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腦血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腦血管共有191項結果
健康

55歲南韓影后「腦出血」前喊頭超痛,昏迷2天後離世…3徵兆恐就腦中風,「立刻做這步」降死亡率、後遺症

55歲韓國女星姜受延曾以《替身》(又譯《種女》)、《波羅揭諦》分別在威尼斯影展、莫斯科影展摘后,週四(5/5)台灣時間下午4點48分,被發現在狎鷗亭家中昏迷、心跳停止,緊急被送往醫院,經過2天的搶救,仍於週六(5/7)下午2點左右逝世。84歲釜山影展前主席金東虎和姜受延是好友,他接受訪問時表示,姜受延轉入加護病房,意識都沒有恢復,根據韓媒報導,她昨天早上曾表示頭很痛,沒想到下午竟然變成嚴重腦出血,醫生診斷她因為腦內血管突然爆裂而失去意識,即使動了手術也未必能搶救成功。

日期:2022-05-07

健康

明金成52歲心肌梗塞、納豆41歲腦出血...一刻都不能等!醫師:17種症狀必須馬上去急診

編按:41歲男星納豆(林郁智)2022年因為腦出血,緊急住院做引流手術,消息一出讓外界相當震驚。而52歲導演明金成則因心肌梗塞,送至國泰醫院搶救不治,他在出事20天前才喜獲龍鳳雙胞胎,沒想到竟天人永隔。身體突然出現不適時,很多時候總讓人難以判斷是否該立即就醫,但往往出現急症時,身體給出的時間都是分秒必爭。前台大總醫師蒼藍鴿就曾為此在著作中特別整理,那些一刻都不能等,必須馬上去急診的症狀....

日期:2022-02-09

健康

每4個台灣人,就有一個血脂超標!壞膽固醇越低越好,針劑降血脂有助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2021年陸續發生寒舍餐旅董事蔡伯府(註1)、「再現劇團」團長黃民安(註2)、金鐘影帝龍劭華(註3)等名人因心血管疾病不幸昏倒猝逝的消息,早逝死因的緣由最有可能是來自於高血脂症。

日期:2022-01-12

職場

明年起,值班一律算加班,最高罰100萬!一文搞懂:值班、待命、on-call…錢差很多

勞動部預告「事業單位實施勞工值日(夜)應行注意事項」即將於111年1月1日停止適用,也就是說,明年起雇主安排勞工正常工時以外上班,一律算加班,需付給加班費。這對各企業目前的值日值夜制度有何影響?勞工又有什麼權益可以主張?

日期:2021-11-17

健康

10人就有1人活不過70歲,都是慢性病害的!一表算10年內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

慢性病無聲無息,往往被輕忽,卻是最要命的殺手。超過30歲的國人,有12%因它活不過70歲,超過30歲的國人,有12%因它活不過70歲,等於每10人就有1人因為慢性病離世。慢性病是一步步的進程,從出現3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異常徵兆開始,若能嚴加控制管理,未必會發展到嚴重無法自理的情況。

日期:2021-10-15

政治社會

日本政府力推的關鍵15問 及早發現衰弱徵兆 破除三大迷思 日本熟齡權威談失智保健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論壇於七日舉辦,本屆論壇以「破框」為主題,邀請日本熟齡權威島田裕之分享如何打破錯誤概念,遠離衰弱及失智兩大高齡殺手。

日期:2021-10-13

健康

幸福熟齡論壇/防堵失智症肌少症,就能縮短不健康餘命!日高齡權威島田裕之「3祕訣放送」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專攻高齡健康的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老年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長島田裕之,分享如何預防失智症、肌少症。島田裕之在演說中,拿出醫學研究數據,證實做到「享受運動」、「與人群保持互動」、「注重營養攝取」這3點,就能有效延緩失智症、肌少症的發生,讓不健康餘命縮短。另外,立法委員、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金管會證期局前局長王詠心、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嘉義縣縣長翁章梁、醫師作家李偉文、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許瑞云也輪番上場,聊聊在中年後的熟齡人生,要面對的老後長照、健康、理財、心靈成長等課題。

日期:2021-10-07

健康

台灣慢性病風暴》「若能早點投資健康...」心臟放了13根支架的施振榮領悟:「生老病死一定會有,不健康的日子愈短愈好!」

慢性病無聲無息,所以往往被輕忽,卻是最要命的殺手。超過30歲的國人,有12%因它活不過70歲;生活無法自理的不健康餘命,也來到新高的8.5年。儘管如此,卻有82%台灣人自認健康!建立病識感,是對抗這個索命殺手的第一步。

日期:2021-09-22

健康

小酌也不行?最新研究:只要飲酒就會危害健康 中醫傳授養生三穴位 輕鬆解酒又護肝

醫字從酉,酉就是酒,古代中醫雖會以酒當藥引,但對於酒精造成身體的危害,也有一套獨特看法。幾杯黃湯下肚後,除了能以藥方調理外,按壓身體穴位、日常勤做健身操也有助於緩解宿醉症狀。

日期:2021-08-18

健康

血塊不正常凝結 恐引發腳痛、呼吸困難、中風 駭人血栓副作用 中醫活血化瘀有一套

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已成為全民話題,不少民眾也因此「婉拒」疫苗,其中血栓副作用讓人最害怕,在中醫看來並非無解之題,但必須因應不同病程對症下藥。

日期: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