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自由主義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自由主義共有76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上海封城後,「外賣小哥」成了最難約到的男人…如果連北京都跟進,中國經濟恐會走向這樣的結果

「若干年後子孫繞膝,問爺爺為什麼愛囤貨,我雙眼凝視夜空,語重心長地說:這事說來話長,你爺爺在和平年代的GDP第一的城市,差點餓死....。」「一群累的死去活來的醫護,照顧著一群生龍活虎的確診者。醫院裡精力旺盛的確診者滑著手機,命繫一線的病危者卻被擋在醫院外」「有人提議將上交所改成方艙醫院,確診者進來之後立馬就轉陰的(4/11當日A股上演黑色星期一)」這是4月1日上海封城後的冷笑話。

日期:2022-04-12

教育

撕掉標籤!避免我們與他們之間的二元對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把人歸類。這就是作為以小團體形式進化的社會動物,我們在世界中找到方向的技巧。

日期:2022-03-29

國際總經

什麼都在漲,各國物價指數紛紛創紀錄!大通膨苦日子來了,原因不是疫情,而是「它」

大通膨時代!這次不一樣,人類新難題——「能源短缺」。美國,公佈11月份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大漲6.8%,創下自1982年6月以來39年的新高水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4.9%,也是1991年以來的最高漲幅。台灣,主計處公佈11月CPI年增率達2.84%,創下近9年新高紀錄,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漲1.2%,漲幅回落0.1個百分點,反映終端需求仍然不足。

日期:2021-12-13

國際總經

美10月CPI飆6.3% 美元指數衝16個月新高! 陶冬:聯準會「這番話」以前從未出現 資金正加速回流美元區

聯準會官員的鷹派言論和歐洲疫情死灰重燃,引導著缺乏方向感的資產市場。聯準會主席鮑爾等候白宮任命期間,言論進入緘默期,但是副主席克拉理達指出,如果有需要聯準會加速taper(減少購債),此言加深了市場對聯準會提早升息的憂慮,短期國債被拋售,銀行、能源等周期股面臨賣壓、科技股走高,S&P 500指數整體上大致持平。與此同時,歐洲央行維持鴿派立場,若干國家因應疫情反彈而重設限制措施,歐洲股市下挫,歐洲債市上揚。美國呼籲日、中、印等亞洲國家聯手釋放石油戰略儲備,布倫特和西德州石油價格雙雙重跌。

日期:2021-11-21

國際總經

油價衝85美元、美CPI創13年新高! 陶冬:能源危機逼近 金價卻漲不動 「原因這兩個」

布倫特原油價格逼近每桶85美元,WTI(西德州中級原油)突破82美元,國際能源市場再次上演油煤氣輪番上漲局面,全球能源危機一觸即發。美國通貨膨脹持續高升,並向食品、租金領域蔓延。聯準會公佈9月份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要,政策轉身的腳步聲越來越近。然而,美國股市卻漲了,並且走出三個月來最佳的單周表現,帶動全球股市向好。美股底氣來自企業亮麗的盈利,華爾街投行紛紛報出華麗的資本市場盈利,為焦慮的市場打下一劑強心針。債市先升後跌,FOMC會議紀要顯示,聯準會非常接近調整貨幣政策了。連同美債,美元指數也是先升後跌,一度升破94.5,但是一周下來卻是貶值的。美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宣佈,不久將來開放跨國旅行,市場預計需求上升,加上全球庫存較低,搶購風盛,原油價格大漲,煤炭價格也大漲。黃金價格卻顯得憔悴,沒受惠到風險資產價格輪番上漲;德國以社民黨為首組成新的執政聯盟,肖爾茨預料成為下一屆總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選舉;歷史上第一個比特幣ETF正在提交審批;中國發改委強調要糾正一刀切式停產限產,燃煤發電上網價上浮範圍擴大到20%。

日期:2021-10-17

職場

矽谷金童變黑幫大老 轉戰創投改變世界

PayPal創辦人提爾是矽谷創投圈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以他為首的「矽谷黑幫」,成員各個成就顯著。他們不僅會創業,更是創投界的標竿人物,臉書、Uber、Airbnb⋯⋯幾乎你能想到的科技公司都有他們的份。

日期:2021-10-13

政治社會

擺脫「股東至上」迷思 ——ESG思惟刻不容緩

企業是資本主義的一大特色,發展至今正處於十字路口。從推動經濟發展與創造財富的角度來看,企業居功厥偉,但細究它的成功原因,主要是將天然資源與人力資本有效率地轉化為財富,財富經常又重新分配到少數幾個股東。

日期:2021-10-13

科技

半導體產業再度成國安議題,不過這回美國更焦慮!眼前沒天敵的台積電,也要面對一嚴峻考驗

半導體產業再度成為國安議題,不過這回美國比台灣還要焦慮。

日期:2021-04-21

教育

發明智力測驗的他 要的不是這恐怖下場

一九○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世界第一套智力測驗出版,原先用意是幫助發展遲緩的兒童,但世人只想藉此發掘「天才」;從此,有多少人的未來可能性被「智力測驗分數」所困。

日期:2021-01-13

國際總經

經濟復甦切勿忽視的「路障」 專家示警:提防兩隻「灰犀牛」!

展望二○二一年全球經濟,法人普遍認為,疫苗是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大變數,然而除去疫苗之外,近期也有不少國際知名學者、專家紛紛出面喊話,強調來年經濟仍有部分目前普遍受到輕忽的風險。

日期: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