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鋼鐵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鋼鐵業共有276項結果
傳產

興富發「新隆儲運」都更案創汐止紀錄!背後家族不但是汐止大地主,還是COSTCO房東

興富發建設今(31)日宣布,將參與基地面積1萬4353坪、位於汐止大同路上工建段「新隆儲運」都更案,以科學園區開發模式成樓地板面積高達8.6萬坪的辦公室與星級飯店,總開發金額逾300億元,打破汐止有史以來單一廠辦開發案紀錄。

日期:2021-03-31

健康

南部紫爆頻傳 拒當人肉空氣清淨機! 過年探親記得這3件事 避免肺部病變

近期台灣西南部空氣品質極差,以嘉義、台南、高雄一帶空氣品質最嚴重,尤其台南空氣品質指標(AQI)一度達到「紫爆」等級。不少人反映,清晨自家窗外能見度極低,隔壁鄰居都埋在霧霾當中,連彰化大佛、高雄地標85大樓都幾乎消失在霧霾之中,居民哀號像是「住進毒氣室」。懸浮微粒(PM2.5)經世界衛生組織所轄的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分類為「一級致癌物」,若透過呼吸進入人體,其健康風險男女老少都躲不過,民眾該如何自保呢?

日期:2021-02-09

全球股市

ESG掀全球企業革命新浪潮! 企業想跟上潮流該如何著手? 這些專家有解方

近年來,ESG責任投資已在全球掀起革命性趨勢浪潮,不僅考驗企業是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外,也建立永續供應鏈的治理能力,顯見「永續」將是未來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新課題。

日期:2021-01-26

傳產

長榮集團「股王」竟不是海運 而是這檔興櫃股 揭訂單源源不絕、「兩路並進」策略

20210412編按:長榮鋼鐵(股票代號2211)今12日以每股41元掛牌上市,成為長榮集團第五家上市公司,開盤上漲32.9元,至73.9元,高點觸及75.5元,上漲逾84%;公開申購期間吸引超過45萬筆申購單,以釋出4000張股票估算,中籤率不到1%。長榮鋼去年合併營收為93.5億元,年增13%,營業利益15.34億元,稅後淨利14.04億元,年增約6%,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65元;董事會已通過每股配發2.2元現金股息。------------------------------------------------鋼鐵需求大爆發,以鋼構產品占大宗的長榮鋼鐵直接受惠;加上穩定獲利的環保事業,營運後勢看好,未來更計畫將產品外銷至其他國家。

日期:2021-01-13

股債前線

陽明、華航、長榮在Q4台股人氣最旺! 本季爆紅前十檔 竟沒有台積電

第四季台股大風吹,坐冷板凳非常久的傳產股,終於超越之前漲勢凌厲的電子股,成為最新人氣王!擁有百萬下載次數的Yahoo奇摩股市App統計,若將第四季台股個股的瀏覽量與第三季相比,在本季瀏覽量成長幅度的前十檔台股,就有陽明(2609)、華航(2610)及長榮海運(2603)等三家海空運業者進榜。這與第三季台股人氣榜是由二線科技股及生技股當家的局面,有非常大不同。

日期:2020-12-30

政治社會

落實動靜整合 迎向循環永續新生活

為宣示台灣向循環經濟邁進的決心,讓產業發展從「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直線式的線性經濟,轉型為「資源永續」的循環經濟,我國於一○五年提出「五+二」產業創新政策,盼能透過循環經濟模式導入綠色循環利用技術,帶動產業逐步走向永續發展。行政院亦於一○七年底核定「循環經濟推動方案」,由經濟部主導成立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建立跨部會、跨領域之溝通平台與整合機制。主要任務為整合政府資源,齊心突破產業推展循環經濟之障礙,以新思維緊密鏈結產官學研的合作,並導入創新的商業模式,創造循環經濟的價值鏈。

日期:2020-12-25

台股

長榮、台玻紛紛化身大飆股!資金重新聚焦傳產類股,5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中鋼(2002)備受期待

進到 12 月份,隨著電子股庫存調整的耳語傳出,漲勢有趨緩的現象,投資人開始將目光轉向其他傳產族群,而放眼望去,目前就屬鋼鐵最受市場期待。

日期:2020-12-21

科技

半導體產業最關鍵拼圖 台廠「綠循環」商機崛起

台灣半導體競爭力,若要再保十年,必須讓供應鏈、循環鏈共榮;動脈、靜脈互通,打造一個「台灣特色、世界第一」的半導體大循環聚落,黃金矽島,才能永續發光!

日期:2020-12-16

台股

2021年,中華電、中鋼、鴻海還值得存股嗎?億元教授鐵口直斷:昔日「3大績優定存股」變了

忘了吧!有些人、事、物,相見不如懷念,尤其是投資人啊,不要一直緬懷過去的豐功偉業,宏達電(2498)、宏碁(2353)……這些個股,就留在過去吧!

日期:2020-12-10

焦點新聞

六大重金屬空汙費率,應加重!為何環保署還有理由調降空汙費?

環保署近期欲調高固定汙染源的秋冬季空汙費,並以調降春夏兩季費率作為配套。但此舉將使空汙基金縮水,更可能讓春夏季空氣品質惡化,引來立委與環團強烈抨擊。

日期: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