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降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降級共有242項結果
政治社會

5分鐘俄軍戰車兵投降影片曝光!連人帶車投誠、多路戰線潰敗,CNN名主持人:我們正見證俄烏戰轉折點

編按: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進入第225日,根據多方消息,烏克蘭軍隊本日在烏南赫爾松州(Kherson)成功奪回了舊西爾利亞(Starosillya)、大亞歷山德里夫卡(Velyka Oleksandrivka)以及達維季夫布里德(Davydiv Brid)3處聚落,正逐漸把戰線推往首府赫爾松市。美國著名印度裔記者、CNN國際新聞評論主持人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在節目上直言:我們正在見證烏克蘭戰爭的轉折點。根據一位地區官員和親俄軍事部落客指出,烏克蘭軍隊已經向被佔領的赫爾松市推進,並佔領第聶伯河西岸的佐洛塔巴爾卡鎮。扎卡利亞說,他認為烏克蘭軍方最近取得的進展,正在扭轉與俄羅斯的戰爭局勢。烏克蘭軍方今天表示,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已重新奪回赫爾松州超過400平方公里領土。近日更有一段俄軍開著戰車掛白旗投降影片在網上瘋傳,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發言人尤索夫說,已有數千名俄軍撥打投降熱線,他們不想為普丁效命而無辜喪命。

日期:2022-10-07

生活消費

635人不到1個月「2度確診」!指揮中心放寬重複感染定義,14天以上符合「2條件」就算

國內疫情仍處在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3)日宣布新增33377個本土病例、54例境外移入、38例病歿。相較上週確診數,本週增加6.6%;截至今日累計有3萬110人通報重複感染,而指揮中心也同時宣布修訂「重複感染」定義。

日期:2022-10-03

政治社會

10/13開放國門,指揮中心去留成話題!薛瑞元揭裁撤「2大後果」:疫苗、藥品恐全面銷毀

在行政院宣布10月13日開放國門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是否退場的問題也受到廣泛議論,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今(1)日表示,指揮中心是否裁撤要看疫情發展狀況,更何況現行的很多指引、命令還有藥品、疫苗、快篩EUA(緊急使用授權)等,都和指揮中心掛在一起,因此若是指揮中心被裁撤,相關的疫苗、藥品等全都必須銷毀,所以存續與否要好好考慮。

日期:2022-10-01

政治社會

台灣最快10月國門開,產險業剉咧等!防疫保單理賠沒盡頭?業者盼用「這招」釜底抽薪 

全球新冠疫情漸趨緩,台灣解除邊境封鎖,最快將在十月實施「入境檢疫期0+7」,但這是否會造成確診人數激增、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再擴大?產險業者認為應有配套措施。

日期:2022-09-28

理財

5個致富習慣,她38歲財富自由「有房、有車、存到3千萬」:早做這件事,我可以提早幾年退休

編按:作者張Ceci在38歲提早退休環遊世界,至今已8年。早在26歲的時候,她就訂下退休目標,至少需要3000萬台幣,而且還要有房、有車、沒有負債。既然知道了自己的目標,那要怎麼開始變有錢呢?她歸納整理出5個致富習慣,幫助她38歲財富自由。

日期:2022-09-15

國際總經

在便宜和貴的肉之間,歐洲人改買便宜的了!陶冬:消費信心「塌方般下墜」處處嗅到衰退味道

充滿對比和困惑的一周,但是資本市場狂歡了。聯準會再度大碼升息75點,不過鮑爾卻暗示可能改變升息政策的力度。美國GDP出現了負增長,弱過預期,卻感受不到衰退的氣息;歐洲增長是正的,好過預期,卻處處可以嗅到衰退的味道。美股盈利多數好過預期;消費類公司卻先後發出盈利警告。

日期:2022-07-31

全台防疫報導

死亡、中重症數雙創新低!BA.4、BA.5恐釀一波「小流行」?何時降級?莊人祥回應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31,29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1,152例本土個案及14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0例死亡。

日期:2022-07-12

國際總經

「27歲大男生不能再每天集體住宿舍」從地表最夯男團BTS單飛風波,揭開K-pop成功背後的危機

韓國天團BTS在最頂峰的時刻,7位團員宣稱「不能再集體住宿舍」,即將單飛,不過,K-pop引領韓國文化席捲全球的風潮正盛,後勢不可小覷。

日期:2022-06-22

傳產

看好疫後復甦力道 嘉泥日本旅宿事業虧損較前年縮小5成

「5月就看到日本旅遊復甦狀況,平均住房率超過5成,黃金週單日住房率甚至達8成,對比去年最低潮只有1成,成長是滿明顯的。」嘉新水泥董事長張剛綸今(14)日在股東會上,充滿期待地向股東報告旗下旅宿服務事業日本沖繩Hotel Collective的成效,語氣寫滿期待。

日期:2022-06-14

國際總經

台灣疫情將走紐西蘭模式?回顧當地確診從高峰到趨緩,現階段得更注意「兩件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台灣疫情目前處於「高原期」,至於未來是否會出現高峰,需要再評估,「可是它(確診人數)緩步向上,我想是免不了的。」

日期: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