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與病毒共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與病毒共存共有130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丹麥瑞典捷克與病毒共存,英國加入、美國下一個!防疫解除回正軌,台灣何時做看「這關鍵」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2/11表示,如果全球7成人口都接種疫苗,那COVID-19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急性發病期,可能今年就會結束。與病毒共存,歐美多國已經正式啟動、希望回復如常生活,像是英國,確診數從1月單日飆破22萬例,在2/8已經降到66183例,讓首相強生2/9宣布,要在2周內解除一切防疫規定,就算是檢測陽性也不用自我隔離。

日期:2022-02-11

國際總經

你無法用手擋住風!面對Omicron,中國為何堅持清零?外媒分析點出關鍵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傳染力更強的變異株Omicron,讓全球染疫人數居高不下,就連嚴格執行「清零」政策的中國,也難擋Omicron攻勢,包括北京、上海在內,至少有14省市,爆出本土疫情。

日期:2022-02-10

國際總經

平均1個禮拜逾4萬確診,丹麥為何敢全面解除防疫限制?3理由讓他們決定與病毒共存

「我們已經準備好,走出冠狀病毒的陰影。我們要對(防疫)限制說再見,迎接疫情前的生活。」1月下旬,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宣布,自2月1日起,除入境相關規定外,該國將解除包括戴口罩、進出公共場所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以及限制餐廳、夜店營業等防疫措施,進入「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

日期:2022-02-07

健康

郭台銘談mRNA疫苗》BNT在效果vs副作用之平衡最好! 1500萬劑最後一批將抵台

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下午發表題為「2022年郭台銘第一次報告」的臉書貼文,在1100多字文章中,除了預告1500萬劑BNT疫苗的最後一批將在這兩天抵台、感謝德國BNT支持及支援、大中華代理商上海復星的協調,也強調在效果及副作用的雙邊平衡下,BNT疫苗是當前mRNA疫苗中的理想選項。郭董也認為,BNT不管是做為Omicron病毒的加強劑,或是未來可能因應疫情流感化的新劑型,都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台灣勢必會在供貨名單內。

日期:2022-01-26

傳產

年薪200萬起跳、業界徵人規模創三年新高! 想拿到黃金就業門票 為何答案在後山台東的小機場?

中華航空公司(2610)在今年1月21日宣布,將大舉招募新人、開出200多個職缺,其中佔比最多的是飛行員,預計招募150人,其中包括60位培訓機師(華航要自行培訓的飛行員)。在航空業界人士的眼中,華航這次大規模招人的意義非凡。這不僅是2018年底以來華航首次招募培訓機師及自訓機師(自費學飛,在國內外飛行學校拿到飛行員執照者),2022年國內航空業招募飛行員的整體規模更可能超過300人,創下至少三年來新高。業界人士指出,國內這波航空公司飛行員大徵人,最大原因就是疫情。因為,若是飛國際線的機組員,每次回台都要隔離,等於每飛一趟回來之後的半個月就報銷了,更別提這半個月內還要做多次PCR。許多資深機師受不了隔離不便,紛紛提前退休、拿錢走人,加上疫情降低了年輕世代投入航空業的意願,導致航空公司的機師人力缺口愈來愈大。然而,飛行員是個高薪行業,一般副機師(副駕駛)年薪約200萬元起跳,正駕駛更是300萬元起跳。疫情不僅為有意投身航空業的年輕人打開一扇大門,也使成立八年的國內唯一飛行學校、位於台東豐年機場的安捷飛航訓練中心,看到了一線曙光。

日期:2022-01-26

全台防疫報導

「升三級都難擋!」台大醫:一點一點爆恐要燒3個月 建議兩招自救

國內本土疫情多點爆發、南北齊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2)日宣布五大措施,包含雙鐵客運禁止飲食、餐廳嚴格落實實聯制等。感染科權威、台大醫師黃立民認為,這波疫情短則持續一個月,長則需要三、四個月,這段期間民眾能以兩措施自救,包含落實各項防疫規範,盡量篩檢,避免個案隱藏社區。

日期:2022-01-23

全台防疫報導

別把Omicron當感冒!這2類人重症率還是很高 疾管局前局長:台灣要和病毒共存要等「這時候」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單日爆發82例本土確診,全台7縣市都有確診足跡,不明傳播鏈與感染源持續增加中。前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今受訪時直言,台灣已經無法靠精準疫調圍堵病毒擴散,只能尋求被動「減災」、難以主動「清零」,應觀察新冠病毒「流感化」的速度與趨勢,透過疫苗與抗病毒藥物,與病毒和平共處。蘇益仁強調,台灣仍有20%左右長者尚未接種基礎劑,且「65歲以上長者」及「高危險群人口」兩族群,即使接種完二劑仍有高比例重症率與死亡率,直言台灣目前還沒滿足與病毒共存的要件,呼籲民眾仍要確實防疫、儘速接種第三劑疫苗。

日期:2022-01-22

政治社會

一夜暴增60例確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英國這4週4739人死亡...醒醒吧,這不是小感冒

編按: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桃園電子廠「亞旭電腦」昨(21)日晚間一口氣爆出60例新確診個案;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2)上午地方防疫會議表示,昨天採檢1005人,其中63人確診,加上之前6人,另尚有1人在返國時採檢確診,總計達70人確診!對此,日本旅遊部落客、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粉絲專頁上分析Omicron致死率,提醒國人打疫苗對於防止重症死亡具有明顯效果。兩劑很好,三劑更好。50歲以上差別更明顯,更需要第三劑。疫苗沒打好打滿,別奢言與病毒共存。

日期:2022-01-22

國際總經

Omicron可望帶來群體免疫?台灣要「清零」或「與病毒共存」,得先了解這3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傳染力更強的變異株Omicron,讓疫情前景,面臨更多不確定性,究竟該堅持「清零」或選擇「與病毒共存」,各界看法不一,難有定論。

日期:2022-01-21

全台防疫報導

「第三劑莫德納輪得到我嗎?」全球疫苗荒搶追加針 台灣擺脫惡性循環要看他臉色

面對這波高傳染力的Omicron變種病毒,不斷地追打疫苗成世界新常態,許多先進國家都在搶購疫苗、要為人民施打補針,台灣近期跟上世界腳步,公布追加劑間隔時程,迅速擴充第三劑疫苗的覆蓋率。然而,隨著實證研究紛紛出爐,顯示疫苗混打保護力效力不同,世界各國紛紛搶購mRNA疫苗追加針,台灣也出現莫德納疫苗荒,不少人心中的疑惑是:第三劑mRNA疫苗真輪的到我嗎?

日期: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