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重要因素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重要因素共有491項結果
理財

更波動的時代,投資也要更靈活

● 投資人現在正面對一個波動性更高的市場。新冠肺炎疫情震撼全球各國經濟體,各國央行紛紛祭出救市政策應戰,如今這些政策都將慢慢退場,也宣告金融風暴後相對低波動的市場將不復見。● 在金融風暴後,有好一段時間,投資人只要秉持「買進並持有」的被動策略,就可以獲得不錯的報酬;然而,如今市場波動度增高,採取更動態、更靈活的投資策略,才有機會獲得更佳的報酬。● M&G入息基金(本基金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的投資策略,在面對不確定性高且表現差異化的市場時,是更加適切且更具優勢的策略。

日期:2022-08-15

健康

火鍋「蟹肉棒塑膠沒拆」,她客訴免單、火鍋老闆氣炸喊6年沒拆過…台大化工博士解謎

編按:煮蟹肉棒時,外包裝塑膠套到底要不要先拆掉呢?一派說法認為塑膠套加熱會溶出有毒物質,卻也有人認為耐熱材質的塑膠套可以使蟹肉棒不會散開,保存鮮味?有名火鍋店老闆上臉書爆料公社發文說,經營火鍋店5、6年都是把蟹肉棒連塑膠套一起放入火鍋內烹調,有客人使用外送平台點餐,以「吃到塑化劑」為由客訴,最終免單讓自己賠了170元,「整個吃完了,我也沒看見你死掉?」這位火鍋店老闆秀出照片,該客人以「蟹肉棒塑膠沒拆,火鍋那麼燙,整鍋都塑化劑不敢吃了」,並附上照片傳至外送平台進行客訴,而該平台也移除被反映的餐點,等於免單不用付錢。老闆認為,蟹肉棒拆開就會整個散掉,火鍋本來就很燙「消費者騙吃騙喝道行那麼高,熊貓還能退錢170元」,「要拆不拆是店家的事情,這樣子就會吃死人嗎?最後還不是把火鍋吃掉了?」不過,不少網友想法則是和老闆不太一樣,「有爭議就不要用蟹肉棒當食材比較好」、「沒拆過包裝,不代表就沒問題,少量塑化劑的確不會致死,但不好的東西就別讓客人吃下肚了」。「塑膠套本來就要拆,沒人一起丟下去煮的」、「如果我吃到蟹肉棒塑膠套沒拆,也會給負評」。食藥署曾在「食用玩家-食藥署」臉書粉絲團解釋,蟹肉棒塑膠套這個難以破解的鄉野傳說,常常都是五五波沒有結論讓人困擾,但建議還是不要嫌麻煩動手拆掉,因為塑膠材質不建議置於長時間高溫烹煮的環境!食藥署表示,嚴格來說,塑膠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有許多種塑膠材料,同時耐熱溫度會是一個範圍而非固定值,譬如:聚氯乙烯(PVC,耐熱60~80度)、高密度聚乙烯(HDPE,耐熱90~110度)、聚丙烯(PP,耐熱100~140度)、聚碳酸酯(PC,耐熱120~130度)等等材質,各種塑膠材質有其耐受溫度的範圍。由於塑膠類材質於高溫下的結構相對較不安定,並不建議長時間置於高溫烹煮的環境,建議料理前拆掉塑膠套是最保險的做法。(原文刊載於2020/1/8,更新時間為2022/8/14)

日期:2022-08-14

科技

驚曝台積電成功秘訣已生變!曾讓半導體同業不可置信的「文化」 蔣尚義:年輕人沒那種精神了

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人稱蔣爸),接受美國「電腦(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 CHM)」口述專訪時,談到台積電(2330)之所以會成功,「文化」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因素。他透露,當時若是台積電晶圓廠設備故障,一通電話,即使是凌晨2點,工程師也會隨傳隨到,讓國外不少半導體同業感到相當吃驚;不過蔣尚義認為,那種全力以赴、以公司為重沒有小我的精神,在年輕一輩的身上已經消失。

日期:2022-08-13

ETF

0056何時買勝率最高「一表掌握」、報酬能翻2倍!存股達人:「配息+價差」通拿才是正道

悶了好久的台股近日慢慢回神,激勵台灣高股息指數近期強漲,帶動元大高股息ETF(0056)股價、規模齊揚,持續穩坐台股ETF人氣王寶座。

日期:2022-08-12

焦點新聞

台亞風能從本土出發,打造亞洲風電產業聚落

《今周刊》長期關注再生能源議題,今日(8/1)下午舉行的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招集政府與國內外工商學術領袖,聚焦台灣風電產業的現況與發展。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進入招商階段,面對更快速、更大型的風場建置,台灣如何在國際大型開發商中拓墾出屬於自己的產業供應鏈,將成為現階段最大的挑戰。

日期:2022-08-02

台股

台股反彈近一成,沒跟上行情的投資人怎辦?郭恭克:「這指數」只要回穩,將是長線進場良機

美股四大指數7月聯袂反彈。7月初至7月21日,道瓊指數上漲4.1%、S&P500指數上漲5.64%、那斯達克指數上漲9.35%、費半指數上漲14.11%,顯見科技類股,尤其是半導體類股反彈幅度最大。美股四大指數年線仍維持下降趨勢,美股空頭架構其實仍未改變。

日期:2022-07-22

台股

最可怕的通膨高點已過?4張圖表顯示,這次和08年不同,新的投資循環將開始

誰都感覺到物價已經上漲了,是什麼造成了這次物價上漲,是俄烏戰爭所造成?還是有任何其他因素?事關每個人的荷包,大家應該多了解。

日期:2022-07-07

國際總經

中美對抗下,台商如何在夾縫中尋求最大利益?周行一教授解析策略與風險管理

中美關係是影響全球未來的地緣政治、宏觀經濟情勢與企業經營環境的關鍵因素,所有人都應深刻認識中美戰爭的前因後果,了解這場戰爭對每一個人的深遠影響,才能在未來劇烈多變的局勢中持盈保泰。知名財務管理教授周行一全面分析地緣政治、經濟趨勢與企業經營環境,引領我們思考在未來環境的大風險中如何完善規劃企業經營、職涯發展、投資布局。

日期:2022-07-01

金融

產官學界齊聚「投資台灣 全球洞見」疫後經濟研討會

就在全球面臨COVID-19、烏俄戰事、升息、通膨等威脅,經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之時,地理環境或人口數上為蕞爾小國的台灣,依舊在科技及多個產業上表現亮眼,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於台灣商業聯合總會、台灣服務業聯盟協會、商業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投資台灣 全球洞見」二○二二疫後經濟線上研討會中預估今年台灣仍可維持3.5%至4%的經濟成長,只要掌握優勢,台灣仍充滿國際競爭力。

日期:2022-06-30

理財

30歲財富自由,他被媒體譽為「歐洲巴菲特」:為什麼年輕時我賺的錢不少,卻負債累累?

在人生中,有很多經驗影響我們,這改變了我們對於人類、金錢和世界的看法與信仰,有些可能把我們的人生轉向好的地方,但也可能相反。6歲的一個經驗塑造了我對金錢的看法。當時父親因為肝硬化被送進醫院,由於需要絕對的靜養,所以必須住院一整年,而且醫生還交代他盡可能不要閱讀。

日期: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