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經營績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經營績效共有515項結果
傳產

PChome高層又跳船!技術長陳俊仰宣布走人…1天賺不到2萬的網家怎辦?詹宏志回鍋如何操盤?

PChome網家(8044)7/29公告技術長暨副總經理陳俊仰,因個人生涯規劃請辭,而為此前7/4,在PChome打仗19年的蔡凱文,才請辭執行長暨總經理職務,改由董事長詹宏志暫代職務,接連的PChome高層跳船,這背後發生了什麼事?

日期:2022-07-29

台股

「明明配息很高,股價怎麼跌成這樣!」股市新手不懂:為何這波用殖利率選股會傷得那麼重?

上半年結束了,2022年的上半年是50年來最差的股市表現(標普500指數),這3、4年才進入股市的新手投資人靜默了,有些在疫情後才進場學投資的人也慌張了,怎樣都想不通股市賺了2、3年的錢,結果才半年就剩下一點點獲利,甚至還轉為虧損。就因為升息?還是因為通膨?這兩者不是相關的嗎?

日期:2022-07-20

理財

兆豐金、中信金非逢低買進首選?防疫保單之亂衝擊,達人推「這2檔」金融股更有錢景

去年的高基期以及今年股債雙跌影響,國內15家金控上半年獲利呈現不小的衰退。不過專家提醒,壽險業長期投資價值仍在,衰退幅度小或受益於強勢美元的銀行也可布局。

日期:2022-07-20

台股

台積電(2330)套在660元,被同事笑高點不跑是盤子...2股市真實案例看懂:長期投資的真諦

美股6/17繼續走低,道瓊小跌200點,那指有撐在平盤,越來越多人加入空方行列,不管是各大對沖基金機構,或者是一般中小型的投資人,其實這也沒什麼對錯,股市極度樂觀的時候,大家也是這樣追買,現在只是改成對立面,與其說他們是留下來洗碗的盤子,還不如說「沒走的才是洗碗的」,當然以上說的都是短中線的交易者,不包含長線投資人。

日期:2022-07-04

理財

不只債券能對抗通膨、降低波動、獲取收益!富達永續股票收益策略給你「晉級的收益」

從預期高通膨僅為暫時現象,到日前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出面示警通膨可能維持在高點,投資人心情隨金融市場波動就像搭上雲霄飛車,在操作難度變高的此刻,想要抗通膨、穩波動、搶收益,除了債券以外,其實還有「股票收益策略」這個新選擇。

日期:2022-07-04

科技

王光祥啟動大同人事改組、延攬30年老將蔡維力加入接任總座、鍾依文回歸精英

編按:大同 (2371)易主後經營團隊異動頻繁,不到1年時間,董事長王光祥擬啟動組織再造計畫,傳出永豐餘投控前總座蔡維力,將加入經營團隊,至於現任總經理鍾依文則是回歸精英。根據工商時報報導,蔡維力超過30年的職涯、跨界30個以上的產業,至少待過6家大型集團,他一直是王光祥口袋名單。兩人接觸數月,王光祥將重用蔡維力過去集團運作經驗、尤其他曾待過永豐餘並兼任永豐餘建設開發董座,大同集團旗下土地資產達47萬坪,想要資產活化必須借重他的專才,且蔡維力是財務出身,可協助大同進行財務重整。

日期:2022-06-22

政治社會

發電成本節節高升 台電估電價應漲20% 用電太便宜 電網韌性、產業轉型恐跛腳

經濟部六月底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電價調漲與否。學者認為,若不想過度刺激通膨,至少應先調漲工業部門與用電大戶電價,藉以合理反映發電成本、維護電力系統穩定。

日期:2022-06-15

科技

半導體年薪排行榜,這家超狂平均646萬!聯發科聯詠都超過500萬、台積電連「一半」都沒有…

上市半導體廠2021年平均員工薪資福利排名出爐囉!台灣證券交易所6/1公布去(110)年度國內上市公司全體員工薪資福利排行榜,其中前三名分別是瑞鼎(3592)以646.6萬元平均員工薪資福利居冠,其次是聯發科(2454)546萬元,第三名則是聯詠(3034)541.2萬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平均員工薪資福利為270.6萬元、平均薪資則是246.3萬元,雖然較去年239.2萬元成長約3%,仍不到冠軍瑞鼎一半,排行第19名。

日期:2022-06-02

國際總經

穿越變局 聚焦產業成長趨勢 ——兼論汽車零組件廠宇隆

當美債殖利率未持續上升時,股市已逐漸反映經濟展望調整階段。隨著美股持續震盪打底,投資人應觀察並布局穩定成長的產業個股。

日期:2022-06-01

理財

2022鉅亨ESG永續投資趨勢論壇登場!掌握ESG關鍵,跟上投資新浪潮

全台最大民營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舉辦「2022 ESG永續投資趨勢論壇」,邀請元大投信、百達投顧、法銀巴黎投顧、景順投信等投資機構、倫敦交易所集團(LSEG)與Aon怡安國際管理顧問,分別以「ESG永續投資策略 ∕ ESG的投資與商機」與「ESG驅動社會創新 ∕ ESG創造永續生產力」等議題發表專題演講,並針對「ESG永續與公司治理」及「ESG永續與多元投資」等角度,提出業界最新看法。

日期: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