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長期觀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長期觀察共有349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中國40年繁榮已結束!3因素纏身習近平無計可施...華爾街日報:實施財政刺激政策能力有限

今周刊編按:中國40年來透過大規模投資及基礎建設推動經濟增長,使他們走出貧困,成為出口實力席捲全球的全球巨人。不過現在,卻是到處出現經濟困境跡象,包括房地產泡沫破裂,全球對中國產品需求下降等等,讓中國從貧困走向大國地位的經濟模式,似乎已經破裂,華爾街日報更點出:中國40年的繁榮已經結束。

日期:2023-08-21

政治社會

台海緊繃,台灣人命運分岔點如何抉擇?旅美學者湯先鈍疾呼「眷戀窮城最不智」

台灣旅美國際關係學者、現任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兼任教授湯先鈍,長期關注美中台關係與跨國政治研究,8月13日他應邀返台,以「台灣與中國的選擇」為題在台北開講,對於台灣命運,他以終為始地喊話「眷戀窮城,徘徊歧路,是最不明智的行為!」

日期:2023-08-03

台股

年領股息133萬,拆解選股邏輯!謝富旭:找潛力股,留意財報「這指標」

今年以來,AI概念股股價表現亮眼,手中沒有相關個股的投資人不禁「望股興嘆」。不過與其追飆股,不如回歸基本面佳、適合長投標的,今周刊存股助理電子報總監謝富旭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透露,透過紀律性的選股存股,2022年達標年領股息133萬,他在節目中分享選股邏輯。

日期:2023-07-24

健康

10大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醫療費逾224億、每人平均得花25萬!不想壓垮全家人,篩檢不能少

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統計出爐,排名前10大癌別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中,前5名分別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及「口腔癌」。檢視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排名前十大癌別之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惡性腫瘤醫療支出費用高達1334億元,5年平均成長率6.3%。至於10大癌症之首的「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藥費每點為1元計算,換算成新台幣,2022年醫療費用高達224億元、較2021年的228億元減少1.7%。每人平均支出藥費133,298元,較2021年的156,061元減少14.5%;而每人平均醫療費用257,094元,亦較2021年282,515元減少8.9%。肺癌醫藥費較去年減少,顯示肺癌篩檢防治已見成效。而10大癌症治療費最貴的,則是第8名的白血病,每人平均藥費276,165元、每人平均醫療費用431,420元,仍相當驚人。癌症醫療費用及就醫病人數均呈成長趨勢,不僅影響病患及家庭生活品質,亦減少工作年數,造成經濟損失及龐大醫療費用支出,故有效防治癌症乃重要之醫療照護議題。(原文刊載於2023/6/20,更新時間為2023/9/25)

日期:2023-06-20

台股

台股攻上萬七 你上車了嗎?為何K線出現「紅三兵」 不見得都是買進訊號?

週二(6/13)加權指數上漲261點,收於17216點,一舉躍過萬七大關,距離去年低點12629點,迄今上漲了4587點,漲幅達36%。軍工、資服、能源、旅遊、AI、半導體……等相關族群今年都表現亮眼,翻倍漲的個股因而也為數不少,在台股熱度持續升溫之際,股票議題經常是社交場合或是親友聚會時的熱門話題之一。最近在一場社交餐會中,同桌的一位友人在席間滔滔不絕講起了股票經,他滿臉興奮地說道:「靠著『紅三兵』這個K線型態,讓他今年開春後一檔賺過一檔,績效一飛衝天,以後只要看到這種型態儘管大膽買進,買完就可以等著數鈔票囉……」

日期:2023-06-14

健康

最新十大死因出爐!「惡性腫瘤」霸榜41年,肺癌居冠…醫籲「這檢查」不能少:不抽煙也要做

衛福部統計處今公布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受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死亡人數較2021年增2萬4,266人,年增13.9%。而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次為心臟疾病,新冠肺炎則首度入榜,並由上一年度的19名躍升為第3名。

日期:2023-06-12

科技

如果把光華商場搬到美國、變成電商 客單價竟能衝破1萬台幣 是亞馬遜七倍!這為台灣賣家帶來啥機會?

想像一下,如果把在國內3C市場頗負盛名的光華商場搬到美國,變身為一家電商,而且在線上賣場之外,還有美國人透過社群媒體做直播,每天長達八小時,介紹在這家電商銷售的各式IT產品,會是什麼模樣?這就是美國利基型電商業者Newegg。主攻消費電子及IT產品的Newegg,在一般台灣民眾心目中的知名度不高,遑論與業界龍頭亞馬遜相比。但有趣的是,Newegg去年平均客單價高達411美元(約合12000元台幣上下),遠高於亞馬遜去年Prime Day平均客單價52.26美元(約合1600元台幣)。換句話說,有4000多萬註冊會員的Newegg含金量,幾乎是亞馬遜的八倍之多!

日期:2023-06-05

生活消費

老男人的反省

在頌揚母愛的時刻,最適合老男人們反省、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有過改之、無則加勉;最近走紅的台劇與陸劇,也多帶著反省色彩,引發大眾的回響與討論。

日期:2023-05-17

理財

2年蓋到好、交屋款超低...買預售屋暗藏風險 房市達人提醒:避免入坑,謹記這四字

2023年房市降溫,不少人期待房價出現鬆動,其中「自備款較低、屋況新」的預售屋,更是許多首購族希望入手的物件,House123執行長邱愛莉提醒,買預售屋雖然門檻低,但功課需準備不少,「看樣品屋不要把重點擺在裝潢表現,而是考量整體的動線與格局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日期:2023-04-13

國際總經

張忠謀悼念摩爾:第一代共同奮鬥的朋友所剩無幾...94歲英特爾共同創辦人過世,摩爾定律他提的!

今周刊編按:英特爾共同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逝世,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週六(3/25)透過台積電回應,「很悲傷聽到戈登逝世的消息,戈登是我很尊重、並且相知超過60年的摯友」。張忠謀同時表示,「戈登的過世,也表示我的半導體第一代共同奮鬥的朋友,已所剩無幾」。摩爾於1965年提出知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認為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同樣運算速度的晶片價格則每兩年會變成二分之一,摩爾定律也成為半導體製程技術推進速度的遵循依據。

日期: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