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能源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能源業共有112項結果
國際總經

裴洛西訪台竟有「隱藏版人物」!兒秘密陪同陷「商業交易」疑雲 美輿論質疑:動機不單純

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亞洲行,因率團訪台引起中國不滿,展開多日的圍台軍演,讓美、中、台三方成為國際關注焦點。沒想到事情尚未落幕,美媒近日又爆出,裴洛西兒子竟然偷偷跟隨出訪,但卻未列在代表團名單中,甚至連當時跟隨採訪的美國媒體,都沒有人發現她的兒子竟在其中。由於裴洛西的兒子在亞洲有商業投資,這次秘密跟著代表團出訪,動機引起美媒質疑,認為裴洛西帶著兒子出訪亞洲的目的不單純,不過裴洛西則是澄清無此事。

日期:2022-08-11

國際總經

他跑輸卡特與川普 淪為 「墊底總統」 拜登與政治釘子戶妥協 下猛藥拚期中考

拜登總統大幅強化美台關係,贏得台灣人的掌聲。但拜登卻是過去五十年來,上任一年半後最不受歡迎的美國總統,他有逆轉勝的機會嗎?

日期:2022-08-03

國際總經

新辯論、新方向

訪談中,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拋出了幾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日期:2022-06-15

國際總經

美參院司法委員會通過NOPEC法案!OPEC恐將不再享有反壟斷追訴豁免權

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周四 (5 日) 通過一項法案,為拜登政府起訴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 鋪路,該法案將賦予美國司法部權力,對操縱能源市場的 OPEC 及其成員國提出訴訟。

日期:2022-05-08

政治社會

捷運開不動、大巨蛋點不亮...比缺電更迫切的「台灣電網危機」:為何有電卻送不進去?

編按:歷經馬郝柯3任市長、延宕逾20年的電力建設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據了解將在11/24都市計畫審議會議排定審查。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電與北市府多次溝通後,9月底都審會議通過松湖變電所「下層」設施,但「上層」建築物退回,要台電納入更多公益設施、外觀須重新設計等,不過就算闖過都審、開始動工,最快要7年才能完成。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曾在早前的辯論中提到,台北市有22件用電申請案被限電,因此無法核供電力,台電後發出聲明指出,台北市不是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台電強調,已與北市府多次溝通達成共識,盼候選人回歸專業探究實際問題癥結,台電在後續行政程序上將盡最大努力,也非常願意持續與北市府團隊溝通,共創台北產業發展及供電雙贏。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限電一事表示,台北市並不缺電,問題在於輸電,台電希望能和台北市政府在松湖變電廠規劃上好好合作、解決用電問題。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是說,黃珊珊從議員到副市長都一直阻擋松湖變電站解決方案是事實,「她當了副市長也提不出更好作法,這也是事實」。《今周刊》早在2022年5月,第1324期《台灣電網危機》探究供電危機成因,不能只爭論「缺不缺電」,因為電網的脆弱,是眾多因素加總現象。(原文刊載於2022/5/4,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日期:2022-05-04

科技

「很多人抱怨,台積電把台灣的綠能買光了」 何麗梅:其實台積是這樣想的……

台積電(2330)是不折不扣的用電大戶,技術水準愈來愈高的先進製程更不只一次被指為是吃電怪獸,而用量龐大的再生能源電力也多次成為產業界話題。台積電ESG委員會主席及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表示,台積了解台灣的綠色能源有限,「很多人抱怨台積電把台灣的綠能買光了」,但她澄清,台積希望做為穩定的綠能買家,帶動本土綠色能源發展,促進綠能產業生根。她也提到,台積電每年大約投入1~2%營收在節能減碳,這金額看似不小(約300億台幣),但如果現在不做,待未來國際社會開始徵收碳稅,台積電可能每年要支付的碳稅相當於5%營收(近800億台幣),因此是否持續節能減碳的答案很清楚。

日期:2022-03-23

國際總經

特斯拉市值衝破1兆美元、臉書改名Meta後股價回升…..美股漲不停,關鍵在這5大科技趨勢

時間進入到2021年的最後兩個月,由於美股企業第三季財報優於預期,道瓊、S&P 500指數超過歷史高點,那斯達克指數達15,504點左右,費城半導體指數達3,452點,而比特幣也持續創新高,在上周(10/18-10/22)最高達到62510.8美元。美股市場過去幾個月持續受疫情等市場因素影響,其中新冠疫情先升溫再降溫,9月份日感染人數曾經達17萬人,好消息是10月底已降至7萬人左右,而且持續下降中。至於供應鏈仍然受到極大的挑戰,溫和通膨持續發生、美國聯準會(Fed)有意縮減財政刺激政策,但在科技股持續向好情況下,美股仍然表現強勁!

日期:2021-11-01

政治社會

新北運動經濟四部曲 拚搏數位娛樂城市新面貌

睽違18年,新北市政府再度舉辦「全國運動會」,值此之際,新北市搖身成為數位娛樂化的科技城市,「競技運動」、「全民運動」、「運動科技」成為重要的鐵三角,而在「人才」、「商機」、「活動」交融下,譜出運動經濟四部曲,淬鍊出動能十足、活力四射的運動城市。

日期:2021-10-25

美股夢想家:打造穩定現金流

【施雅棠】這7檔債券月月領息,最高殖利率達8%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0-14

國際總經

「我的公司沒有HR」!市值530億新創老闆曝:這2個部門最留不得 原因竟與「員工快不快樂」有關

企業要尋覓人才、溝通協調、面試、教育訓練等,幾乎都仰賴HR部門(Human Resources;人力資源)運作,人資可以說是公司的全能管家;然而,一名旗下擁有超過1200名員工的大老闆卻認為,一間公司最不需要的就是HR,背後原因竟與「員工快不快樂」有關。

日期: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