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設籍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設籍共有208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一圖看懂北市9大紓困方案》房屋降稅、免繳牌照稅 確診遭隔離14天補助7000元!

台北市政府今天宣布九大紓困措施,聚焦延税、降稅、減租、免租、延租、優息、補貼、企業融資與勞工紓困,且回溯自5月起實施、到7月止。這次紓困將先實施三個月,後續視疫情狀況決定是否延長。市長柯文哲下午於防疫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停課10天、夜市餐廳都關門、大型活動也停辦,台北市的產業受到衝擊。去年北市府就有紓困計畫,第一步先比照去年減租、減稅,預計先實施3個月,後續再檢討實施情況、疫情狀況調整修正,希望能透過九大紓困措施,減輕疫情對企業與市民負擔。

日期:2021-05-28

焦點新聞

經濟壓力絆住生育腳步…這城市出生率竟蟬聯5年全台冠軍 哪些誘因是關鍵?

男童駕駛玩具車奔馳、雙胞胎小姊妹搭乘迷你版機場捷運設施、爸爸陪女兒席地而坐組裝樂高……。桃園市的「龜山大華親子館」,周間上午9點開館不久,就有將近20對父母,帶著孩子前來遊憩,整座室內樂園,盡是孩童充滿活力的嬉笑聲。

日期:2021-04-14

政治社會

環境比補助重要! 雙誘因讓桃園躍最敢生城市

男童駕駛玩具車奔馳、雙胞胎小姊妹搭乘迷你版機場捷運設施、爸爸陪女兒席地而坐組裝樂高……。桃園市的「龜山大華親子館」,周間上午九點開館不久,就有將近二十對父母,帶著孩子前來遊憩,整座室內樂園,盡是孩童充滿活力的嬉笑聲。

日期:2021-04-14

政治社會

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台灣生育率跌破「超低」門檻,已整整18年。這段期間,「少子化」成為許多問題的癥結,政府接連推出的催生政策,卻無明顯成效。每個不生小孩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糾結的因素。但《今周刊》的獨家調查,提供了明確努力目標:若增加價格親民的公共托育名額、創造能安心請假育嬰的職場環境大部分年輕人,將更有生育意願。這是急欲擺脫低生育陷阱的台灣,不容錯過的改變契機。

日期:2021-04-14

房地產

百億遺產放到快過期! 北市竟有424間房子沒人想繼承

臺北市110年度逾期未辦繼承登記不動產,自4月1日公告至6月30日止,共3個月!今年度公告逾期未辦繼承登記之被繼承人計762人,土地計1,648筆、建物計424棟,依110年公告土地現值計算逾123億元。

日期:2021-04-09

科技

中國搶台灣人才、偷技術,卻罰不到!深入竹北「中資聚落大本營」揭密

當台灣還沉浸在以台積電為首的護國群山光環中,對岸的科技滲透早就布下天羅地網,利用各種取巧方式,迴避《營業祕密法》的規範,竊取台灣的關鍵製程與重要人才。這不是尋常的市場競爭、不是普通的商業間諜,這是一場悄然無聲的入侵。

日期:2021-04-06

產業動態

大同荒謬亂象》6個字、沒附件就申報超過1700萬…林郭文艷與市場派交戰費用 竟由大同全體股東買單

大同公司派與市場派的纏鬥,自2016年開打,4年多來雙方打得如火如荼,攻防中彼此都付出龐大金錢與名譽受損等慘痛代價,最後終於在去年10月的股東臨時會分出勝負,由市場派正式取得這家百年老店的經營大權。

日期:2021-03-24

傳產

大同林郭治理荒謬劇!本業年虧8.6億,卻花7億打官司、拼廣宣...只為保住個人經營權

2020年是資本市場的熱鬧1年,「大鱷們」挾重金四處出沒尋找獵物,從大同、東林、永大到友訊,經營權均見變天。

日期:2021-03-24

傳產

大同林郭治理荒謬劇!本業年虧8.6億,卻花7億打官司、拼廣宣...只為保住個人經營權

2020年是資本市場的熱鬧1年,「大鱷們」挾重金四處出沒尋找獵物,從大同、東林、永大到友訊,經營權均見變天。

日期:2021-03-24

政治社會

大同林郭治理荒謬劇!本業年虧8.6億,卻花7億打官司、拼廣宣...只為保住個人經營權

2018年,《公司法》修法,納入強化股東權益的「大同條款」。2019年,「股東行動主義」開始成為台灣資本市場新風潮。2020年10月21日,大同經營權變天。隔日證交所立即發函大同,質疑公司過去的部分費用異常飆高;大同新團隊主動擴大查核,坦言「發現重大疏失」、「恐已涉及相關法律責任」。除了「新團隊揭發過去隱藏亂象」之外,在股東行動主義風起雲湧的這1年,公司小股東、內部員工對經營者的監督行動愈趨積極,本刊亦陸續接獲相關檢舉投訴⋯⋯。從大同的調查,以及我們對一封封檢舉信的查證,過往未被看見的公司治理荒謬亂象,開始陸續現形。這不是翻舊帳!這些被傷害的股東權益應該被平復,至少,接受法律調查。裡面怪奇甚至荒謬的情節、招式,過去未被看見,現在應該被掀開,接受更透明的檢視、討論,以及制度補強。公司治理的進步,是從正視每一家公司治理的痕跡開始。

日期: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