年一整年的投資歷程。2022年對很多的投資人來說是一個資產大縮水的一年,股市與債市都有大約兩成的跌幅,許多投資人即便早就養成資產配置的習慣,也幾乎無處可逃;然而,有沒有及時應變並調整策略,所承受的風險跟結果也大相逕庭。因此,新的一年投資市場都還在思考跟觀望,擔心去年市場高波動與震盪的狀況重演,更思考應該怎麼樣調整投資心態跟策略,在今年能化險為夷,甚至掌握先機!

日期:2023-03-01

台股

台股操作老遇逆風好挫折 問題在哪裡?不見得在技術 「心態+資金控管」或許才是癥結

過去的專欄文章裡談過「交易金三角」在股市買賣中的應用。「心態觀念、技術技巧、資金控管」這三大要項又可細分為「心態、觀念、技術、技巧、資金、控管」六大要素,互相搭配可演變出各式各樣的交易策略。操作難免會遭遇逆風、挫折,當在分析「技術」上苦思不出問題的癥結點時,不妨跳脫一下,從更廣闊的視野,用「交易金三角」的六項要素,檢視一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往往會發現,關鍵點不全然盡在「技術」上,有時其它要素反而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日期:2023-02-15

金融

2023台股投資策略 反彈價差與股息資產並重

今年以來,台股受國際情勢影響,至十一月二十二日仍有二○.二%跌幅,不過隨著美國各項通膨數據低於預期,市場開始認為美國放緩升息機會大增,最明確的就是美元指數自十月底的一一三高點急速回落至一○.七位置,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回升,帶動外資回流,十一月單月買超台股逾千億,特別是台積電更在股神巴菲特買進下大漲,帶動加權股價指數走升,加上原本就有內資持續在上櫃市場點火,台股大盤與櫃買指數十一月分別上漲十二.三%、十一.二%,為今年最佳單月表現,也為台股二○二三年的反彈行情奠下基礎。

日期:2022-12-08

國際總經

被動投資很簡單?

被動型投資(passive investing),是指你追求跟某個指數相同的績效—可以藉由投資指數基金或指數ETF達致,又或者是按比例買進指數中的個股(你必須很有錢,又或者指數的成分股數目不多,才能這麼做)。

日期:2022-11-24

好命退休

退休理財大調查》77%自認 退休準備達陣率不到5成! 青年派、中壯族必看 20年存千萬退休 專家教戰

調查顯示,多數國人期待用十八年準備千萬退休金,並打造月入五萬元穩定現金流,究竟如何準備最恰當?專家建議,不論是透過股市波段操作、存股,或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只要方法對了,都有加速累積千萬財富的機會。

日期:2022-10-12

保險

千萬退休金恐怕還不夠! 未退族更晚退、還面臨通貨膨脹 該如何規劃退休準備?

隨著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加上近期大環境受到疫情、通膨等影響,對於持續準備退休金的未退族而言,恐怕又會帶來衝擊。根據台灣人壽與政大商學院發布的2022「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發現,今年在退休信心指數、充裕指數及生活滿意指數三大觀察指數首度全部及格。不過,調查中也發現,未退族未來預期自己的退休年齡將會比上一代更晚,且擔憂退休金縮水,讓準備退休更為吃力。

日期:2022-08-29

科技

錢不夠燒!英特爾想彎道超車台積電 亞利桑那州擴廠找加國資產管理公司助陣

英特爾與加拿大資產管理公司布魯克菲爾德(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周二(24 日)達成融資合作協議,同意共同出資 300 億美元為英特爾大規模擴建工廠的雄心壯志提供資金,此舉表明一些大型投資人對半導體的長期需求持樂觀態度。

日期:2022-08-24

理財

數位支付、太空衛星ETF即將發行,能趁熱搶第一波申購嗎?一文看懂:新產業ETF投資重點

一連兩檔即將發行的ETF都是該產業在台灣的第一檔ETF,這樣的主題式ETF適合什麼投資人?又應該進行何種操作策略?

日期:2022-06-22

政治社會

我想讓勞退金變大!「自選標的」論辯17年、反對勞工剩沒2成,為何不開放?理由是這個

增進勞工退休生活保障,是「勞退新制」的核心精神。但讓勞工決定如何運用自行提撥的退休金,是否有助於上述目標,17年來,各方始終爭論不休。隨著國際間的成功經驗廣為人知,國內的私校退撫儲金與好享退專案等實驗也表現不俗,過去幾年,強烈反對的聲音似乎小了些 ; 而自明年起,新進公教人員也將採取確定提撥、並開放個人將退休金專戶資產自選投資組合的退撫新制,屆時,在各種職業別中的退休金制度中,僅剩勞工獨缺「自選」。眼見其他職業別相繼跨出第一步,雖仍有勞工團體對勞退自選深感疑慮,但也有人願拋開既定印象,以開放態度討論。當勞退自選日益受到關注,利弊得失勢必越辯越明,跨出第一步時機,或許即將到來。

日期:2022-06-08

政治社會

公教退撫新制明年上路「絕不會破產」!為何菜鳥公教人員「不適任新制、舊制可能縮水」恐淪最弱勢?

明年上路的退撫新制,將使新進公教人員擁有一套永續的年金制度,解決世代不均現象,但立委呼籲,應開放一定年資以下的現職公教人員自由加入新制。

日期: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