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自保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自保共有426項結果
國際總經

台灣的「西溪二號」若中斷?

俄烏戰事,讓德國宣布中止北溪二號的國力大動脈,歐洲正感受到「壯士斷腕」帶來的陣痛。台灣與中國的經濟動脈也可比喻為「西溪二號」,若真要面臨抉擇,企業家們做好準備了嗎?

日期:2022-04-06

職場

2年遲到97次被開除,員工提告獲300萬薪水補償...當老闆太難了:遇到薪水小偷3招自保

Lydia 是美髮沙龍的設計師,她有一個毛病讓老闆非常感冒,就是經常遲到。 她每週都有2、3天會遲到,根據打卡紀錄,兩年來竟然遲到了8、90次之多,有時,不要說無法參與開店前的整理工作,甚至預約客人都到了,Lydia 還沒現身。 除了遲到,Lydia 也很常以要接小孩為由早退,老闆是個很在乎守時的人,覺得 Lydia 這種行徑根本就是薪水小偷! 忍無可忍之下,老闆祭出罰則,凡遲到早退者,每遲到或早退10分鐘就扣100元,每個月遲到4次,就請走路! Lydia 覺得這套新規則顯然是針對自己,非常不滿,反嗆老闆違法扣薪。

日期:2022-03-08

國際總經

「爸爸別走…」烏克蘭父親淚別妻女去打仗 小女兒緊牽不放淚崩!畫面太心碎:這一去恐是永別

無視全球譴責與多國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仍執意對烏克蘭採軍事行動,俄烏衝突在週四(24)日爆發,造成士兵、平民死傷無數,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沉痛表示,目前已有137名烏克蘭人陣亡,316人受傷。戰爭當前,烏克蘭當局禁止年齡在18~60歲男性出境,採取「強制徵兵」措施,全國處於「全民皆兵」的狀態準備作戰。然而,無情戰火不斷波及無辜的百姓,家園被摧毀、家人被迫分離,就在數小時之前,一段父女訣別的影片在twitter上流傳,不少人看了紛紛紅了眼眶,直呼畫面讓人太心碎……。

日期:2022-02-25

理財

曾被朋友奚落,根本沒有追求報酬率極大化!施昇輝用超過13年持有0050、0056印證:高點這樣做才實際

台股表現尚稱穩健,不過盤勢大多還是在多空拉鋸,高檔盤整之際,投資人不妨慢下腳步,自我充電。《今周刊》介紹近3個月內出版的3本投資新書,包含ETF、存股與投資騙局的故事,趁228連假,投資人也可以翻閱幾本好書,重新擬定投資策略。

日期:2022-02-23

傳產

「我全部錢都押在那裡,快倒閉了!」 健身大廠力山遭供應商控積欠200萬元貨款 給了哪三個疫後企業教訓?

疫情受惠產業總有潮水退去的一天,健身大廠力山遭供應商易宗指控積欠兩百萬元貨款,雙方不排除走上司法程序,這不僅帶給企業主三大警訊,也可能是後疫情時代的產業縮影。

日期:2022-02-16

全台防疫報導

228後開放商務客入境,「5+5」還是「7+3」?陳時中預告:會有我們的台灣模式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透露,將於元宵節(15日)後考慮邊境鬆綁措施,包括放寬商務簽證資格和縮短檢疫天數自14天縮短為10天,其中商務客列最優先考慮範圍,最快將在2月28日後宣布開放入境,但暫不考慮觀光旅遊。

日期:2022-02-09

全台防疫報導

春節後疫情爆發風險「這時點」才能解除! 專家提開工5招自保:出現2症狀就要小心

為期9天的春節年假終於在昨(6)日畫下句點,今(7)日全台正式開工。由於過年期間不少人往返南北與家人團聚,也讓許多專家、民眾擔憂年後是否會造成新冠(COVID-19)疫情大爆發;對此,有醫師提醒,開工後兩周是重要觀察期,並提醒大家若出現2大症狀一定要注意!

日期:2022-02-07

健康

本土疫情爆炸!Omicron「氣溶膠」傳染力太強 醫列「10大生存指南」自保:大家快上車

國內疫情警報狂響,華碩(ASUS)子公司亞旭電腦昨(21)日深夜爆出63名確診,已累計70員工染疫,足見新冠(COVID-19)病毒的傳染力相當驚人!甚至有專家認為,這波疫情爆發這麼兇猛,很可能與「氣溶膠」有關。對此,有醫師提出有效降低傳染性氣溶膠暴露風險的「十大生存指南」,更要大家「快上車」,愈早留意,被感染的風險就能降到愈低。

日期:2022-01-22

生活消費

你的存款已掌握在別人手中...一掃QR Code「密碼全都露」 8招帳戶「保密」必學

後疫情時代,大家生活已漸漸習慣遠端、電子化作業,出入公共場合也會拿起手機掃描QR code進行實聯制或者付款。小心了!現在有駭客竄改QR code,讓不知情的民眾一掃就會被導向惡意網站,存款的帳戶、密碼個資通通會被竊取。

日期:2022-01-21

健康

「靠第三劑防疫不切實際!?」 打N劑也會突破感染 專家警示未來「這群人」最危險

傳染力超強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強勢叩關台灣,國人瘋搶接種第三劑疫苗,盼能防止突破性感染。可是,打完第三劑就能避免確診嗎?答案是否定的。台大醫師、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今說明,接種第三劑主要目的不是防疫,而是減少重症與死亡率,病毒仍可能繼續傳染,呼籲民眾接種第三劑之後,仍應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

日期: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