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第一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第一台共有322項結果
傳產

31歲女董靠「餐盒膜」拚到營收上億,超商龍頭、空廚都她客戶!8年前回家接班全因爸爸一句話

彩麗實業二代許羽婷,剛從大學畢業就投身家族企業。初生之犢不畏虎,看她如何發揮自身商管長才,用一張餐盒膜,大賺減塑財。

日期:2024-02-21

生活消費

「以前都買最便宜的,現願意買可陪伴一生的東西」謝金河讚日本工匠精神,台人在這掃貨:可以用一輩子

「買一樣東西,可以用一輩子。」財信傳媒集團社長暨發行人謝金河形容。他所指的,正是來自日本燕三条的金屬工藝。今(16)日起,燕三条12家品牌連袂來台於松山文創園區展出,連知名銅器品牌「玉川堂」第7代傳人也親臨現場。

日期:2024-02-16

全球股市

台海兵凶戰危?老謝點名這兩處「危險100倍」!若讓中國奪台,美國將面臨四大後果

對於近期地緣政治局勢,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日前接受節目專訪時表示,雖然全球戰略專家都在講「台海很危險」,但他認為在亞洲有兩處比台海情勢還危險,首先就是南北韓,其次則是有百年世仇的中國與日本。謝金河解釋,南北韓局勢「比台海危險100倍」,主因是台灣海峽讓兩岸相隔至少140公里,但南北韓北緯38度交界「腳一踩就過去了」;至於日本,他認為兩岸這幾年爭執都只在乎主權,然中日則是有「血海深仇」。不過謝金河也強調,若台灣被中國拿回去,將導致四種後果:第一,亞洲國家會被迫全部倒向中國;第二,美國百年霸權將立刻跌斷兩條腿;第三,美元可能會崩潰;這也導致第四點,美國財政崩盤,讓美國霸權不復存在。因此,謝金河表示,這也是為何美國用盡各種手段對付中國,若要削弱中國崛起的力量,就要削弱中國經濟實力,美國對付中國的力道從來未軟掉過,因此他認為中國經濟調整期最長將達30年。

日期:2024-02-13

理財

國外貧富差距比台灣還大,為何台灣人特別痛苦?2個原因「開Toyota和保時捷都住同一個社區」

編按:根據瑞信研究所(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公布《2023年全球財富年度報告》(Global Wealth Report 2023),人均財富國家排名,第一名是瑞士68.5萬美元,第二名美國55.1萬美元,香港排名第三55.1萬美元、居亞洲第一,第四名是澳洲49.9萬美元,台灣則為第15名約27.4萬美元,勝過德國(25.6萬美元)、南韓(23萬美元)。對比財富中位數排名,第一名是比利時25萬美元,第二名澳洲24.7萬美元,香港同樣排在第三名20.2萬美元,台灣排在第12名、10.8萬美元,略高於美國(10.8萬美元)、日本(10.4萬美元)、新加坡(9.9萬美元)和南韓(約9.3萬美元)。兩表相比,可以看出該國富豪與中產階級的財富差距,美國的貧富落差最為驚人,人均財富排行第2、中位數卻掉到13名,比值超過5倍,美國富豪財富可見一斑,少數富豪即可撬動整個國家平均值。瑞士財富差距比值也超過4倍,澳洲、紐西蘭、英國則約為2倍左右,比利時則相對均富,比值不到1.5倍。相比之下,台灣富豪和中產階級財富比值僅為約2.5倍,貧富差距不算太大,那為什麼台灣人相對剝奪感「體感」這麼高?

日期:2024-01-30

科技

全球半導體最重要的一場法說會!高雄廠加碼,美國廠剎車,台積電2024年將重拾成長動能

台積電昨(18)日法說會公布去年業績及今年展望,不只去年業績超乎預期,今年的成長預估更讓法人驚艷。總裁魏哲家指出,今年全年營收有機會繳出年成長21至25%的成績單,也激勵周四美股ADR大漲近10%。

日期:2024-01-19

政治社會

學者剖析〉從台海安全、東亞區域穩定到重組供應鏈 新政府上架 國際社會必問的三件事

(今周刊1413)民進黨破紀錄取得連續三度執政,美國等國際盟友雖消除了台灣親中疑慮,但立院三分天下,仍為賴清德政府增添不少不確定性。國際社會如何觀察這次大選結果?

日期:2024-01-17

傳產

小小農產行如何靠蕃薯打進小7、全家,還把台灣地瓜賣進日本超商?邱木城談瓜瓜園的農業轉型路

「打敗你的永遠不是同業,確保站在市場趨勢前端才重要。」—瓜瓜園總經理邱裕翔

日期:2023-12-31

生活消費

長家國際食品公司正式揭牌 長榮空廚與全家便利商店聯手搶攻國內鮮食市場

長家國際食品公司於今(27)日正式揭牌營運,由空廚業龍頭「長榮空廚」與「全家便利商店」共同出資成立,雙方宣布攜手跨足國內鮮食市場,今日揭牌儀式由長家國際食品公司董事長柯金成、總經理黃國龍,邀請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及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共同主持。

日期:2023-12-28

國際總經

人形機器人帶動產業變革 ——兼論真空蒸鍍薄膜廠岱稜

機器人替代人力,隨著AI及先進軟硬體整合加速開發,實現時間將明顯縮短。特斯拉近期發表Optimus第二代人形機械人,為進一步提升生產力打開想像空間。

日期: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