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繁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繁殖共有303項結果
國際總經

自願染疫!英2500人新冠病毒塞鼻孔搶當白老鼠 「光榮病死」可拿15萬

英國政府為了對抗武漢肺炎疫情,將於明年1月展開全球首見的新冠病毒「人類挑戰」(human challenge),徵求自願者故意染疫,把新型冠狀病毒塞進鼻孔並接受長期觀察,這些「人類白老鼠」有助測試不同疫苗的效用,以降低武漢肺炎死亡率。自願者需隔離接受觀察,英媒報導稱每人可獲得4千英鎊(約15萬元台幣)補償金,多名自願者近日曝光,表達希望協助抗疫的想法,還有希望能參加實驗的超齡者直說「就算病死也死得光榮」。

日期:2020-12-28

政治社會

2020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表揚傑出科技人才 蘇院長鼓勵學研積極投入科技創新

臺灣科技界年度盛事-「2020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12月25日在行政院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分別由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宋震國特聘教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劉秀洲研究員兼分所長,以及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黃振文終身特聘教授獲得殊榮,由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親頒表揚,感謝三位傑出學者透過卓越的科技運用與理念,是臺灣之光。

日期:2020-12-25

健康

新冠疫苗有哪些種類、病毒變異後是否會失效、台灣接種上的困難? 李秉穎醫師一一解答

YouTube頻道《北威》邀請,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針對新冠疫苗做出最專業的解說,發布《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施打對象》一系列影片。

日期:2020-12-22

生活消費

當你放蟑螂藥時,就已經勝負底定!一場科學實驗告訴你:為什麼蟑螂老是殺不完?

如果你學著認識周遭的昆蟲,你會發現大部分的節肢動物其實都很有趣,卻很少人研究,而且牠們不僅不太可能是害蟲,還更可能幫我們防治害蟲。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與牠們對抗,現代方法就是使用化學武器。

日期:2020-11-22

焦點新聞

保留派爭活化契機、拆除派爭環境永續...美麗灣去留戰開打,環團與居民各為哪樁?

引發多場公民聲援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爭議,經仲裁後,確定由台東縣政府花六.二九億元買回建物,但拆除與保留意見隨仲裁結果而起,究竟拆除恢復原貌或保留低度利用,有賴透過全面對話,取得共識。

日期:2020-11-11

焦點新聞

隔夜菜好毒! 譚敦慈:外出吃飯,這「三種食物」真的不要再打包了

藝人黃錦雯(錦雯)媽媽曾因為吃了「隔夜菜」中毒住院,差點引發敗血症!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說,只要飯菜量配制的剛好,可以完全避免「剩菜剩飯」問題,倘若外出吃飯,不得已要打包食材,她也提醒有「幾項東西」真的不要再打包了。

日期:2020-10-20

健康

構築良好免疫力,防病痛上身!長春藤預防醫學拓點台中,量身打造健康管理方案

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台灣雖然防疫得宜,但是在後疫情時代,如何管理健康,為自己打造良好的免疫力,絕對是最重要的課題。1992年以「Trust me. You can make it.」廣告爆紅的媚登峯集團董事長莊雅清,創辦了長春藤預防醫學管理中心,甫從政大碩士畢業的莊雅清表示,在開設台北據點後,台中民權旗艦店今(10/15)開幕,未來將聯手台中市各大醫院,提供良好的預防醫學環境,企圖打造大台中的預防醫學中心。

日期:2020-10-15

國際瞭望

20隻海豚熱死在岸邊!科學家:海水升溫影響覓食,海豚恐面臨滅絕

全球暖化將造成一系列的動植物生存危機,以海洋生物而言,溫度升高將減少海水中的氧氣,可能導致大規模的魚類死亡,最明顯的是許多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家園珊瑚,對溫度也非常敏感,2016~2017年的熱浪導致澳洲大堡礁一半珊瑚死亡。現在科學家進一步發現,由於海洋溫度升高,不但影響海豚的出生率,且存活率也較低。

日期:2020-09-04

國際總經

北極飆38度高溫,跟台灣一樣熱!飢餓影響繁殖能力,北極熊本世紀末滅絕

北極熊可能是人類溫室氣體排放下第一個最快滅種的大型動物。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如果不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到本世紀末,北極地區除少數北極熊之外,大部分種群可能會完全滅絕。

日期:2020-08-07

傳產

投入老人福利、綠地復育 用創業初心打造樂退日常

身兼元利建設、全聯實業董事長,林敏雄還是四個基金會的負責人,做起企業社會責任不落人後,其中,最特別的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還因為復育螢火蟲棲地、生態池等,躍上國際媒體版面。

日期: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