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訪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訪視共有225項結果
焦點新聞

連6天零確診 維持429例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確診病例;昨(30)日新增49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3,340例(含61,867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24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

日期:2020-05-01

科技線上

山遙路遠、資源短缺…這團隊如何運用「遠距早期介入智慧評估系統」解決台東早療痛點?

從台東到台北-單程開車至少5小時、搭車約3小時的距離,交通不便對家有發展遲緩兒的家庭來說,要讓孩子接受「早期介入」相當困難。科技部推動「科技突圍」專案,展開為期一年的「偏鄉早療實驗計畫」,透過雲端系統、視訊晤談、線上教學、虛擬復健教室等建置,給予孩子與家長協助。

日期:2020-04-30

幸福熟齡

有重度憂鬱症的她,除了要經濟支援弟妹,還要照顧癌父病母...媽媽離世前告白:妳是我最棒的女兒!

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後,我和住院醫師一如往常地拉著行李箱,前往一個新個案家裡進行拜訪,正對著門牌核對地址,就聽到一陣咆哮。「X!我到底是不是妳的女兒?妳一定要這麼折磨我嗎?」讓初次訪視的我們愣在門外。

日期:2020-04-16

幸福熟齡

父親罹癌後...不想做胃造口、插鼻胃管!她嘆:可是能怎麼辦?難道要看著他去死嗎?

他和她們,是我的第一個共同照護個案,就像初戀的感覺,讓我印象深刻,始終難以忘懷。原本在安寧病房工作的我,第一次踏出安寧病房,走向安寧病房外的世界,體認到原來在病房之外的世界,是怎樣的驚心動魄及揪心。

日期:2020-04-16

幸福熟齡

要怎麼陪伴親友度過人生的最後?資深護理師「這樣做」,生命的每一刻都很美,都要祝福!

在小惠午睡飽後,我幫她做放鬆按摩時,找了個適當的時機跟她說:「若妳要出一趟遠門,很久很久都不能回家,可能好幾個月可能好幾年,可是偏偏先生和孩子都不在,妳會不會很擔心呢?」

日期:2020-04-15

幸福熟齡

簽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罹食道癌父對家人告白:如果要離開,也要帥氣、乾脆地回到菩薩身邊

「探訪病人前,務必打電話交班!」照會單上出現了一串不尋常的文字,原以為是病情複雜,沒想到卻是人事複雜。在我撥電話之前,醫師就已經先找到了我。「這床是一位『大哥』,他不久前已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現在情緒起伏很大,一直想把氧氣扯掉,什麼話都不說,一心求死。他太太是越南人,中文字只認得自己和家人的名字,三個小孩裡面最大的十七歲……。」

日期:2020-04-10

幸福熟齡

父罹癌不能走路...女兒哭求別跟他說病因!護理師:當自己身體有明顯變化,卻沒人向你說明是什麼感受?

第一次見到阿助伯,是一個讓人昏昏欲睡的午後,我坐在居家辦公室裡,兩眼無神地盯著電腦,正在進行無聊的文書作業,此時交誼廳傳來宏亮的歌聲,穿過我的耳朵,一時間睡意全消了。

日期:2020-04-09

國際總經

武漢解封代表疫情趨緩?3件事讓外媒擔憂中國爆發「第2波感染」

4月8日零時,工作人員陸續移除武漢北高速收費站前的圍欄,隨著車輛依序開上高速公路,武漢「解除封城」也從一紙官方通告,轉為現實;但,在外媒看來,「解封」未必能證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已有所緩和,在出城人潮持續增加的情況下,中國爆發「第2波感染」的疑慮,也隨之升溫。

日期:2020-04-08

話題人物

與民眾早一點談生死 當好鄰居 北市聯醫主動出擊

《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簡稱《病主法》)施行一年,翻開「成績單」,台北市聯合醫院(以下簡稱聯醫)七院區的總成績遙遙領先。自去年一月六日正式上路,截至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聯醫共簽下二二五二份預立醫療決定書(Advance Decision,AD) ,占全國總簽署量的二成。

日期:2020-01-08

話題人物

苦讀十年拿博士!從失敗中站起來,馮勝賢要將台灣職棒推向國際

運動明星風光退役,在粉絲心中留下美好回憶,但走出掌聲之後,該如何面對現實的人生?

日期: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