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共有67項結果
政治社會

「讓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產業大老呼籲,勿因公投讓台灣成為孤島!

「我們出國參展,說實話都是在夾縫中生存!」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感慨地說。事實上,台灣除了半導體這座「護國神山」,背後其實少不了工具機機械及零組件這幕後英雄。工具機其實廣泛運用在3C、汽車等行業,而且台灣的機械及工具機出口在世界一直名列前茅,年出口額更上看兩千億,但最讓他們頭痛的還是關稅問題。

日期:2021-12-14

政治社會

中經院李淳:「維持現況是最好的結果。」 萊豬公投通過台灣須付出的三個代價

「臺灣應該尋求一個平衡的狀態。」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平靜地說。公投第十八案反萊豬公投將於18日舉行,國民將就是否同意禁止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進口進行投票。然而,受到公投結果影響的,恐怕不是只有要不要讓豬肉進口這麼簡單。李淳就提醒,若是公投通過,台灣可能要付出三大代價。

日期:2021-12-10

政治社會

公投一旦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蝴蝶效應恐重擊台灣經濟力

當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台灣卻逆勢向上,重返亞洲四小龍之首,國人還來不及享受豐碩成果,緊接而來的公投,卻為台灣的能源轉型、產業升級、改善整體投資環境,乃至於國際形象再添變數。猶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其中會掀起哪些蝴蝶效應,本刊專訪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一一揭露其嚴重性。

日期:2021-12-10

政治社會

反萊豬公投恐賠光國際信譽 一竿子打翻三任總統努力

信用無價,卻是成事之本。針對反萊豬公投案,在食安框架之上,更攸關台灣的國際經貿關係與國際信譽,經濟部次長陳正祺接受本刊專訪,說明萊豬議題何以牽動台美經貿深化敏感神經。公投在即,他疾呼國人理性思辨,勿搬石頭砸腳,一旦自毀信譽淪國際孤兒,對下一代很不公平。

日期:2021-12-09

理財

台股要面對的大山

台股從8523點起漲,已大漲一倍多,正面臨高基期挑戰,但4大公投中,有3項對股市長線發展有影響,如果公投結果為台灣增加更多路障,恐也將對明年股市投下更多的變數。

日期:2021-12-08

政治社會

學者觀點》無限增溫的台美關係 面臨棘手考驗 如果反萊豬公投通過… 台灣對世界拋出的要命訊號

在十二月十八日即將進行的四大公投案當中,最受國際社會矚目者,當屬「反萊豬」公投。許多人或許並未意識到,反萊豬公投若通過,將會對台美關係以及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參與,投下一個破壞力極強的震撼彈。

日期:2021-12-08

政治社會

公投前夕深度解讀!等等,問題不是萊豬

表面上,開放或禁止萊豬,是國民健康自主權與經貿自由化之間孰重孰輕的價值之爭。但過去11個月來,美豬進貨量銳減、逐批查驗的進口豬肉從未檢出萊劑,證明了民眾自由選擇的權利,已藉由強制標示產地獲得一定保障。試圖改變現狀的公投,或許能更徹底阻絕萊豬,卻也將使台灣背負失信於人、不遵守國際標準的負面形象,與加入多邊經貿整合的目標,漸行漸遠。問題,從來不只是萊豬,而是選擇過後的效益與代價。

日期:2021-12-08

政治社會

安倍晉三12月線上演說「向世界宣示日本執政黨友台立場」,幕後最大推手是83歲的他

「安倍前首相有話要對台灣說、對世界說。」12月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將應國策研究院邀請,以「新時代台日關係」為題發表視訊演講,並接受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市長林智堅及民進黨立委羅致政等人現場提問。而促成這場「影響力論壇」的關鍵人士、國策研究院董事長田弘茂,在接受《今周刊》專訪表示,這場論壇將強化日台夥伴關係,對於兩國政策極具參考價值。

日期:2021-11-26

政治社會

加拿大對中國與台灣的看法開始轉變

美國神盾驅逐艦杜威號(USS Dewey)與加拿大皇家海軍巡防艦溫尼伯號(HMCS Winnipeg)十月14、15日共同穿越台灣海峽,藉此展現美國與盟邦、夥伴對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對此中國軍方就美國和加拿大軍艦過航台灣海峽表示,這是「美加勾連挑釁、攪局滋事、嚴重危害台海的和平穩定。」顯而易見的加拿大正重新評估對台灣與對中國的政策,也支持台灣開拓國際參與。

日期:2021-11-25

科技線上

要疫苗卻拒絕美豬的行徑是「渣男」!?日本砸重金補貼台積電 台灣應拒絕再當溫室裡的巨嬰

最近看到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在《今周刊》寫了一篇專欄文章,談到日本人來台灣要遵守隔離14天的規定,但日本首批開放隔離期從10天縮短為3天的國家名單中沒有將台灣列入,卻又有台灣人主張應該爭取。

日期: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