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經濟走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經濟走勢共有225項結果
聰明理財

台股走跌逾140點不用怕!富邦投顧:外資可望回籠,看好26檔精兵

台股經歷驚濤駭浪的一年,今天又因為MSCI半年度調整的結果在收盤生效,台股從早盤一度要叩關萬四關卡,到最終下跌逾1%、跌破十日線。儘管如此,在今(30)日舉辦財經趨勢論壇的富邦金控,對台股後市並不看淡,展望2021年,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認為,台股在半導體為首的電子科技產業成長前景持續看好下,有機會續創新高,向14800點挑戰,並點名看好26檔台股精兵。

日期:2020-11-30

聰明理財

用定期定額克服我們與生俱來的行為偏誤

發生的投資錯誤是可以被修正的!在投資的長路上,儘管我們知道「定期定額」可以幫助我們克服許多投資偏誤。然而,就算我們都曾犯過類似的錯誤,但你知道為何同樣的錯誤我們還會一犯再犯?又該如何克服?

日期:2020-11-26

聰明理財

責任型投資模範生-安盛投資管理20年深耕ESG研究

全球金融市場邁向「後疫情時代」,不僅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尚未全面解除,加上美、中兩國也持續政治與經濟的角力賽,在這樣詭譎多變的氛圍中,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仍將是投資界的顯學。安盛投資管理在資產管理領域活躍了近30年,其中近20年期間皆致力於將「ESG」理念納入其投資流程,被譽為落實ESG投資及「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Stewardship)的模範(資料來源:2020年十月, H&K Responsible Investment Brand Index 2020)。富盛證券投顧作爲安盛投資管理的總代理,也致力於為客戶帶來更有效的投資解決方案。

日期:2020-11-16

聰明理財

用簡單的投資法則 去因應複雜的市場波動與心理偏誤

投資遇逆風可有解方?在投資上,我們都知道要「汰弱留強」,但在實際行為上,卻常是汰強留弱,也就是當投資基金獲得成果、賺了十幾、二十幾趴的時候,可能傾向選擇全部獲利了結;可是當基金受挫下跌十幾、二十幾趴時,我們在行為上要不就是選擇逃避,要不就是乾脆停止扣款。您知道我們在認知和行為間為何兩相矛盾?

日期:2020-11-12

聰明理財

疫後穩健投資的兩個關鍵字:新興市場、多元化收益

儘管新冠肺炎的陰霾依然揮之不去,普遍來說,新興市場債券的殖利率都比成熟市場高,因此,就長期投資而言,新興市場債券仍然具有相當不錯的吸引力。雖然新興市場經濟元氣未復,違約率也可能會上升,但大多數國家償債都應該不會有問題,就算有,投資人仍然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規避風險,因此,新興市場確實值得注意。在投資策略上,不應單壓在特定的少數資產種類,透過更靈活資產配置的安排及策略才是因應之道。

日期:2020-11-06

焦點新聞

美國消費旺季到來能為經濟復甦帶來曙光?

消費產業佔美國GDP超過三分之二,若能洞悉未來消費產業的「買氣」趨勢,將有機會超前部屬美國復甦格局下的長期投資先機。

日期:2020-11-05

聰明理財

透過堅守投資紀律的方式 用行動力抓住市場行情

過去的報導會影響你的投資行為嗎?新聞報導和各式消息充斥在我們周圍,在手機不離身的年代,這些消息還會主動送到你眼球前,只要順手點開,你完全掌握世界上正發生的大事、有些報導甚至會進一步告訴你這些事對投資的影響。但你有沒有發現,金融市場的實際表現,與消息報導的世界大事可能是兩回事?

日期:2020-10-29

聰明理財

用定期定額拉長投資期間 別被市場震盪嚇到

如何擺脫投資的負面經驗?所有投資人的痛點,就是投資賠錢,尤其波動度較高的股票,市場風吹草動都可能讓你的投資標的更受傷。儘管我們對這些「痛楚」都印象深刻,但若把這些負面經驗當作日後投資的參考,對我們有幫助嗎?

日期:2020-10-15

聰明理財

聯博:低利環境 收益投資成主流

隨著各國政府財政與貨幣政策發酵,第二季債市普遍上漲,風險性債券資產表現相對強勁,市場資金持續回流高收益債市場。截至7月底,美國高收益債市場資金淨流入達347億美元,約為2019年全年淨流入的2倍。聯博認為,高收益債券市場迎來資金的主因在於,全球延續極低利率環境,加上市場情緒回穩,推升投資人尋求收益的需求。聯博固定收益團隊兩大經典收益策略,包含廣納收益來源的全方位高收益債券策略,或以信用債券搭配公債的槓鈴策略,協助投資人因應市況挑戰,掌握長期收益投資機會。

日期:2020-10-07

聰明理財

大咖點名 越南科技發展大躍進

疫情雖讓全球經濟飽受重擊,但也使宅經濟在各個經濟體加速發展,原本就被視為東南亞數位經濟發展新星的越南,更猶如搭上特快車。

日期:20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