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精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精通共有315項結果
職場

矽谷金童變黑幫大老 轉戰創投改變世界

PayPal創辦人提爾是矽谷創投圈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以他為首的「矽谷黑幫」,成員各個成就顯著。他們不僅會創業,更是創投界的標竿人物,臉書、Uber、Airbnb⋯⋯幾乎你能想到的科技公司都有他們的份。

日期:2021-10-13

職場

從光學走進半導體業 曾助台積電、艾司摩爾站上要角 林本堅再挑育才大樑 傳承「深思好學」心

今年七月,清華大學宣布林本堅接掌半導體學院院長一職,要替台灣半導體產業培育人才根本。年近八旬的他,如何以自身經驗與教學理念,帶領學子往半導體產業向前邁步?

日期:2021-09-15

焦點新聞

聯發科、群創搶著要,這10大新興職務正夯!排名第一的5年需求翻倍、平均月薪近8萬

日前科技大廠聯發科、群創等企業,陸續展開人才招募,聯發科認為,隨著數位轉型在後疫情時代推展,人才正是讓公司產品技術持續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群創則於校園人才培育計畫中,推出全方位數位轉型與跨界學習課程。人力銀行調查也發現,今年10大新興熱門職務,其中不乏數位轉型專家、資安工程師等,顯示數位轉型浪潮已是當前產業趨勢。

日期:2021-09-14

全球股市

每一根K線,都是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專家教你這樣看穿主力心理:不要老是衝動砍在阿呆谷

每一根K線都是由真金白銀砸出來的,觀察K線的每一種變化,可察覺資金的消長,找出價格的走向。就因為它能冷靜暗示行情,所以是分析主力心理的最客觀工具。

日期:2021-08-20

理財

還不會走路,就先學把零錢放存錢筒!猶太人的致富觀:「有錢人的習慣」才是留給孩子最大的遺產

猶太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富豪民族,祕訣在於他們從小就執行嚴格的金錢教育。在孩子學會走路之前,爸媽就先讓孩子養成把零錢放進存錢筒的習慣。當孩子對數字有概念之後,他們就會自然而然與孩子分享金錢相關的話題,買東西時,他們也會讓孩子自己付錢跟找錢。

日期:2021-08-19

焦點新聞

AIT新處長孫曉雅背景起底 一場人事布局牽動美中台深層意義

AIT新任處長孫曉雅以副助理國務卿的層級出使台灣,而且她精通亞太事務,除了代表美國愈來愈看重台灣,也著眼於印太安全架構中的角色。

日期:2021-08-12

職場

撼動華爾街的鬼才 如何用數學掀起海嘯

他是一位數學天才也是投資之神,創辦的「大獎章基金」已連續三十年打敗巴菲特,稱霸對沖基金界。公司只聘請數學家與科學家,全靠模型計算賺錢,他堅信:數學沒有偶然,妙用會出現在任何地方。

日期:2021-08-11

台股

嫌存股獲利慢,她靠波段投資4年賺4千萬:買到突然漲停板的股票,別等隔天,今天就賣掉!

作者經過無數次反覆研究和實戰投資,她發現,存股的好股票,更適合操作「波段投資法」,2017年~2018年,她利用自己的「天龍八步」選股心法,讓本金400萬元滾出2,400萬元,開始在網路公開她的投資績效和方法,還受邀到許多媒體上分享。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股災,讓她修正並簡化自己的投資策略,最後,她靠「波段投資法三步驟」,短時間內站穩腳步,績效翻倍,獲利高達4,000萬元...

日期:2021-08-10

政治社會

Mr.想辦法

抗疫之戰仍未停歇,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市井小民,大家都忙著找出路。而這一連串的「滾動式求生」,尋常庶民或有心機,但不都是一份想活下去的心意嗎?

日期:2021-06-30

政治社會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