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股價走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股價走勢共有484項結果
ETF

存股不能學定存買了就閉眼放!理財達人以0050、0056示範「再平衡」:讓投資致富不用靠運氣

所謂資產再平衡就是把已經偏離所規劃的資產分配比例再調整回來。舉例來說,我願意將80%的資產用來承擔股市的漲跌報酬與風險,20%放在安全保本的銀行定存,若一段時間後股市上漲30%,導致我的整體資產比例變成股票資產占84%,銀行定存在獲得1%利息後還只占16%,這時候我在股市所要承擔風險的資產比原本規劃的多4%,此時就要將資產比例調整回80%與20%,這就是「資產再平衡」。

日期:2023-09-20

房地產

恒大股價暴漲8成、融創也飆60%…「認房不認貸」刺激地產股,中國急打強心針能撐多久?

市場憧憬更多刺激政策,港股地產股集體暴漲。截至周三(9/6)收盤,億達中國 (03639-HK) 漲 320%,上坤地產 (06900-HK) 和中國恒大 (03333-HK) 漲超 80%,融創中國 (01918-HK) 漲 60%,即使債務壓力未完全解除,碧桂園 (02007-HK) 也漲超 20%。

日期:2023-09-07

科技

宏碁賣緯創3.3萬張套現40億,處分價位成天險?大股東高檔賣股教會投資人的這些事...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台股表現強勢,許多個股創下歷史新高,由於波段漲幅驚人,不少大股東趁機賣出長期持股,這類的公告今年出現非常多,其中又以宏碁處分緯創3.3萬張,套現四十億元,最受市場矚目。

日期:2023-08-25

理財

食品廠採購45歲擁3房辭職開Uber:買房強迫儲蓄,要不然沒結婚就把錢揮霍光光,那怎麼辦?

昨天從台中返回台北,出了南港高鐵站後,地上濕濕的,不過路上行人倒是沒什麼人撐傘,趕緊叫了台Uber準備要返家跟孩子吃飯,看到手機上顯示車子是一台2023年份新車,Toyota Camry的油電車,身為乘客其實還是蠻喜歡搭到新車的,跟一旁的助理弟弟說:「這是新車,我們蠻好運的。」

日期:2023-08-07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蘋果跌破3兆美元市值,這4大利空牽動美股!亞洲3國出口、美CPI數據也得留意

科技巨擘蘋果上周痛失全球唯一的3兆美元市值桂冠,分析師指出四大利空,本周投資人可能會繼續關注蘋果股價走勢。此外,中國、台灣及菲律賓的出口數據都將在本周出爐,經濟學家預料這三個國家的出口都會出現二位數降幅,凸顯在電子產品需求降溫的情況下,亞洲國家的出口烏雲罩頂。

日期:2023-08-06

ETF

不是所有ETF都適合存股!投資達人點名:除了台灣50反一(00632R),這5檔ETF也不推薦長期持有

台灣在近幾年新發行的ETF 數量如雨後春筍,而且很多是追求高股息與季配息的多因子ETF,但也有些是追求當下流行產業的ETF,包括5G、電動車、生技、綠能等,進一步探討所有ETF 都適合存股嗎?適合存股的ETF 盡量要分散產業,不要將績效與風險集中在單一產業、甚至是國家或地區,所以部分ETF 並不適合長期持有,且需要時常關注其相關動態,以下列舉出幾個我特別不建議當存股的ETF。

日期:2023-07-27

台股

以技嘉、中美晶為例,存股不能傻存,3個賣出時機!他「存飆股」從體育老師翻億元大戶

有了存飆股的基本觀念之後,投資人還有一個重要觀念需要在一開始就了解。這個觀念就是「賣出」時機如何判斷?

日期:2023-07-18

台股

挺過Q1業外虧損,100元以上的鴻海還能追嗎?投資專家:四面向檢視、2025年留意關鍵數字!

今年第一季,鴻海因提列夏普堺工廠資產減損,造成每股盈餘(EPS)下滑至0.93元,創下2020年第一季以來新低,展望未來,今周刊顧問張弘昌表示,可以從鴻海3+3策略、三率表現、電動車接單情況等面向窺探後續走勢變化。

日期:2023-07-17

理財

投資教戰〉看營收、比純度、解讀市值變化 27檔AI概念股完整體檢

(今周刊1385)在AI廣泛的應用之下,科技股告別去年的陰霾,今年上半年成為拉抬股市的主角。不過,不少AI概念股上半年股價漲了不少,下半年還有哪些值得關注?

日期:2023-07-05

全球股市

「做這行別幻想生活與工作平衡」一個交易員告白:10年來看遍金融天才「成功投資人都有4個特質」

編按: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韓元兌美元大貶,讓還在華頓商學院求學的作者「紐約居民」遭遇經濟危機,學貸金額暴增,超過2億韓元(約合台幣480萬)。為減輕學貸壓力,她咬緊牙關,一天當兩天用,加緊修足學分好提早畢業,投身華爾街的喧囂戰場。從麥肯錫的商業分析師做起,歷任JP摩根與花旗集團的投資銀行併購部門,走過職場上對亞裔、對女性的歧視與不友善,以及初入市場的虧損與不安,她將成功方程式裡的「努力」函數放到最大,成為了華爾街裡僅1%的避險基金交易員。走過華爾街自金融海嘯後再起的最長牛市,她親眼見證諸多傳奇人物的投資理念與交易策略,也經歷過一次次來自市場與職場的震撼教育。她看到,金融天才犯的錯,其實與大眾投資人無異,當你能從他們身上汲取教訓,避開五大陷阱,就能讓你的投資之路立於不敗之地。

日期: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