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美國國防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美國國防部共有166項結果
焦點新聞

美行政專機抵台 路透:美軍印太司令部「J2」少將史達曼秘密訪台

美國即將政黨輪替之際,又有美國官員來台訪問,引起外界關注。有多家媒體報導,美國行政專機C-37昨(22)天傍晚約5點40分降落松山機場,傳出來訪的是美軍印太司令部「J2」少將情報處長史達曼(Michael William Studeman)。路透社引述兩名消息人士說法指出,來訪的就是史達曼。

日期:2020-11-23

政治社會

「我為何希望拜登當選? 因為川普連任 兩岸會出大事!」 前國安高官:原因這幾個

美國大選進入拉鋸戰,兩位總統候選人的票數接近,加上數量龐大的郵寄選票計票作業耗時,使得投票結束後24小時,仍未出現哪一方跨越270張選舉人票的勝選門檻。前國安會秘書長、現任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認為,若美國總統川普連任,對台灣不見得是好事,因為他與美國軍方、情報圈及外交圈的關係一直都不好,川普當政四年來美中兩國的高層戰略對話又停擺,而且川普隱然將台灣作為武力對抗中國的前哨站,不利我國家安全。蘇起直言道,「我為什麼希望拜登當選?因為(若)川普當選,我認為兩岸會出大事!」

日期:2020-11-05

國際瞭望

若拜登明天打敗川普勝出 美國還挺台灣嗎? 美專家:看兩岸能否搞定「這件事」

美國將在台北時間今(3)日深夜至明天白天舉行大選,若無意外結果可望在明天後半天漸趨明朗。川普政府過去三年多積極支持台灣,若代表民主黨的拜登勝出,對台灣是好是壞?多位美國專家認為,拜登上台可能對台軍售的積極程度不如川普政府,但現階段國會兩黨都強烈支持台灣,因此拜登不太可能完全降低台美關係。更重要的是,台美關係是否持續緊密,某個程度上取決於兩岸關係走向,若未來依然不佳,拜登可能繼續支持台灣,對中國持續施加壓力。

日期:2020-11-03

焦點新聞

美國國務院批准對台三項軍售 總額逾 18 億美元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 (DSCA) 週三 (21 日) 宣布,美國國務院已批准三項對台軍售,總價逾 18 億美元 (逾台幣 540 億元),並已正式通知國會。

日期:2020-10-22

政治社會

「美國放話不惜動武 是避免台海戰火最佳選項」 為何前白宮高官這麼說? 要從72年前這危機說起

隨著美中兩國對抗局面逐漸升高,川普政府友台愈來愈明顯,而北京近期在台灣海峽周邊的軍事動態及演習也愈趨頻繁。這個變化在美國政治圈引發不少討論,認為1979年台美斷交、美中建交以來,美國政府對於兩岸情勢長期維持戰略模糊的策略,如今應該徹底檢討。有一派人士認為美國應改弦易策,在戰略上明確支持台灣,才能遏止中國以武力為後盾的強權崛起。最新提出這種想法的,就是兩度擔任美國國防部高官的共和黨鷹派人物、現年76歲的伍佛維茲(Paul Wolfowitz),他認為要避免中國冒進、台海出現戰火,最佳選項就是美國表明不惜動武、「以戰止戰」,而這種武力嚇阻策略的絕佳歷史教訓,就是72年前的柏林危機,以及70年前爆發的韓戰。

日期:2020-10-19

政治社會

17年前稱阿扁「麻煩製造者」 現在稱我「可靠夥伴」 為何美國要台灣「閉嘴」達30年? 這是最大原因

台灣與美國關係過去兩年來大大翻轉,跌破不少專家眼鏡,其實背後是華府對中國政策的思維從根本上轉變。過去30年主導美國對中關係的交流派式微、反中派抬頭,連帶改變華府長期對台灣政策的做法。熟悉華府政治生態的日本重量級經濟智庫、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剖析,美國看待中國的基本思維改變,對台灣是個大好機會,只是在美中兩國摩擦升高的背景下,可以預見未來幾年亞洲局勢將趨不穩定。

日期:2020-08-14

國際總經

習近平真正的對手!揭密川普、蓬佩奧打擊中共的神祕策士

美中較勁你來我往,川普動作加大,習近平壓力也愈來愈大。很多人忽略的是,在美國每一記重拳的幕後,有個重要的謀士,就是習近平不敢輕忽的余茂春。

日期:2020-08-06

政治社會

2020上半年,從熱搜上的英文外來語讀起

2020年,一個有著對稱之美的漂亮數字,來臨前讓許多人都充滿了期待與嚮往,孰料剛跨進之後的1月,這個世界就出了個大狀況。中國武漢爆發了嚴重的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疫情,最後演變成席捲全球的「特大流行病」(pandemic)。截至6月底,全世界約有1,010萬人確診,50萬人[1]因此喪命。

日期:2020-07-24

政治社會

為何中共軍機罕見8次擾台後 美軍機連11天「繞台」? 原來華府反制北京這麼做

台灣周邊的天空及海域近期很熱鬧,6月中國軍機少見地八次穿過我國防空識別區(ADIZ)西南角,引發我方軍機廣播驅離;美國軍機則連續11天繞過台灣南邊進入南海,偵查中國軍艦動向。6月中開始,美國海軍還在西太平洋佈署了羅斯福號、尼米茲號及雷根號等三艘航空母艦,是2017年以來第一次。若加上在日本停泊、可搭載20架最新式F-35戰鬥機的美利堅號兩棲突擊艦,美軍在東亞的海軍兵力堪稱三年來最強。為何美軍海空兵力在台灣周邊頻繁出現,共機6月又屢屢「路過」我國西南空域?專家解讀,7月台灣與中國都將進行軍事演習,共機自然密集出海,而美軍希望從解放軍演訓中掌握中國的最新戰力變化,並預防北京在當前中國內外壓力交迫時,恐提高對台灣軍事壓力造成的戰略誤判,以確保東亞局勢穩定。

日期:2020-07-02

國際總經

預言經濟復甦將是「部分的V」 辜朝明:美國認錯,台灣地位大提升

全球疫情、美中經濟戰、美國大選,是三大政經變數的主軸,請看長期深入掌握美、中脈動的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為你深入剖析大時代變局下的最新發展。

日期: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