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美中關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美中關係共有246項結果
國際總經

台灣在美中談判桌中心! 「拜習會」互遞橄欖枝 台灣會不會被犧牲「這個」是關鍵

近年台灣與中國關係降至冰點,美國與中國對抗更加劇了台海軍事緊崩的情勢,學界曾預測台海衝突甚至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經濟學人4月間一篇「台灣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更點出台灣在美中談判桌的中心位置。美中關係長期的「默契」,在前美國總統川普任內對中國的強硬政策下被打亂,除了傳統政治、軍事對抗外,經濟、科技及文化都進入熱對抗的狀態,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兩次熱線通電後,將在美東時間15日晚間(台灣時間16日上午)首度在線上「面對面」好好談談,台海議題成雙方最關注的問題。外界預估,這場會議不會有實質進展,雙方將是「各自表述」,關鍵還是在建構如「紅電話」(機密專用電話)的對話機制。

日期:2021-11-15

國際總經

「日本政府砸大錢吸引台積電 在日本史上前所未見!」 但他說:鄧小平40年前就用過這招!

日本知名經濟智庫、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指出,1980-1990年代美國與日本為了貿易爭端幾乎撕破臉,與同一時期鄧小平主政下的中國經濟對外開放路線,其實有不小關聯。特別是當時日本對美國享有龐大貿易順差,卻不讓美商進去日本國內投資,導致雙方貿易爭端一再惡化。至於美中兩國長達近30年的政治蜜月期,直到近十年前習近平上台後,才出現180度轉變。辜朝明也提到,今年日本政府一反長年排拒外商態度,不僅大力爭取台積電赴日投資,甚至願意拿出高額補貼,「是史上前所未有的改變」,只是「鄧小平快40年前就這麼做了!」

日期:2021-11-02

國際總經

《經濟學人》列明年10大變數都繞著中國!謝金河:經貿政治暗潮洶湧,擦槍走火恐隨時發生

明年世界經濟最大的風險!這期經濟學人列出影響明年全球成長與通膨的十個變數,引發各界熱烈討論與關注。

日期:2021-10-31

政治社會

被美國暴力夾殺 華為剩半條命 國際權威雜誌點出唯一生路

大陸通訊巨頭華為受美國制裁多年,智慧手機業務每況愈下,在美國極力打壓之下,華為多次坦言,現在「求生」為首要之急,不斷拓展其他領域項目,從電動車、煤炭、雲計算等領域皆有涉及,然權威雜誌《經濟學人》報導,形容其涉足煤炭業為「垂死企業遇上夕陽產業」,點出華為如今的窘境,只有將公司解散才是唯一生路,散播人才、資本,成為大陸科技產業的未來。

日期:2021-10-24

國際總經

「34家中國供應商」慘遭蘋果踢出!致命原因出在這2點 下個目標市場鎖定「這國家」

曾是蘋果(Apple Inc.)最大供應鏈的中國,如今地位驟然下降;中國官媒《央視財經》披露,已多達34家中國供應商被踢出蘋果產業鏈,對此,央視也向國內科技企業喊話,要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走得長遠。不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蘋果大砍中國供應商,背後又打著什麼樣的盤算呢?

日期:2021-10-12

國際總經

專訪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談叩關CPTPP,台灣準備2年…若成功石化7成出口都將零關稅

台灣致力加入自由貿易組織,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這是台灣自2000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最重要的經貿作為,希望能讓台灣產業對外貿易降低阻礙、順利對外發展。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分析,台灣若無加入區域貿易協定,不少產業將面臨高關稅障礙;若能順利加入,台灣的效率與管理技術佳,設備與生產技術也較其他國家細膩,當關稅降低、成本有競爭力後,未來會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不過,他也建議政府,針對加入後受衝擊的農業、汽車與汽車零組件等產業,應提出具體的保護與配套措施,讓台灣產業能夠共榮。

日期:2021-10-05

國際總經

看不見中國人的美國

歐美逐步解封,但美中關係卻沒有因此回溫,從商務展覽到留學人口,皆可見一斑。從川普開始的反中政策,看來拜登會繼續加強力道,台灣的機會或許就在其中了。

日期:2021-09-29

國際總經

與台灣同樣緊鄰極權勢力…30年前立陶宛人賭上一切爭取獨立 他們如何全力捍衛民主、硬頸自立?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26

國際總經

台灣海峽局勢今年成為國際焦點! 這位日本眾議員是幕後關鍵 但為何澳洲、歐洲國家也表態關切?

向來最挺台灣鞏固國防的外國就是美國,在軍售之外也不時有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宣示自由航行權,並體現美國鼓吹的「自由而開放的印太地區」,國人對此或許不會太陌生。但從今年開始,美國以外的亞洲國家,甚至是歐洲大國,公開關切對台海局勢及穩定的案例愈來愈多,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例子就是日本防衛省(就是國防部)每年發表的防衛白皮書,今年第一次白紙黑字指出,台海安全對於日本的重要性。不僅如此,日本、越南、澳洲,甚至法國,在雙邊政府高層會談的會後聲明,幾乎都提到台海穩定的重要性。為何過去常被稱為「國際孤兒」的台灣,如今在國際社會獲得的關注愈來愈多?

日期:2021-09-13

國際總經

「習近平若想對台動武,願意跟美國賭多大?」 911事件20年後 他說別以為歷史不會重演

今(11)日是美國911事件的20周年,由911觸發、將近20年的阿富汗戰爭也才在8月劃下句點。只是,這場戰事最後留給大家的印象,是以美國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土崩瓦解、阿富汗人匆忙逃難,以及美軍急忙撤離這個「帝國墳場」為收場。長期關注世界大歷史的知名英國歷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認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登場的冷戰,其實到現在都沒有結束,且隨著阿富汗戰爭告終,全球正從「冷戰第一期」(Cold War I)進入第二期(Cold War II)。他更警告,隨著美國在結束阿富汗戰爭上顏面掃地,以及美國民眾對於在中東及中亞用兵的支持度大降,這可能讓中國誤認為美國不想再介入國際大事,並可能因此對台灣動手。因此,在「冷戰第二期」最可能出現熱戰的地方,就是台灣。

日期: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