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財產移轉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財產移轉共有42項結果
政治社會

公益信託的今世與來世:迫在眉睫的信託法修法,如何讓公益信託實現目的?

立意良善的「公益信託」制度,近年卻有輿論質疑,這是有錢人的避稅方式、控股工具。而這些質疑是否真有理有據?未來制度又應如何完善,才能讓公益信託發揮積極功能,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功能?

日期:2022-10-07

金融

父債子還?台新銀不當催收開罰1000萬…竟對無關第3人寄發催告函上萬件!

金管會今宣布,對台新銀行金檢後發現,台新銀行利用信用卡申請書所填的持卡人及保證人以外的第3人做催收,還接獲民眾檢舉台新未查證就向第3人不當催收,與債務無關的第3人約10幾位,但對無關第3人寄催告函達上萬件,金管會今重罰1000萬元。

日期:2022-09-08

理財

想用贈與財富傳承,卻擔心子女拿到錢就不管父母死活?律師推薦1招:就算人在墳裡也能掌控家產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必須正視老人問題。老人面臨生活、醫療、安養等需求,都需要錢。窮苦的下流老人固然需要國家社會的保護,有錢的上流老人也要能自我保護,好好管理畢生累積的財富,小心黑道、白道及灰道都在留意誰是有錢的老人。老人若能善用信託制度,將部分財產移轉給忠心且專業的受託人管理,實有助於晚年身體安養與死後財產繼承!

日期:2022-08-03

保險

不要節稅變補稅!買保單「8種課稅地雷」一次看:受益人不論填上多少人,都別忘了法定繼承人

保單具有人身保障功能,因此在課稅上有免稅優惠,但相對地,民眾想要透過保單節稅、傳承資產,也需注意不少眉角,規劃保單會涉及的稅務問題,包含遺產稅、贈與稅、所得稅及最低負稅制,以下整理常見的8種課稅情況,規劃時務必注意。

日期:2022-06-11

稅制

高資產人士的資產如何安心傳承且合規節稅?

​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世事無常,只有死亡跟繳稅例外。」高資產人士該如何看待資產傳承呢?首先可以思考是,在「稅務面」,如何合規的降低或延緩稅負成本?除此之外,亦應思考在「非稅務面」上,如何預防家族紛爭?如何確保財富傳承之後,仍然能夠保全資產?

日期:2022-03-29

稅制

2022年贈與免稅額244萬元!長輩給孩子錢要懂的節稅事:這樣做,2年可給子女1176萬元

父母將財產移轉子女要注意!大家都知道每年有贈與免稅額度,今(2022)年贈與免稅額調高至244萬元,但卻很多人不清楚該如何計算。

日期:2022-01-21

稅制

不想被多扣遺產稅,保險受益人別光填配偶1個人!國稅局節稅秘笈大公開,4大撇步記下來

民眾都想要在合法範圍內獲得最大節稅效益,並將資產完整傳承給心愛家人,國稅局「節稅秘笈」可幫助民眾合法節稅、傳承資產,其中「保險指定受益人」也是好用的節稅方式之一,國稅局還教戰民眾如何指定受益人最安心。

日期:2021-09-16

稅制

遺產稅計算眉角多  死前先移轉財產可少繳稅? 「這項順序」弄錯恐多繳2倍稅

民眾在申報遺產稅時,要特別注意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贈與近親的財產,也需併入遺產總額中課稅。日前,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接獲民眾詢問,丈夫在109年10月分別贈與妻子與女兒500萬元及200萬元,但不幸於今年7月逝世,這兩筆共700萬元的贈與是否需要列入遺產稅申報。高雄國稅局對此表示,雖然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的規定,配偶間相互贈與的財產,不計入贈與總額課徵贈與稅,但是,由於該筆金額為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依《民法》規定,仍被視為被繼承人的遺產,需併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日期:2021-09-06

稅制

生前贈與或死後繼承 財產移轉有學問

年過50歲後,無論是繼承父母資產或是財產欲移轉給子女,建議可開始做相關規劃,提早試算做分配,可有效達到節稅,也能避免多位繼承者不必要的紛爭。關於資產贈與及財產繼承的範圍,包含不動產、動產和其他有財產價值之權利,如土地、房屋、現金、黃金、車輛、股票、公債、信託權益、漁礦業權等,依財產項目不同,有各自的時價認定,例如不動產的土地以公告土地現值、建物以房屋評定現值計算。

日期:2021-06-29

稅制

77歲富豪砸3千萬躉繳7張壽險,死後5子女被追百萬遺產稅...注意!9大投保方式小心被課重稅

保險除了能提供保障之外,也有轉移資產、節稅的功能,不過近年來仍有許多保單的身故理賠金,導致國稅局依「實質課稅」原則,追討遺產稅或贈與稅,踩了地雷而不自知,快來一次搞懂保險稅務,常見9種投保特徵,還是可能會被補稅裁罰。

日期: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