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美國供應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美國供應鏈共有33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中美對抗下,台商如何在夾縫中尋求最大利益?周行一教授解析策略與風險管理

中美關係是影響全球未來的地緣政治、宏觀經濟情勢與企業經營環境的關鍵因素,所有人都應深刻認識中美戰爭的前因後果,了解這場戰爭對每一個人的深遠影響,才能在未來劇烈多變的局勢中持盈保泰。知名財務管理教授周行一全面分析地緣政治、經濟趨勢與企業經營環境,引領我們思考在未來環境的大風險中如何完善規劃企業經營、職涯發展、投資布局。

日期:2022-07-01

國際總經

美國總統拜登演講完竟伸手要「與空氣握手」? 詭異影片在社群媒體開始瘋傳!

現年79歲的美國總統拜登的健康問題從上任之前就受人關注,讓人質疑拜登無法做完任期。近日拜登在演講中頻頻失言,在週四時更是在演講結束後先轉身與後方空無一人的地方說話,然後再轉身與空氣握手,現場畫面非常尷尬。

日期:2022-04-16

理財

通膨進入延長賽,投資方向該轉彎嗎?

短線可增持金融、能源資產,長期科技股趨勢偏多。

日期:2021-11-03

國際總經

牛小排漲66%...70年代停滯性通膨重現!美國聯準會錯判情勢,「三大關鍵」讓通膨怪獸愈來愈狂…

供應鏈、能源,兩大關鍵字,過去幾個月在全球資本市場的討論熱度快速增溫。增溫,因為恐懼,恐懼那曾在數10年前席捲全球的通膨巨獸,將再度現形;增溫,因為憂慮,憂慮身為全球貨幣政策「總舵手」的聯準會,恐再度誤判通膨情勢。這場由「供給面衝擊」而點燃的通膨之火,是否最終可能失控燎原?而欲對這場潛在的通膨危機「超前部署」的投資人,又應該留意哪些指標?

日期:2021-10-20

科技

台積電赴美投資晶圓廠代價太高?破除「成本思維」 半導體供應鏈可以到美國做這件事

依據美國那斯達克(Nasdaq)交易所在6月28日的新聞稿顯示,2021年上半年共有395家公司完成IPO(首次公開發行)籌資上市,籌資總額達到1030億美元。這項紀錄在美國股票市場中,無論是IPO家數或是籌資金額,都創了近20年的季度最高歷史紀錄,以高科技及生技公司為主要上市地的那斯達克,連續30個季度保持IPO的領先地位。

日期:2021-07-12

國際總經

拜登對中國,比川普更有狠招!佈局盟邦聯合陣線,持續打壓華為、中興,擴大美國投資中企黑名單

過去的從政經歷,讓部分人擔心美國在他的領導下,難以遏止中國稱霸的野心。就連中國,也一度期待在他就任後,打開「希望之窗」。但這位78歲的老練政治動物,不僅沒有推翻前任留下的抗中基礎,反倒在一些旁人未必能留意到的細節裡下功夫,強化圍堵中國的力度。雖然沒有火爆的語言與戲劇化的動作,但拜登要用他設定的新規則,拉開美國領先的距離。

日期:2021-07-07

國際總經

更可怕的敵人

兩年多前,《今周刊》曾用「川普規則」為題規畫一套封面故事。當時是川普發動中美貿易戰1周年,同事查看了1年間川普政府在中美戰火之外的鋪陳安排,確認美國已能讓多數大國站在中國對立面,「因為,川普讓他們吞下了『毒藥丸』條款。」簡單說,想跟美國做生意,就不能跟中國太友好。這是一種威逼恫嚇下的同盟關係。

日期:2021-07-07

台股

台股再刷萬八新高!通膨不是股市的敵人,「它才是」 財經專家:放棄下半年到明年行情很可惜

台股今(6)日早盤因為電金齊漲,輕鬆就攻上萬八關卡,再刷歷史新高點位。不過,就在投資人居高思危的情況下,台股僅淺嚐萬八點位。財經專家阮慕驊分析,儘管通膨升溫成為金融市場一大變數,但「通膨不是股市的敵人、通縮才是,投資人放棄掉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的市場是很可惜的。」

日期:2021-07-06

國際總經

長賜號脫困、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行 但你口袋裡的錢也跟著飛了?股市最擔心的「這件事」恐成真…

由長榮海運運營、長約400公尺的大型貨櫃輪長賜號(Ever Given),在埃及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擱淺近一周後,昨(29)日終於重新浮起脫困,讓運河得以恢復開放,解除了這場「卡船」危機。

日期:2021-03-30

國際總經

川普、拜登誰勝選有利台灣? 1個關鍵、2個觀察 一文看懂美中台關係怎麼變化

美國第59屆總統選舉進入倒數計時,此次大選以「中國議題」討論熱度最高,面對行事風格相對穩健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現任總統川普頻打美中衝突牌拉抬選情,連帶讓台灣躍上國際舞台,成為焦點。不論未來誰入主白宮,可預見美中科技對壘、貿易紛爭與軍備競賽,將是未來全球的主旋律。在此情勢下,對台灣的關鍵差異又在哪裡?又要如何謹慎觀察美-中-台關係變化?

日期: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