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設計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設計業共有358項結果
科技

眺望2022年產業大趨勢

疫情、暖化、科技戰;塞港、通膨、晶片荒,送走不平靜的2021年,2022年的產業前景如何?工研院「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日前登場,因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大會以環境永續為題,點出四大國際趨勢,並提出全球三大價值鏈重組方向,指引產業掌握嶄新年度的重要趨勢,以利全球策略布局。

日期:2022-02-11

科技

兩外資報告潑冷水:最快下半年回歸常態 二線晶圓代工遭降評 半導體缺貨題材掰?

半導體近一年缺貨已成為常態,但近期外資陸續降評二線晶圓代工廠後,是否代表供不應求的態勢即將出現反轉?

日期:2022-01-12

理財

選股策略 聚焦從無到有、新舊通吃、高毛利三亮點 從最熱板塊 找出實力派電動車概念股

繼日本豐田汽車(TOYOTA)日前宣布,二○三○年電動車全球銷量目標將大幅上調到三五○萬輛,德國福斯集團(Volkswagen)喊出的計畫也令人不敢輕忽,未來五年內,福斯投資於電動車與數位化的總額將增加至八九○億歐元,超越整體資本支出預算一五九○億歐元的一半。世界龍頭級傳統汽車大廠的紛紛表態,讓電動車未來的成長態勢愈發有好戲可期。

日期:2022-01-05

台股

半導體超大循環啟動,盤整一年的台積電,今年將成為台股上攻的關鍵角色?

對股市而言,2022年是一個好的開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歷經疫情和房地產的修正後,製造業和服務業已漸回暖;全球其餘地區,面對變種病毒,不再採行封城措施,經濟將穩健向前。

日期:2022-01-03

政治社會

人才篇 碳管理職缺正夯 抓住五關鍵 當搶手綠領人才

二○○三年,在綠能觀念與國際法規尚未成熟之際,面板大廠友達電子便踏上減碳之路,從企業碳排、產品到廠房,皆為全球的減碳製造業先驅,而這背後主要推手之一,就是時任友達總經理暨執行長、現為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的陳來助。

日期:2021-12-29

台股

台股哪些標的2022年有望再賺20~50%? 台積供應鏈、半導體、車電呼聲最高 還有這檔「航海王」!

半導體、5G供應鏈、電動車產業鏈、元宇宙、高速運算與伺服器、高現金殖利率等題材,儼然成為各路法人、投資名家的關鍵字。究竟在投資高手眼中,哪些是未來1年有機會再賺2至5成空間的標的?在此蒐羅6大台股贏家,整理他們現階段展望2022年,最想逢低布局的口袋名單。

日期:2021-12-22

科技

三星輸了!記憶體技術被美光超車…..從台積電董座的驚人評論,看全球半導體3大重要趨勢

日前台灣半導體大廠齊聚李國鼎紀念論壇,參與者包括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旺宏等公司董事長與執行長,會中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提到,「美光的記憶體技術已經超越三星」。

日期:2021-12-09

職場

台積電董事長、台積電總裁 面對「張忠謀沒教過的事」 劉德音 魏哲家

二○二一年,是台積電成立三十四年的光譜上,一個重大轉折點。過往,外界對它的關注,不外乎它在先進製程的超韓趕美;而今年,它最常被討論的,卻是有如天女散花般,將前進美國、日本、歐洲、高雄的建廠計畫,相對以往,如此大規模、橫跨整個北半球的產線布置,並不曾出現在它的發展軸線上。

日期:2021-12-08

科技

聯電的「陸客」紅利不再!中國官方砸150億助中芯背後,台灣半導體業者該省思的事

為什麼一則中國官方基金的投資新聞,被認為將衝擊台灣晶圓代工二哥?當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半導體,身在台灣的我們又該如何去思索這一局?

日期:2021-12-01

政治社會

台灣正邁向「生不如死」 如何才能成為AI大國及科技強權? 前Google台灣大當家提出這兩個解方

台灣已經進入人口負成長,2020年新生兒下降到只有16萬人的歷史新低,且比全年死亡人數還少,未來將明顯衝擊勞動力及整體經濟,更勢必影響我國視為經濟命脈的科技業,特別是半導體。曾是Google台灣第一號員工,也是前Google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簡立峰認為,如果台灣想要在未來的全球科技版圖中,成為大家不可忽視的人工智慧(AI)強國,至少有兩個方向可以發展,第一是結合台灣既有的科技硬體及資通訊強項,發展相關的人工智慧應用,但必須彌補半導體及新創事業的人才年齡差距;第二,國內企業需要思考,如何走在年輕人之前,創造新的事業或商業模式,讓人才不用從台灣出走,就能做到全世界的市場,而不會因為人才在國內看不到發展機會,而出走國外。

日期: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