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陶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陶瓷共有440項結果
生活消費

新.食.器.時代

疫情之下,不只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在家煮食用餐的機會也變多了,在社群網站曬美食的同時,餐具食器的選擇,也變成一種餐桌上的品味。想找好食器不必向外取經,台灣餐具老品牌具質感,同時展示家族傳統工藝轉型的韌性,用一只碗、一個盤,替台式餐桌美學重下定義。

日期:2022-03-16

政治社會

新北五箭翻轉經濟 雙升三創攜手企業邁向智慧城

經濟是推動城市發展的火車頭,過去3年,全球遭遇新冠肺炎與國際經濟二大詭譎黑天鵝出沒,新北市政府5箭齊發翻轉創新,協助24萬中小企業度過挑戰。與民站在同一陣線,吸納逾7.5萬家新增企業,成經濟躍升底氣,當產業脫胎換骨有目共睹,實現雙升三創目標指日可待,也讓新北成為最有溫度的智慧城市。

日期:2022-03-11

未來,一直在進步

一場新材料研發計劃 如何在未來掀起革命? 太陽能板、輕軌列車、紡織全有「它」的身影 

台灣向來以工業大國自居,舉凡電子、光電、紡織、鞋業、汽車工業及建築等,都是我國的強勢產業,但是,民眾往往看到「成品」,在這些領域中所用的「材料」,卻猶如一個小螺絲釘,雖然構築出一項成品最基礎的部分,卻不是以主角姿態登場,反而是最重要的關鍵配角。

日期:2022-03-08

科技

新創篇 不讓老牌大廠專美於前 德日大咖看上 兩新秀搶建廠

台灣電池廠後浪推前浪,除了你我熟知的幾家大廠,兩家新秀正悄悄在桃園興建超級電池工廠。輝能與德國車廠賓士合作,格斯則手握日本老牌上市公司鐘淵化學訂單,新興勢力不可小覷。

日期:2022-02-23

法人籌碼表及資金流向

【麥克連】20211220法人資金流向表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2-20

政治社會

英國考古學家泰納沃克申獲梅花卡

來自英國的泰納沃克(Gordon Howard Turner Walker)教授是一位考古學博士,專精於考古文物修護及骨頭分子鑑定研究,除協助臺中惠來遺址出土的人骨研究外,目前他計畫從臺灣原始人的DNA鑑定,瞭解臺灣的原始人種從那裡來。因修復我國文物及相關文化資產考古工作有優異表現,泰納沃克於今年11月以「高級專業人才」身分,申獲外僑永久居留證(梅花卡)。

日期:2021-12-15

品味收藏

盧佳慧奪法國DNA巴黎設計獎三大獎,駐法代表吳志中代領獎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盧佳慧,也是前立委盧修一、鋼琴家陳郁秀女兒,從表演家一路往創作者、音樂設計與作曲家、製作人發展,並與跨界藝術家合作。近日作品「BUTTERFLY ORCHID蝴蝶蘭」、「XR Obsession XR迷」,以及「Impression of Taiwan印象台灣」,榮獲 DNA Paris Design Awards(法國DNA巴黎設計獎)三項大獎!

日期:2021-12-05

焦點新聞

國巨董座陳泰銘獲頒中山大學名譽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27日在高雄市長陳其邁的見證下,頒授名譽管理學博士給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表彰他在經營管理世界級企業的傑出成就,及在國際藝術、台灣教育與公益等各領域的卓越貢獻。

日期:2021-11-28

科技

鴻海炒熱電動車話題後》國巨Q3營收直逼300億元 飆歷史次高! 法人反倒最關心「這兩件事」

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下午發布,今年第三季營收年增近34%至293.89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次高紀錄,同期淨利也年增近88%至68.14億元;國巨該季每股獲利(EPS)為13.85元,意味今年前三季已經賺了超過三個股本。在亮麗的第三季財報數據之外,國內外法人今(27)日在國巨法說會中的關切焦點,反倒是去年9月宣布與鴻海(2317)的合作關係進度,以及車用產品的表現及展望。這或許意味,隨著電動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鴻海帶頭發展台灣的電動車技術平台MIH,法人圈愈來愈注意國巨在車用零組件的業績及動能。

日期:2021-10-27

國際總經

中國「拉閘限電」3招打斷自己兩條腿?老謝:這次恆大必倒,後面還有一大堆!

中國「拉閘限電」,對製造業帶來巨大衝擊!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從去年10月開始,中國政府陸續祭出反壟斷法、打房、限電等措施,導致經濟動盪,恐重演90年代「台灣病」戲碼,「我相信這一次恆大必倒!恆大後面還有一大堆,這是中國在未來世界經濟調整當中,必須注意的挑戰。」

日期:202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