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肺功能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肺功能共有168項結果
健康

隨著年紀愈大 神經系統會變遲鈍 強化核心肌群 有效預防跌倒重傷害

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每年跌倒的發生率大約是三○至四○%,預防是最好的醫療選項。要能保命防跌,除了改善居家環境空間,更重要的關鍵是加強肌力及訓練平衡感。

日期:2022-10-26

健康

疫情下 居家失能長者怎麼辦?

新冠肺炎爆發後,國人的生活模式驟變。如今遠距工作已成常態,甚至連看診也可在雲端進行。但相對於嫻熟網路的青年,失能長者如坐困愁城,家屬如何維持他們的歲月靜好,成了挑戰。

日期:2022-10-19

健康

曾看過10個兄弟姐妹就有7個確診肺癌...台大名醫陳晉興:做為胸腔專科醫師,我們家的防癌良方

肺不會傳染,但是會遺傳。所謂傳染是透過細菌、病毒傳播,當「人與人連結」接觸過於緊密時,遭到感染後生病;遺傳則是與基因有關,因著家族基因特性所帶來的疾病。像肺癌就有高度「家族史」關聯性,尤其華人具有特殊基因變異,有研究發現,親等愈近或在三親等內罹患肺癌的人數愈多時,其他家人得到肺癌的機率就愈高。

日期:2022-10-13

健康

私處發炎常復發、頻尿又解尿疼痛? 揮別泌尿道感染 名醫教五招有效預防

夏天是泌尿道感染的好發季節,女性一生中有九五%以上的機率,至少有過一次泌尿道感染;男人呢?當然也會。為什麼會反覆泌尿道感染?有什麼方式能預防?讓泌尿科名醫來解答。

日期:2022-08-03

健康

19天超過300人熱到送醫!住頂樓、馬拉松多人中暑 9大中暑危險因素:睡不好也是關鍵

編按:全台熱到爆,據氣象局網站,今天截至下午4時,最高溫為花蓮縣玉里40.7℃,其次為花蓮縣卓溪40.3℃,台北市社子則為38.6℃。高溫前10名皆達37.7℃以上,包含花蓮、台北、新北、桃園等地。而這樣的天氣預計會持續到下週一。據衛福部統計,光是7/1~7/19已有367人次熱到送醫,比去(2021)年同期多出逾100人次。而最常出現中暑的,就是參加馬拉松等戶外運動的民眾,過去曾有一場馬拉松超過10人中暑送醫,甚至還有一名住頂樓的70多歲男性,因為不開窗、不開冷氣,熱到高燒41度意識不清送醫。或許很多人可能認為,熱愛運動或本身是運動員的人,對於保健知識較豐富,但即便如此,有些人對熱傷害的觀念,還是模糊的,影響排汗的順暢與否,是造成熱傷害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原刊登時間:2015/6/2 更新時間:2022/7/21)

日期:2022-07-21

美食旅遊

超動感夏日度假提案

走出戶外,將運動變成旅程的一部分,在大自然裡做瑜伽、伸展筋骨,練習打開五感;走進山林健行,在古道裡細讀舊有的歷史和文化;單車環島,感受不同縣市的地景、人文魅力;站上浪尖衝浪,挑戰征服浪花的快感。一場以運動深度體驗台灣的旅遊,讓你愈玩愈強壯。

日期:2022-06-29

全台防疫報導

害怕「長新冠」腦霧、肺纖維化?快篩陽確診後「快篩陰」就算康復?病毒仍會停留28天...3解方在這

本土確診人數增加,雖然這波Omicron變種病毒大多都是輕症,有些人染疫後仍會留下「長新冠」後遺症。中醫師陳潮宗就分享「清熱解毒方」、「聖肺愈喘湯」、「益氣聰明湯」3種湯藥方,幫助確診康復民眾,減輕病毒留下的傷害。

日期:2022-06-13

全台防疫報導

我快篩陽確診康復卻得「長新冠」怎麼辦?9大症狀、長新冠門診怎麼掛、清冠一號如何吃「一文讀懂」

本土疫情未歇,許多人不幸染疫,有些康復者飽受「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所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多數確診者會完全康復,但有10%至20%的人會經歷各種中長期的影響。全球染疫5億人口中,有高達20%的人可能面臨長期新冠的影響。

日期:2022-06-12

全台防疫報導

被「長新冠」折磨,台灣逾百例收案、有這症狀「恐致肺纖維化」!確診亡火化能變通?陳時中這樣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三(6/8)公布國內新增80,22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0,195例本土個案及2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9例死亡。

日期:2022-06-08

健康

莫名的疲倦、腦袋當機?染疫康復沒完沒了 「長新冠」後遺症難防 優質睡眠能緩解

新冠肺炎康復後,短期內雖不會有再次染疫風險,卻聽說會殘留疲倦、頭痛、腦霧後遺症,這些不適症狀是否真如傳說中嚴重,甚至揮之不去?

日期: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