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賽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賽局共有212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中國技術要自力更生 台灣人才更加速流失中

美中半導體大戰持續至今,雙方攻防態勢相當清楚,美國是以全面領先超前的技術不斷進攻,希望重挫中國銳氣,至於中國是半導體後進國,只能加速投資,並苦苦追趕。

日期:2020-08-19

話題人物

28歲部落客 成華爾街必追「央行觀察家」

財政赤字貨幣化可以無限制擴大的現代貨幣理論,從理論化為現在進行式。不拘泥於過去的網路原生代,成為引領潮流的分析師、操盤手,傳統投資模型已全然失靈了嗎?

日期:2020-07-08

個人成長

昔日學霸差點被二一,念台大後他領悟:在優等生吃優等生的世界,努力也有做不好的事

如果你頂著名校研究所畢業的學歷光環、外商工作的光鮮經歷,當內心開始對眼前的工作感到索然無味時,你是否有勇氣順從內心的呼喚,讓一切歸零,重新設定你的人生?希望牙醫「賴容易」的真實故事,能給你掌握自己人生的勇氣。

日期:2020-06-18

科技

美國放鬆「華為禁令」背後算盤:掐緊華為,讓美企更強

美國時間6月16日,路透社報導,美國商務部證實,針對華為的實體清單禁令將有修正,准許美國企業與華為探討5G與其它技術標準。

日期:2020-06-17

政治社會

鼓勵學術創新,科技部選出年度十大科研破壞性創新論文

為鼓勵學界從事具創新性、開拓性之研究,科技部試辦科學研究之破壞性創新論文選拔。本選拔不以論文引用數高低為標準,而是引入破壞性創新概念,希望形塑學研新價值。本選拔於去(2019)年10月公開徵求,從各學研單位所推薦近3年論文共107篇,經初、複審及決審之不同領域專家討論與思辨過程,打破學門間的藩籬,以引領科學家研究視野角度出發,逐案進行不同領域委員論辨,選拔會推舉出11篇深具破壞性創新概念論文。

日期:2020-05-19

金融風雲

銀行追求效率,更要有溫度 金融是實現社會目標的工程

金融業是政府特許行業,背負社會的期待,臺灣企銀黃博怡董事長期許金融業的菁英們不該只追求獲利,應從更高的格局視野經營銀行,積極回應社會責任,協助社會繁榮。

日期:2020-05-18

國際總經

他分析台灣、英國防疫策略差異:台灣採類防堵模式,成敗在「2件事」

最近最紅的就是英國的達爾文防疫策略。簡單來說,就是物競天擇、消極防疫。

日期:2020-03-22

國際總經

黑天鵝來了!武漢肺炎肆虐 中國產業浮現斷鏈危機

武漢肺炎疫情未見減緩,除了極少數受利的產業,如口罩、生鮮配送之外,考量整體投資環境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仍在不斷上演的全球動盪源、風險點及中國的預案等,將成為接下來觀察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狀況的重點。

日期:2020-03-05

幸福熟齡

不必非得存兆豐金!台股保衛戰,存股投資人掌握3防線、長期複利...要賠錢虧損真的不容易

「您不必非得存兆豐金」。別以為我要大家跟單兆豐金,我只是藉由兆豐金這一檔,來分享存股而已。只要是存股同好,買啥都好,我都替你開心。兆豐金最近漲到不像話,貼息時它被瞧不起,如今填息也被嫌高攀不起,真是沒朋友。其實不只兆豐金,各檔績優金融股都有不錯的表現。今天車友問有哪些好標的,我不假思索直接反應給了四個:(原文發表於2月20日)

日期:2020-02-20

國際總經

台灣和南韓經濟出現新轉折 謝金河:3個變數值得注意

今年南韓經濟比台灣辛苦!過去20年來,台灣的經濟喜歡跟南韓比,每年都被南韓比下去,但今年似乎出現新的變化。今年在美中貿易戰衝擊下,台灣成為轉單效應受益者,前10個月對美國出口成長17.7%,今年3個季度台灣的GDP表現都優於南韓,而南韓出口從去年12月迄今,每月都出現衰退,今年11月衰退14.3%,台灣出口則逆勢成長3.3%,台灣和南韓經濟出現了新的轉折,這當中有幾個變數值得注意。

日期: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