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精神科醫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精神科醫師共有209項結果
焦點新聞

男生就不會被性騷擾?從館長「槍擊事件」 揭開社會大眾的性騷擾迷思

知名網紅「館長」陳之漢,今(28)日凌晨2點傳出在自家健身中心門口遭人開3槍,右手臂與右大腿、右腳踝中彈。23歲犯嫌於開槍後,自行前往林口警分局自首,警方初步研判犯案動機,與月初騷擾館長有關,目前已送往分局複訊,之後將依殺人未遂罪嫌移送新北地檢署。

日期:2020-08-28

個人成長

爸媽老是跟我要錢資助40歲的哥哥...一個受冷落的次子:為什麼我不是父母眼中那個「特別」的孩子

一直覺得自己不被父母所愛的「冷落兒」,只要一被父母拜託在經濟上給予幫助,就很容易覺得「自己被需要了」而答應。這是因為,他們想被父母喜愛,想要被認可,這樣的渴望比旁人要高,因此容易被父母乘虛而入─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日期:2020-07-16

政治社會

台鐵殺警判無罪,台灣人該思考的事:有法源沒人力,《精神衛生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台鐵殺警案一審判決罹患思覺失調症的被告無罪,僅要求強制就醫5年,引發輿論爭議。台灣是亞洲第一個立法通過《精神衛生法》的國家,為了讓法令更為完善,於7年後(1997年)又修訂了相關法條。如今距離上次修法即將屆滿23年,我們何不一探台灣的精神衛生法。

日期:2020-05-20

健康

長期失眠、胸悶,退休後才知是憂鬱症 醫師:女性風險較高,注意6個症狀

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醫師開立鎮定劑來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一年後,症狀明顯改善,已經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日期:2020-04-30

職場

一場危機三則啟示錄》鄧惠文:疫情重塑權力關係,為混亂的自己找到出口

儘管疫情暫受抑制,但無助感卻持續擴大感染,轉換成強大的控制欲甚至暴力,扭轉各種行為與模式,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建議,人們應趁此時直視並調整自己心理幽微的變化,以面對改變後的權力與關係。

日期:2020-04-30

國際總經

滯台「流亡」港青 偏安生活下的故鄉使命

反送中運動展開至今,香港情勢目前仍動盪不安,中國、港府動作頻頻。不過,還是有好事發生,逃往台灣的香港人經過了數月的努力,終讓一間「保護傘」餐廳開張,供手足謀生,林榮基的「銅鑼灣書店」也在台重生。

日期:2020-04-29

幸福熟齡

學習接住他人,成為真正的大人!張曼娟:把情緒抽離,練出臂力、耐力、慈悲力

在一次演講中,我邀請在場聽眾,對生命中最值得感謝的人表達謝意。有個年輕女孩站起來,她說:「我最想感謝的是我的老師。」她的年紀看起來也就是高中剛升上大學的樣子,我問她想要感謝的是什麼時候的老師?她說,從小到大,很多老師都值得感謝。「有好幾次,當我感覺自己正在墜落,都是我的老師接住了我。」

日期:2020-04-28

健康

失眠多夢、記憶下降,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醫師公布10大症狀、1項檢測工具

68歲的C女士自覺最近一、兩年記憶力愈來愈差,別人剛說的事情一下子就忘記;晚上需要躺一、兩個小時才能入眠,卻又多夢,白天總是沒有精神。此外,也出現全身疼痛的情況,到處求診卻又找不出原因。其實,這些很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表現。

日期:2020-04-24

幸福熟齡

退休規劃沒做好,年老易有憂鬱症 醫師:4個危險因子別碰

建議在協助憂鬱長輩之前,要先調整自己的想法,必須先了解到「憂鬱症患者並非故意的」。憂鬱長輩在理性面上或許可以接受勸告,但是活力與行動力都受到憂鬱症的影響,才會需要我們拉他們一把。

日期:2020-04-17

幸福熟齡

退休前「這件事」一定要先考慮!不當孤單老人,5個原因讓你第二人生更快樂

多數的志願服務工作都是群體服務,所以能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擴展生活圈。透過志願服務工作,接觸到更多人,能增強與社會的連結,對相關的社群產生的歸屬感。

日期: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