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護理人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護理人員共有220項結果
政治社會

退完高鐵票,不是開車返鄉就比較好!致端午想賭一把的人:自私是一種惡習,這些業障八輩子都還不完

好了,退票的比例高了,但是真心希望大家可以減少移動。因為病毒這種東西是百密一疏的,戴口罩、洗手消毒,在這種時期,本來就是必要的。要達成群體免疫的目標,至少要到九月或十月以後,這段期間,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有家人、朋友的幸福,先委屈一下。健康有了,什麼都會有。

日期:2021-06-13

職場

越困難,越見我們都是努力的人

「錢多、事少、離家近」,估計是不少上班族心中理想的工作標準,而且明知不可能有這種工作,就算有、機會也不太多,更不太會幸運地落到諸位頭上。同事、朋友之間說說,大家開開玩笑、喇低賽一下,不潑冷水、聽了都爽快。這句話,我覺得類似想要減肥的人聽到「少吃、多動、睡眠好」一樣,往往也是聽聽就好。

日期:2021-06-10

政治社會

「他和病毒抗爭到底,我只是送一程」火葬場工作30多年職員告白:面對大體這麼多年,他們不會害人

時序進入6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相對高點,已邁入第4周的全國3級疫情警戒,不知何時才能除。在艱困的環境下,仍得有人冒著染疫風險,在第一線承擔維持社會運作的必要任務。《今周刊》透過3個故事,向那些在不同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們致敬。

日期:2021-06-09

全台防疫報導

天才IT大臣唐鳳再出手! 防群聚感染 行政院6月底推「疫苗接種預約平台」

因應疫情變化,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1)日邀集衛福部等部會召開行政院疫情會議,共同盤整在目前疫情狀況下,即時整合防疫物資及資源與有效調度醫護人力等議題。蘇貞昌於會中表示,為避免群聚感染風險,請政委唐鳳加速完成「疫苗接種預約平臺」的系統設計與測試,以供未來國產疫苗上路、進口疫苗增加時使用。此外,近期有企業及民間團體表示將會進口國外疫苗、並將捐助國內使用,蘇貞昌也請內政部、經濟部協助或申請疫苗進口的相關服務事宜;至於後續疫苗的審查和檢驗,則由疾管署和食藥署專業把關。

日期:2021-05-31

全台防疫報導

汗流浹背還中暑暈倒、日薪僅1500元! 無處可去宿舍費變相遭漲三倍 篩檢站醫護怒:我的命不值錢?

全副武裝穿著隔離衣、戴上口罩,快篩站醫護在酷暑下執行PCR採檢。今天傳出宜蘭有醫護人員疑因天氣太熱暈倒在地,最後只短暫休息40分鐘,就再度替民眾服務,令人心疼。疫情蔓延、醫護鬧人力荒,各地方政府紛調派醫院人力、招募醫護投入一線篩檢工作。然而,這些在一線作戰的護理人員,卻可能到前線作戰,卻未符合相應薪水,連勞動權益也成問題。

日期:2021-05-27

全台防疫報導

「缺裝備上戰場抗疫幾近崩潰」 三個月醫護離職近800人! 北市聯醫恐爆集體離職潮

新冠肺炎持續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增加302名確診、331回歸校正,共計635例,本土感染累計突破4000人。急遽增加的病人,考驗台灣醫護體系的韌性、更考驗過去一整年台灣防疫整備的工作。然而,在病床滿載、救護車繞著雙北開卻找不到醫院可以收治的現況下,據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統計,今年2~5月護理人員已流失近800人。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在「醫療同島」下,依照分區調度病房,試圖緩解病床不足、醫療量能緊繃的問題,成效仍有待檢視。在此之前,本文帶讀者了解第一線醫護人員的現況。

日期:2021-05-26

健康

三級警戒!全台8醫院淪陷 3家爆院內感染

本土疫情多點爆發,指揮中心統計,全台已有至少八家醫院出現確診個案,其中亞東醫院、高雄仁惠醫院、北市某血液透析中心為院內感染,情況較嚴重,亞東醫院已累積十四例確診;此外,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為非醫護人員確診,北醫附醫、三總松山分院則有醫護人員染疫。

日期:2021-05-20

焦點新聞

重災區新北再增3篩檢站 150位基層醫師投入防疫 柯P報喜:快篩陽性率大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宣布全國皆進入三級防疫警戒,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疫情記者會時表示,新北市今天新增129例本土確診病例,其中以中和26例、板橋22例及新店22例為最多,數字與昨天相比微幅上升,提醒市民朋友疫情仍然嚴峻。台北市長柯文哲則透露,萬華區快篩站的陽性率由5月14日的11%,下降到昨日的5.1%,今天截至下午3點是5.2%,顯示降低人群活動有用。但他也呼籲市民,沒事盡量別外出,目標是要將確診率降到3%以下,才能穩定控制疫情。

日期:2021-05-19

健康

副作用多、保護力低? 四大類新冠疫苗利弊一次看 接種前必知 專家詳解關鍵七問

台灣疫情陷入新一波風暴,原本施打疫苗處於觀望態度的民眾,開始轉趨積極。目前雖暫停自費施打,但隨著AZ、莫德納疫苗陸續進口,後續國產疫苗再加入,民眾有必要了解施打前後該注意什麼?

日期: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