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遏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遏止共有308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台灣告贏了!印度調高資通產品關稅,WTO認加稅20%違反協定…去年涉及出口額達283億

行政院經貿辦周二(4/18)指出,世界貿易組織(WTO)宣布我國控告印度提高資通訊產品關稅案獲得勝訴,去年我國對印度涉及本案的出口額已達9.3億美元(約新台幣283.7億元),此勝訴判決彰顯我國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為業者主張權益、捍衛我國出口利益,行政院感謝審議小組支持我方主張。

日期:2023-04-19

政治社會

避免衝擊都更推動,平均地權條例擬鬆綁「私法人購屋」!打炒房想更有效?學者:用這兩招查資金

為遏止炒房,立法院已三讀「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內政部也正在進行子法擬定作業,其中針對「私法人購屋許可制」部分,已修正將針對都更、危老重建與一般合建情形,可獨立列為免經許可項目,避免衝擊都更的推動,最快下周預告子法。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前副教授莊孟翰認為,要遏止炒房應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針對購屋資金,尤其是海外資金的來源應確實稽查,並落實房地合一稅的課徵以避免短期交易等炒作行為,政府也應將投機炒作、投資置產的樣態明確釐清。

日期:2023-04-18

國際總經

別忘了你的人民在台灣...中國恐嚇菲律賓「15萬移工成人質」 菲議員嗆:台灣是獨立國家

菲律賓和美國「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DCA)使美國軍隊可在菲律賓輪駐,並在菲律賓基地興建設施。美菲兩國2月初商定,在原有的5處軍事基地外新增4處菲律賓戰略據點開放美軍建設權限;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聲稱美國欲藉在菲律賓的新據點干涉台海局勢,警告馬尼拉別忘在台菲勞,掀起菲律賓各界不滿。有菲律賓眾議員表示,台灣自1949年國民黨遷台以來一直是個獨立的國家。中國對於國際仲裁法院在南海地區的決議總是無視,卻一再要求別人遵守「他們的一個中國」原則。

日期:2023-04-18

政治社會

「終於還我及防疫夥伴遲來的清白!」遭告發圖利、瀆職共62件查無不法簽結,陳時中:傷痕難以平復

新冠疫情期間,民間人士認為政府官員護航國產高端疫苗,告發蔡英文總統、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食藥署長吳秀梅等人涉嫌圖利、瀆職等罪,台北地檢署分案查辦62件,昨天全數以查無不法簽結。陳時中在臉書為自己發聲,他說,錯假訊息與病毒同樣危險。

日期:2023-04-15

金融

央行升息半碼算「鷹派」?學者:還能再積極一點!想抑制通膨要做3件事才能掌握完整樣貌

中央銀行在上月23日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出乎不少人士預期,這是央行自去年以來第五度升息,央行重貼現率升抵1.875%,為8年來新高。

日期:2023-04-12

政治社會

中國大解封!2種藥能制魔王變異株、1/6起再祭2措施防堵 羅一鈞示警:BQ.1恐成下波主流

台灣疫情有逐漸升溫趨勢,雖然目前仍以BA.5病毒株為主流,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BQ.1變異株不容小覷,有可能會成為下一波國內的主流株。另一方面,面對1/8中國大解封,指揮中心也宣布,1/6起只要是中國轉機港澳來台 1/6起登機前必須附「篩檢陰性報告」。而對於中國主流病毒BF.7有可能隨著觀光客帶進台灣,羅一鈞強調2款抗病毒藥對Omicron系列變種病毒都有療效。

日期:2023-01-09

房地產

正中炒房團要害、投資客可能不願再上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被視為深水炸彈,高房價止步?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日前已在立法院審查通過,被業界視為深水炸彈,高房價問題是否就此獲得解決,也將牽動綠營2024年能否繼續執政。

日期:2023-01-04

政治社會

普拿疼事件大翻轉!一盒喊到1500元,原因讓人怒了…藥師嗆「大不了不做」今道歉了 最重處這罰鍰

國內疫情再度升溫,再加上中國放棄清零,確診人數一下子炸開,不僅當地掀起了一波搶藥潮,連台灣也被捲入其中。由於搶藥潮燒進台灣,令民眾措手不及,台北市竟有一名藥師趁機哄抬價格,一盒普拿疼抬價到1500元,對此,不僅藥師公會喊要懲處,連北市衛生局也已介入調查。針對普拿疼頻遭掃貨,食藥署仍強調庫存仍足夠,建議零售價格皆無變動。

日期:2022-12-29

房地產

最愛散步撿水泥塊化驗,海砂屋也能鍍金 「台北都更大王」經營學:貪一點就是貧「絕無檯面下的事」

從營造起家的洪正雄,1990年代被倒債4000多萬元,一度差點倒閉,靠著都更轉型站穩市場,翻新出全台最貴海砂屋,成為都更大王。

日期:2022-12-28

國際總經

大師專訪》中國短多長空、美國「通膨紅利」沒了、新興市場怎麼走 三大咖談衰退之刃如何傷全球

展望二○二三年,美國經濟怎麼走?中國經濟將面臨哪些挑戰?在疫後全球供應鏈持續移轉的趨勢下,全球經濟發展重心又將如何挪移?《今周刊》專訪三大權威經濟學家,為投資人一一解析。

日期: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