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金融產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金融產業共有375項結果
科技

遠傳新創加速器第二期成果發表 扶植新創開創逾上億數位轉型新商機

遠傳電信自2021年成立「遠傳新創加速器」至今近2年,累積新創達37家,並創造逾1.7億元數位轉型商機,誘發投、增資金額更是突破3.2億元,成果豐碩。

日期:2023-09-28

ETF

AI、電動車、半導體、5G題材都想投資?小孩才做選擇,「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ETF」一次全盤掌握

長年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表現卓越的野村投信再推力作,這次以讓人眼睛一亮的ETF商品出擊,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00935)主打AI、電動車、半導體、5G…等科技題材一次網羅,更首創納入「研發費用佔比」為篩選指標,確保成分股擁有關鍵競爭力。此外,這也是一檔市值型的ETF,可謂是「創新科技型ETF2.0」。

日期:2023-09-13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376期︱存股池金融股高CP值的分析

存股池追蹤的金融股今年獲利與股價表現均良好,這帶有相當程度的必然性,並不會令我們太過意外。重點是,即使股價已經上漲一波,存股池金融股仍然是投資CP值最高的金融股。

日期:2023-09-08

科技

軟體  從中央政策、市民煩惱到公仔顏色 程曦千人軍團都能答 AI客服王一次搞定27種業態

(今周刊1394)程曦資訊共有超過一千名正式員工,面對二十七種業態,不但要盡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要兼顧服務的態度、溫度與準度,「客服王」的稱號一點也不為過。

日期:2023-09-06

國際總經

中美貿易戰5年,全球供應鏈尋找新基地的大贏家 直擊東協 製造新強權 2023年東協台商

(1393今周刊)在當前全球「去中化」的趨勢浪潮下,跨國公司正積極重塑供應鏈,而坐擁全球第三多人口的東協,已日漸成為「中國+1」的必修顯學。《今周刊》採訪團隊走入東協現場,親眼見證近年台商與國際大廠的遷徙布局,亦深度拆解不同國家各自主打的產業定位。一趟東協之行,一幅替代中國的「製造新強權」圖景正在成形,而台商大軍的機會與挑戰,也逐漸清晰。

日期:2023-08-30

科技

紅色供應鏈崛起是台灣造成的?軟體、網路新經濟再不突破,電子業恐有大麻煩!

日前應邀到「2023財經立法高峰會」活動,討論新創事業的競爭力、配套政策,以及未上市股票、員工認股權的所得稅課徵等議題,也發表了個人對於新創事業的觀點。在台灣過度偏重電子、半導體等硬體產業下,如何強化新創事業的投資與發展,確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日期:2023-08-24

ETF

不是所有ETF都適合存股!投資達人點名:除了台灣50反一(00632R),這5檔ETF也不推薦長期持有

台灣在近幾年新發行的ETF 數量如雨後春筍,而且很多是追求高股息與季配息的多因子ETF,但也有些是追求當下流行產業的ETF,包括5G、電動車、生技、綠能等,進一步探討所有ETF 都適合存股嗎?適合存股的ETF 盡量要分散產業,不要將績效與風險集中在單一產業、甚至是國家或地區,所以部分ETF 並不適合長期持有,且需要時常關注其相關動態,以下列舉出幾個我特別不建議當存股的ETF。

日期:2023-07-27

台股

我把272張仁寶全出清了!存股10年領股息343萬,學到4個投資經驗「後悔當年貪便宜股價」

2023.07.04我把仁寶(2324)出清了,總獲利513萬。這是一個漫長、苦楚、慘勝的投資經驗,但也收獲頗豐,尤其在投資經驗方面。

日期:2023-07-05

國際總經

轉型先鋒〉高盛、摩根大通資訊長猛出招 台灣還在綁手綁腳 華爾街金融巨頭這樣瘋AI

(今周刊1385)金融產業是破壞式創新的主戰場,傳統金融業猶如現代版的恐龍,隨時可能因為大環境突變而絕滅,為此,華爾街龍頭紛紛投入巨資,狂奔擁抱AI。

日期:2023-07-05

金融

永續金融與影響力投資學院成立,認證與7大主題課程7月中招生

由國立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台灣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及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共同發起的「永續金融與影響力投資學院」,週三(6/28)成立,希望以此推動永續文化,協助台灣企業數位轉型、並分享國際永續金融與ESG投資經驗,提供適合產業發展的永續金融商品。

日期: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