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重量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重量共有2390項結果
生活消費

VICTOR創辦人陳登立辭世享壽89歲…5人家庭代工廠起家,土法煉鋼拚出全球第2大羽球品牌

台灣羽球經典品牌「VICTOR」勝利創辦人陳登立辭世,享壽89歲,該公司在臉書上發布消息,陳登立於上周四(1/4)在家屬陪伴下安詳離世。VICTOR勝利體育提到,陳登立曾說,「這50多年來,我把我的全部都奉獻給了羽球,我非常快樂且滿足。」從熱愛羽球到成立品牌,陳登立一生皆致力於推動羽球發展,如今,勝利羽球已是全球第二大羽球運動品牌,也是丹麥國家羽球隊以及台灣女單選手戴資穎的主要贊助商,多次贊助世界羽聯所舉辦的羽球大型賽事。VICTOR不僅是陳登立最大的驕傲,更是送給羽壇最美好的禮物。

日期:2024-01-08

政治社會

面對副手邀約剛開始很抗拒...蕭美琴談轉念關鍵:守護台灣民主,遠比個人情緒和不便來得重要

總統大選1月13日登場,藍、綠、白陣營三足鼎立,不只主帥間攻防火花四射,副手陣容同樣吸睛。副總統是備位元首,不具政治實權,被定位為「沒聲音的副手」。不過,這次三位候選人登板後話題不斷,關注度不輸主帥,不但被評為史上最「搶鏡」副手組合,搭檔後也牽動各黨選情。選戰倒數時刻,本刊專訪三位候選人,看國內外歷練豐富的「外交戰貓」、闊別30年重返政壇的昔日「政治金童」,以及由商轉政一鳴驚人的「新光公主」,如何在參選路上用各自的理念、經歷和施政願景,爭取民心。(訪談順序以姓氏筆畫排序。)

日期:2024-01-03

科技

拜登介入?ASML:部分設備出口執照遭撤銷,影響中國客戶…晶片禁令生效前被擋,影響一次看

荷蘭半導體設備業龍頭艾司摩爾(ASML Holding N.V.)宣布,某些設備的出口執照已遭荷蘭政府部分撤銷。ASML 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NXT:2050i」及「NXT:2100i」微影設備的2023年出貨執照最近已被荷蘭政府部分撤銷,有少數中國客戶受影響。

日期:2024-01-02

政治社會

總統辯論會》賴問對手消滅中華民國的是民進黨還是共產黨?一文看「賴侯柯」交互詰問攻防戰

2024總統大選辯論會週六(12/23)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依序進行申論、媒體提問、交互詰問及結論等四階段。本文以問答方式,持續更新呈現三位候選人交互詰問的精彩交鋒。

日期:2023-12-30

健康

下山膝蓋痛?50歲後必學「下坡4個技巧」:這樣走路不傷膝蓋,66歲退休阿伯半年改善腰痛

走路,是被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最完美運動。 人人都會走路,但你是愈走愈累,還是愈走愈自由、愈走愈強大?本書作者是日本知名體育學府九州共立大學體育學系教授,也是一位劍道高手。他融合劍道動作與日常步行動作,幫助無數日本民眾改正錯誤的走路姿勢,並設計出一套讓人生從此逆轉勝的「最高走路法」。透過生動圖解,依據身體狀況及日常生活情境的不同,介紹各式各樣的走路方式,也將這些觀點進一步落實於爬山技巧。就從今天起,學會正確的走路方式,成為一個「會走路的人」吧!

日期:2023-12-29

生活消費

長家國際食品公司正式揭牌 長榮空廚與全家便利商店聯手搶攻國內鮮食市場

長家國際食品公司於今(27)日正式揭牌營運,由空廚業龍頭「長榮空廚」與「全家便利商店」共同出資成立,雙方宣布攜手跨足國內鮮食市場,今日揭牌儀式由長家國際食品公司董事長柯金成、總經理黃國龍,邀請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及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共同主持。

日期:2023-12-28

傳產

承諾兌現 終於可以換下「紅色鏡框」\東陽實業總裁 吳永祥

紅色的眼鏡、紅色的手錶、紅色的錢包到紅色的手機,東陽總裁吳永祥總是用一身喜氣洋洋的大紅裝扮點綴,有的時候,吳永祥還穿上粉紅色上衣,更添紅潤氣色,就好像二○二三年東陽的營運,紅到發燙。

日期:2023-12-27

科技

「我們比別人子公司的子公司還小」志聖花10年從PCB轉型先進封裝,如何躍居台積優良供應商?

過去被認為是印刷電路板(PCB)、面板設備大廠的志聖,竟然獲得台積電優良供應商的殊榮,究竟它是何時開始轉型?

日期:2023-12-27

科技

不忘守護土地初衷 堅持把「愛」傳播 台數科、鑫傳國際號召200位同仁淨灘,用行動落實ESG!

由《今周刊》發起的「還海行動1905」淨灘活動,已經邁入第三年,而台數科集團更連續三年響應今周刊號召,分別認養嘉義南堤海岸、台中清水九號風車海岸和雲林蚊港海岸,今年2023年更邀請台數科與子公司鑫傳國際,超過200位員工攜手淨灘,為守護故鄉盡一份心力。

日期:2023-12-26

國際總經

下一場全球經濟危機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