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送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送到共有1970項結果
生活消費

「我贊成每月買1本書,每天閱讀20分鐘」丘美珍談台灣出版業:5種人創造這場世界、民主奇蹟

我贊成每個月買一本書, 每天閱讀20分鐘,因為這樣,我們只要花一份麥當勞套餐的錢,就成功晉身台灣奇蹟的一部分。

日期:2024-03-25

職場

國中沒畢業的早餐店老闆,為何能賺得比大學上班族多?出社會後你得早點懂:出賣時間無法讓你致富

改革開放初期有一個怪現象,叫做「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如果理解不了這個問題,你當然一輩子受窮。

日期:2024-03-20

傳產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持續淨零減碳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政府與企業攜手前行 共創淨零新經濟

淨零碳排已是全球刻不容緩的議題。政府面對此一重要課題,除了不斷推出整合性方案,更必須與產業並肩前行,協助產業取得所需技術、資金與資源,才能共同創造以綠色成長為驅動力的淨零新經濟。

日期:2024-03-18

生活消費

換省電燈泡竟「汞中毒」腳潰爛險截肢?醫師揭真相…不小心打破燈泡怎麼辦?步驟一次看

先前社群網路曾流傳「省電燈泡的危險性」訊息,一開始就PO出6張嚇人的足部受傷照片指稱,傷者在更換帶有汞的省電燈泡時失手摔破了,又一腳踩上碎玻璃割傷腳底,因汞中毒引起腳組織壞死,藉此提醒大家要小心。然而,根據事實查核中心引述醫師說法指出,一般家庭用燈泡的含汞量非常低,通常不至於造成嚴重的中毒症狀。打碎的燈泡需要注意的是刺傷。網傳照片應是產生外傷後,傷口反覆感染造成潰爛,不是因為「汞中毒」。專家建議,省電燈泡含有汞,若不慎打破,可以讓環境通風,戴口罩、手套或用夾子蒐集燈泡碎片,避免被碎片刺傷或是接觸到含汞的螢光粉,將燈泡碎片裝在密封容器裡,交給清潔隊回收。注意不要使用吸塵器,以免吸塵器的揚塵效果讓汞揮發。

日期:2024-03-15

傳產

數位轉型的過程,轉型是重點,數位只是工具!陽明(2609)董座鄭貞茂:中小企業轉型要釐清2件事

陽明海運為臺灣的貨櫃三雄,現為全球第九大海運公司,在2022年迎來50週年。過去在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的狀況下,陽明海運受到不小震盪,但卻能在當中確立自己的戰略角色,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2020年鄭貞茂接任董事長後,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和永續經營的策略,在疫情期間也帶領陽明海運攀上高峰。隨著數位科技優化了內外部的服務,未來也將朝向「海洋科技運輸公司」的定位邁進,成為世界航運中重要的一環。

日期:2024-03-15

科技

東陽去年EPS創新高、股價登百元俱樂部!總裁吳永祥:我不需要面子,贏就是面子...汽車零組件後市解析

業績、股利接連創新高的汽車零組件大廠東陽,股價近日也登上百元俱樂部。除受惠美國保險巨頭全面採用副廠零件利多,汽車零組件後市如何,東陽總裁一次說分明。

日期:2024-03-13

健康

怕耽誤病人就醫,他「不麻醉」開自己的腳…杜元坤40年捐上億薪,財產也全捐:行醫是最快樂的工作

「有一次到澎湖義診,1天內跑了8到9個島,在過程中腳被割傷感染海洋弧菌,感染海洋弧菌若處理不當,很可能需要截肢」。「沒有任何麻醉就開刀,是真的很痛,但還是命要緊,加上隔天早上還有400個病人等著看病,我自己動刀把傷口清理乾淨、縫合後,睡個覺隔天就繼續看診。」對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來說,他將與病人的約定看得比自己的身體還重要。

日期:2024-03-12

政治社會

1歲童虐死3個月才曝光,資產45億兒福聯盟被轟拿捐款不辦事!「喊不可能脫光看」衛福部出招補破網

北市一名1歲多的男童,去年9月經新北社會局以及兒福聯盟轉介劉姓保母姊妹照顧,卻遭非人虐待、短短3個月不到,12月男童驟逝,目前全案交台北地檢署持續偵辦中。兒福聯盟靠著高知名度、社會信任度,民眾捐款狀況穩定,從公開資訊顯示,截至111年兒福聯盟總資產高達45.9億之多,不少人質疑,兒福聯盟是全國最大兒童福利機構,真的沒辦法接受可能因為社工訪視流程上的瑕疵或輕忽,造成的重大悲劇。如何補這塊破網?現行規定針對第1次送到該保母處的孩子,地方政府須在30天內完成訪視,保母不得拒絕,否則將依兒少權法逕行開罰。除此之外,1年會進行至少4次訪視,收托1年以上,每年訪視2次,但提供全日、夜間托育服務等特定條件,每年訪視4次。此外得視托育人員收托情形,增加訪視次數。衛福部表示,除將要求事發地社會局落實視訪規定外,未來將從強化保母管理作法下手,初步評估對於2歲以下、還不會表達的送托孩子,增加訪視密度。

日期:2024-03-12

國際總經

AI也搶外送員飯碗?日本Uber Eats「讓機器人送餐」,輝達、三菱電機當推手!缺工問題有解?

人工智慧(AI)在近年來成為全球當紅話題,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團隊預估,隨著AI技術漸趨成熟,數年內將影響44%工作內容。如今,以人工為主力的外送餐點工作是否也即將被AI機器人取代?在人力荒擴大的境況下,日本Uber Eats正式推出以機器人提供的自動送餐服務「Robot Delivery」,由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與新創公司Cartken合作,並嵌入輝達(NVIDIA)開發的AI運算裝置,讓機器人包辦從餐飲店取餐到送餐至客戶手上。

日期:2024-03-08

政治社會

預防下一場奪命惡火 消防改革還有三大洞 再戰明揚條款 消防員盼加強源頭管制

去年九月,屏東明揚大火造成四名消防員殉職,行政院為此推動修法。時隔半年,草案將再度送入新國會審議,但為何政府大動作改革,基層消防員仍然不買單?

日期: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