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防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防震共有67項結果
台股

外資大買367億股匯雙漲!台幣再現30字頭、台股創21個月來新高「萬八差一步」…盤點封關前哪些領頭衝?

今周刊編按:美股4大指數周二(12/26)全面收紅,激勵台股周三(12/27)開高走高,收盤大漲139.77點,來到17891.5點創21個月來新高,而聯發科(2454)高價股漲勢強勁,也站穩千元大關收在1040元,台積電(2330)也衝上592元,創近半年來新高。三大法人今買超344.64億元,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買超367.87億元,其中外資搶進聯電逾9萬張最多;投信買超12.44億元;自營商(合計)賣超35.67億元。至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勁揚逾1角,最高升抵30.862元,是近半年來首度再見30字頭,為亞幣中表現最強勢貨幣,終場前央行調節,收在30.88元,狂升1.85角或0.6%。

日期:2023-12-27

科技

曾與蘋果、特斯拉交手,為賈伯斯打造觸控王國!宸鴻戰將孫大明愛情長跑16年、70歲老來得子再闢新人生

觸控模組大廠宸鴻(TPK-KY)旗下宸展科技董事長孫大明,曾是宸鴻集團大將,2020年帶領宸展在中國掛牌上市,去年年滿70歲的他更喜獲麟兒,再次開啟人生新里程。

日期:2023-11-09

科技

「台灣國際人工智慧物聯網展(AIoT Taiwan)」南港登場! 「顯示未來城市館」串起食醫住行育樂,5大智慧展區一次看

2023年「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於10月25日至27日在南港展覽一館盛大登場,因應全球淨零碳及AI時代來臨趨勢,本屆展覽聚焦 AIoT 在各產業的研發應用,包智慧服務應用、新創方案、智慧物聯感測等。

日期:2023-10-26

焦點新聞

921地震24周年/攝影圖輯回顧-從他的鏡頭看見不能忘記的傷口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一場芮氏規模7.3、震源深度8公里強震,奪走2415人生命,11305人受傷、29人失蹤,超過10萬間樓房倒塌,重創南投。如今,24年過去了,921地震依舊是台灣人心中的痛,也因那場地震,讓台灣開始重視防震宣導。

日期:2023-09-21

科技

GDP創新高民眾卻無感 旅美工程博士徐紀高憂心提建言

徐紀高博士個人簡歷: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結構工程學博士(1983) -結構工程學碩士(1978)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學士(1974)現職:*SEFBO Pipeline Bridge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德州奧斯汀)*Engineering Micro Research, EMR Construction, Hsu Realty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德州奧斯汀)*Jilin H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mpany Ltd., 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日期:2023-06-29

理財

AI伺服器、車電雙題材助威 下半年財報探虛實 散熱長線趨勢夯 短線漲多還能追嗎?

受惠AI伺服器的產品升級、節能減碳與車用電子需求題材帶動,散熱概念股股價正夯;展望未來,該如何掌握後市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日期:2023-06-14

生活消費

全聯新點數換購開跑,攜手大潤發、NAUTICA推運動商品!筋膜槍、運動毛巾、按摩滾輪0元帶走

全聯首次和大潤發共同推出會員點換購活動,並首次與潤泰全代理的美國知名品牌NAUTICA Competition系列合作,推出7款運動週邊商品,最低0元起。全聯指出,不只在全聯實體門市使用生鮮積分、福利點換購,即日起至8月10日在大潤發使用「發幣」換購,同樣可享最低0元起優惠。

日期:2023-05-18

國際總經

通膨升息循環下的利率遲滯性 ——兼論密封元件商茂順

根據聯準會主席鮑爾提及,在今年不考慮降息下,利率將在高檔維持至少半年以上,隨著全球經濟進入衰退分水嶺,利率敏感型資產將面臨較大承壓,投資人應保持警戒。

日期:2023-05-10

房地產

《建築巨擘:陶朱隱園》 台灣永續建築地標躍上國際

氣候變遷,人類未來的生活居所勢必也將進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10月底發布《2022年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全球必須實現45%的減排才能避免全球性巨災的發生,在11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上,聯合國秘書長也表示:「根據現行政策,到本世紀末全球升溫幅度將達到2.8度,人們正走向全球性的災難。」如何因應不停加劇的氣候變化並邁向永續發展成為全球重視的議題,也是世界各領域發展的挑戰。Discovery全新節目《建築巨擘:陶朱隱園》首次走入曾被 CNN評選為城市九大新建築之一的「陶朱隱園」,揭開這座世界級永續建築地標,如何在建築、人文精神、藝術、綠能、工法等不同領域結合永續精神並做出突破,成為全球未來建築標竿!

日期:2022-12-14

焦點新聞

「國寶」事件一發生,北京趁勢吃豆腐…故宮出包真的關「大台獨」館長的事?

外傳總價高達25億的故宮3件文物破損案,引發各界高度關注,一張張破碎陶瓷照片,再度摔出台灣與中國敏感的國族認同。故宮博物院除面對檢討聲浪外,故宮館長吳密察本就難辭其咎,應負起文物保存出包的政治責任。不過,針對吳密察的批評,卻集中在「台獨」與「去中國化」,指其是民進黨以「文化台獨」之私的酬庸人選,文物管理不彰更是起因割裂與中國的歷史文化連結。

日期: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