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財政支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財政支出共有198項結果
理財

創新科技潛力無限 拉回正是布局時機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走高,通膨隱憂再次升高,科技股成為投資人調節目標。短期市場資金雖可能持續朝景氣循環股靠攏,但科技產業長線趨勢不變,包括AI、電動車、雲端等成長動能不墜,半導體產業更是各國兵家必爭之地,投資人不妨趁修正之際分批布局,掌握下半年傳統電子旺季行情!

日期:2021-05-17

國際總經

比特幣市值超越台積電!中美貨幣戰,為何「比特幣」有可能成為台灣的另一座護國神山?

近期比特幣價格突破新高,股市名嘴與投資論壇一時間沸沸揚揚,能說上幾句的彷彿都晉升加密科技專家。身為史上最快市值達到一兆美元的資產,並同時擁有最高的「調整風險後報酬率」(Risk-adjusted return,代表收益高波動風險低),比特幣成功抓住了投資界的目光。

日期:2021-05-03

國際總經

不急,轉彎

去年底,中國宏觀政策提出了「不急轉彎」的基調,以穩住經濟;但今年以來,中國央行卻一直收回流動性,究竟這四個字該怎麼讀?

日期:2021-03-17

全球股市

人造的增長、驚顫的債市

美國經濟正在復甦,但復甦的勢頭中有許多人造因素,要回到疫情前水平與達成完全就業需要較長的時間;筆者相信,聯準會不敢輕易調整政策。

日期:2021-03-03

焦點新聞

美國疫情見頂 陶冬估:美經濟今年超預期 GDP有機會達6%

全世界有超過千萬人因疫情失去工作,前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被正式任命為義大利總理,另一位剛剛上任的美國財長葉倫,在G8財長/央行會議上振臂高呼,“the time to go big is now” (現在該幹大的了),預示全球範圍內的大規模財政擴張。

日期:2021-02-14

國際總經

美國今年GDP成長恐上看6%! 陶冬:若夏天已有1億美國人打疫苗 並滿足「這條件」

上周全球股市終於離開了短期題材,如美國總統選舉、散戶對決大鱷,將焦點放回到企業獲利和經濟基本面,美歐股市出現去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

日期:2021-02-07

科技

中國「農夫山泉」上市啟示錄——兼論電子原料供應商昇貿

因貿易戰的教訓,中國逐步由出口導向轉型至內需經濟,以往被認為過時的舊經濟股將明顯受惠。如賣水賣到掛牌上市的農夫山泉,在市值飆升下,更讓創辦人鍾睒睒身價超越馬雲,成為亞洲首富。

日期:2021-01-13

國際總經

錢賺得多反而不想生小孩…2020年「生不如死」的經濟警訊 台灣「這條件」比南韓更吃虧

2020年,台灣、南韓不約而同都出現「生不如死」警訊!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不僅創歷年新低,更被死亡人數(17萬3156人)超越;南韓2020年新生兒僅27萬5815人,首度跌破30萬,亦低於死亡人數(30萬7764),意味著台韓這對「難兄難弟」,都埋下了勞動人口不足的隱憂。

日期:2021-01-12

債券基金

美元貶值、通膨蠢蠢欲動...2021年股市怎麼走?林奇芬:就算定期定額,「這情況」也建議先賣一半

2020年對很多投資人來說,應該是豐收的一年,股市創新高,許多股票倍數成長,大家歡天喜地,打算加碼進入市場,拚一次財富大翻身。但是這樣簡單賺錢的機會,還可以延續嗎?

日期:2021-01-11

台股

高檔賣壓隨時會出來 台股能續創歷史新高?先看這「兩個條件」

病毒、變種病毒與疫苗,持續在投資市場擾亂。拜登當選,持續有川普川粉來亂。1/6周三出現了政治的重大變化,使得政治引領政策,一面倒的多頭市場得以持續延續。

日期: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