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蠟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蠟燭共有232項結果
職場

致勝機率百分百 數學天才靠樂透發財

二○○四年五月七日,美國密西根州的塞爾比夫婦成立GS投資策略公司。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集資買彩券,不是詐騙集團,他們合法地做到穩賺不賠。

日期:2024-05-29

健康

90歲二度罹癌奇蹟痊癒!一個百歲醫生的人生智慧:愛是最強效的良藥

改變數百萬人生命、享譽國際的百歲整合醫學之母麥加莉,曾是在學校遊戲場被霸凌的小孩;念醫學院時,重男輕女的校長,還曾要求一向有主見的她去看精神科醫師;婚後與丈夫一起開設診所,卻沒人把她當真正的醫師。但沒多久,那些懷疑她能力的人都成為她的病人,只給她看病。工作不順利的年輕人、婚姻不快樂的中年人、人人稱羨的名人,都喜歡向她敞開心扉,談身體的痛、心理的傷。那些「很難找出病因,又很難治療」的病人,在她的診間,得到治癒疾病與生活處境的診斷和處方,許多人「從聽她說話那一刻起,人生就起了變化」,也有人「以前感到壓力很大的事,現在變得可以平靜以對」。她執業已超過70年,現仍持續工作。

日期:2024-05-17

職場

燒光存款那天,正在大湖公園下單尿布!中年失業夫妻變人氣團購主,衝出千萬營收...「胖爸胖媽」揭秘帶貨心法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運氣不太好的夫妻。先生胖爸中年失業,太太胖媽因小孩常常發燒住院,只好離開職場。存款用完的那天,他們在大湖公園旁的椅子坐著,胖爸嘆氣未來該怎麼辦,轉頭看看胖媽,她還拿著手機,正在下單尿布。「妳這麼愛買東西,不如創業做網拍好了!」一句玩笑話,最後卻成真了。別再以為網紅網美才能開團了!10個團購主有8個都是素人,胖爸和胖媽身為一介素人,如何從零打造千萬營業額的帶貨力?

日期:2024-05-15

職場

創辦日報 「她」點燃千萬火炬第一支蠟燭

一七○二年三月十一日,《每日新聞》(The Daily Courant)第一次印刷發行!創辦人伊莉莎白.瑪萊特(Elizabeth Mallet)身兼主筆,「她」不是貴族,更未出身名校,而是自學成才。

日期:2024-03-27

生活消費

單身族情人節怎麼過?築間推個人燒肉、易遊網打出獨自旅行、小宅掀風潮...全台322萬人獨居,「一個人的經濟」崛起

情人節沒情人?不用傷心,單身族也能過個快樂的情人節。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於2011年就在《一個人的經濟》一書指出,網路化、少子化、高齡化,帶動新商機,並逐漸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他認為,單身者可分為7個族群:青年未婚、單身寄生、中年未婚、頂客族、類單身、離異單身、退休獨居等,隨著這類人口持續增加,食、衣、住、行消費型態也在改變。

日期:2024-02-14

品味收藏

久利夫妻檔不懂日文也不識酒 三招打造日本酒軍火庫 收服兩千餐廳 清酒門外漢躍前三大代理

日式料理、法式餐廳、小酒館⋯⋯看似毫不相關的餐廳,背後的日本酒供應商都是久利酒藏。 這對公務員背景的創辦人夫妻,如何用一○○萬元創業,花近十年打造出全台前三大日本酒代理商?

日期:2024-02-05

國際總經

平安夜點亮整棵樹,樹下放著禮物...你知道聖誕樹的由來嗎?

聖誕節將到來,雖然台灣大多數的人民有不同的其他信仰,但在街上、百貨公司、公司辦公大樓和住家公寓社區都佈置了聖誕樹,路邊各式燈飾,這種溫暖的氛圍,讓人愉悅。

日期:2023-12-18

職場

2歲多罹患小兒麻痺從此不良於行...黃鴻隆26歲考取會計師:年輕時,我在台北找工作遇見的3位伯樂

編按:2歲7個月時,作者黃鴻隆便罹患小兒麻痺,從此不良於行。他脊椎側彎,做過5次矯正手術;因長期投入工作,造成「呼吸肌肉」過勞,3次嚴重昏迷瀕臨死亡,如今每天都必須頭帶正壓呼吸器、身睡在俗稱「鐵肺」的負壓呼吸器中(目前他是全球唯一併用正、負壓呼吸器的患者),整晚都無法翻身。即使如此,黃鴻隆仍積極向上,26歲就考取了會計師證照,黃鴻隆是輪椅上的小巨人。身體的缺憾,限制不了他卓越的靈魂。他突破重重逆境,擁抱生命的樂觀精神,為社會帶來鼓舞人心的正向力量。以下故事是他考上會計師在台北找工作的故事.....

日期:2023-12-13

生活消費

陳泰銘、周杰倫都愛他作品!德國當代藝術家《抽象畫》逾11億拍出,買主是台灣人

編按:富藝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紐約晚拍今晨以1.55億美元收槌,締造公司歷來第二高總成交拍賣。曾於台北展出的西方當代藝術巨擘格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chter)鉅作《抽象畫636》以3,500萬美元(逾11億)成交領銜,據悉買主是一位台灣藏家,透過電話競投成功投得。(原文發表於11/10,11/16更新)

日期:2023-11-16

健康

阿茲海默症權威談長照:不是主照顧者,你對失智家人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支持每天照顧他的人

「我爸負責照顧我媽,他們住的地方離我大約有一千哩,我不太可能常常回去。我不認為爸有把不好的事情都告訴我們,距離那麼遠真的很糟糕,你會覺得無助又充滿罪惡感。」「我只是媳婦,所以無法干涉得太多。我覺得他們沒有得到完善的診斷,他們一直去看原本的家庭醫師,但我擔心她還有其他問題。每次我提出建議,他們都裝做沒聽到。」

日期:20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