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財務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財務的共有245項結果
金融

年薪破億的吳一揆,傳回鍋中信金任副董!1年半前為家庭閃退,64歲重出江湖?公司回應傳聞

2022年7月,時任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因家庭因素申請退休,時隔1年半在金融圈傳出,吳一揆將於農曆春節過後、也就是3月將回鍋中信金,擔任副董事長一職。中信金則是回應,「本公司針對市場個案傳聞一概不予評論」。

日期:2024-01-29

台股

在號子大廳跟一群退休伯伯和菜籃族看盤的日子:同樣2支股票,為何退休公務員哭了、主婦大媽笑了?

股價不是隨機漫步,它的變動有機可循,只要能理出脈絡,低檔承接,高檔賣出,不是神話。

日期:2024-01-29

理財

大學教師43歲才學存股,5年把300萬變1300萬!投資晚鳥為何能50歲提早退休「普通卻最穩定的2大致富組合」

編按:原先是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的江季芸,幾年前因教育界受少子化影響,開始出現流浪教師的問題,充滿憂患意識的她,在2015年、43歲時開始規劃退休理財,對自己展開一場「離開校園十年計畫」。她的危機意識引發預做準備的念頭,於是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三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江季芸用波段存股法,5年把300萬變1300萬,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她的10年離開計畫、提早3年達陣,截至2022年7月,每年收穫70萬元股利,預計2023年更將突破80萬,持續邁向自己當時設定的10年100萬股息里程碑。

日期:2024-01-26

理財

光靠儲蓄哪能支應退休生活!月投資1.5萬的2個退休金準備啟示: 理財是個人的,最怕你死抄答案

投資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可以投入多少?」和「整體的理財目標是什麼?」● 光靠儲蓄,不可能支應退休生活;● 光靠儲蓄,不可能財富自由;● 光靠儲蓄,不可能達到長久的經濟穩定和保障。這是因為儲蓄靠的是用人生的時間交換金錢─我們稱為主動收入─當我們只靠主動收入這個方式來賺錢的話,那麼存款的數目註定有所侷限。

日期:2024-01-17

國際總經

直擊杜拜COP28一場最有「錢味」的氣候峰會,讓永續投資更有利可圖     ESG二次革命來了

(今周刊1408)這是「巴黎協定」簽訂至今8年來的第一場檢討大會;這是一場全球金融業巨頭罕見齊聚的氣候峰會;這裡是COP 28的現場,面對不及格的減碳成績,各方熱烈討論⋯⋯,如何利用金融力量,催出第二波的ESG革命巨浪?

日期:2023-12-13

職場

我永遠記得創業初期跟太太開口借錢、覬覦兒子紅包袋的日子...一個台積電工程師談離職創業最大困境

不要去問創業者,他們創業時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這是多問的,答案第一名一定是「資金」。

日期:2023-12-06

理財

在公用事業待了30年,他卻能在52歲和妻子攢6千萬淨資產提早退休:父母讓我們唯一繼承的是知識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遇見自動千萬富翁的時刻。那時我大約25歲,在當地成人教育課程中教投資課,我的一個學生吉姆.麥肯泰爾是當地公用事業的一位中年中階經理人。我們之前沒有聊過太多,直到有天課後他來找我,問說是否能約時間檢視他和他太太的財務狀況。

日期:2023-11-29

理財

家裡的財富3代花不完,他卻選擇工作忙得要死要活...身價破億友人給我的啟示:財富自由其實有3階段

看到一則新聞大意是2024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即將舉行,商討明年基本工資調幅,基本工資應該能繼續調高,月薪估來到27,225元、時薪估有181.5元,調幅優於韓國、略低於日本,目前還沒定案,實際狀況要等之後才知道。很多人對於數字的敏感度不高,或者沒想通一些事,因此聰明的人不見得過得就比較快樂,從2020年大印鈔開始,其實當時美國或台灣都一樣,都還沒產生通膨,從各種數據顯示都是如此,聯準會主席後來才被大家批評,表示「慢半拍」,甚至是慢了兩拍。敏銳度高的人,會在2020年那一年,不一定買在低點,而是各種資產,能買就買,盡可能把鈔票用掉就好。(手上當然還是要留基本家庭生活費半年)

日期:2023-11-22

職場

同樣是上班族,為何我離百萬年薪那麼遠?資深打工人3點觀察:職場裡那些高薪人士都做對了什麼事

年薪百萬難不難?難,非常難,做為一個傳統行業的資深打工人,我認識的年薪超過百萬的打工人朋友,有,但確實不多。很多人問我,職場人怎樣才能擁有年薪百萬?我說,首先你得搞清楚一件事,所謂年薪百萬,不是你現在做的工值50萬,然後再多做50萬的工,或者你做了5個人的、每個人20萬的工作,真這樣你早累死了。

日期:2023-11-08

理財

五十多歲工作穩定、有房有存款 就能樂觀迎退休? 必學!財務健康A段班都在做的事

為掌握身體健康狀況,民眾多會定期到醫院健康檢查,卻鮮少為了解「財務健康狀況」做資產健檢,也因此容易錯失挽救機會。藉由國泰世華銀行進行的「二○二三台灣全民財務健康大調查」,得以窺見台灣全民財務健康全貌,讓每個人都能夠距離「提早退休」更進一步。

日期: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