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非核家園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非核家園共有174項結果
政治社會

總統辯論會》幾十場槍戰沒死,是老天留我命繼續拚!侯友宜猛打賴不攻柯:我有能力組聯合政府

2024年總統大選唯一一場辯論會週六(12/30)下午登場,兩岸議題成為主要重點,各方數度交鋒,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猛攻民進黨8年執政,幾乎不打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還在結論時引述台灣民主運動先鋒蔣渭水「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名言,拋出聯合政府,訴諸整合在野力量政黨輪替。

日期:2023-12-30

政治社會

總統辯論會》侯友宜直球:你們兩個是支持廢死還是反廢死?賴酸柯連6點協議都能反悔「最沒資格談誠信」

2024總統大選辯論會周六(12/23)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依序進行申論、媒體提問、交互詰問及結論等四階段。本文為第二階段交互詰問,以問答方式,持續更新呈現三位候選人交互詰問的精彩交鋒。

日期:2023-12-30

政治社會

總統政見發表會》批賴清德新潮流派系「吃銅吃鐵吃國家」…侯友宜:他當選要成立新特偵組辦案

首場2024總統政見發表會今(20日)晚舉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聚焦砲轟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今天最後一輪發言期間,抨擊民進黨在錯誤的能源政策上弊案叢生,讓新潮流派系來「吃銅吃鐵吃國家」。

日期:2023-12-20

國際總經

COP28直擊/台氣候評比排倒數 環境部長薛富盛:沒淨零前繼續努力

德國看守協會發布氣候評比,我國名列倒數,「願景工程」、聯合報即時專訪環境部長薛富盛,他表示,尊重任何的評比,也都會納入參考。至於台灣氣候政策是否有待加強。他強調,「在沒有淨零之前,都要繼續努力。」

日期:2023-12-09

政治社會

柯文哲喊出2030能源配比,笑賴清德不敢提「2025非核家園」!賴辦:柯真的是「柯學家」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周三(11/1)公布其能源政策規劃,氣候對策為「實踐淨零碳排」,三大實際作法分別是「擴大再生能源,逐步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帶動產業的低碳轉型」及「符合公正轉型精神的在地淨零碳排,不要讓能源轉型淪為黑金勢力的溫床」。柯文哲也強調應「務實減碳」,並重申核二、核三應延役,核四要安全總體檢,且不應強硬設立核能退場時間表,要等再生能源的發展能夠接上能源缺口,再讓核能退出發電行列。柯文哲陣營所提出的2030能源配比,為燃氣發電45%、再生能源30%、燃煤15%、核能10%。柯文哲也不忘隔空叫陣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問對方敢不敢出面大聲宣示「2025非核家園」,並笑稱賴「只要講這句,保證被電到死」,並稱賴若不出來宣示,就是反對總統蔡英文的「2025非核家園」方針,「讓他們兩個先矛盾」。對此,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郭雅慧隨後反擊,柯文哲洋洋灑灑說一大篇,實則讓台灣走回核能老路,讓核能復辟,這種用「感覺」來攻擊執政黨,把感覺當科學,果然是很「柯學家」。

日期:2023-11-01

科技

倒吃甘蔗 下一步改善獲利模式、精進國產化 離岸風電今年拚二GW 九月就達標

(今周刊1400)離岸風電潛力場址階段因疫情、戰爭陷亂流,今年站穩腳步漸入佳境,但為了避免再發生棄標狀況,經濟部試圖解決廠商詬病多時的規模、國產化問題。

日期:2023-10-18

科技

國際壓力進逼,台灣的綠能關鍵拼圖還在迷走… 直擊〉 光電缺地危機

(今周刊1400)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綠電需求孔急,政府擘畫的2025綠能藍圖,已宣告跳票,在缺口逐年擴大、須加速追趕的關鍵之際,肩負近7成發電重任的光電,卻陷入缺地危機,關上一道道種電大門的台灣,該如何走出困局?

日期:2023-10-18

科技

太陽能維運龍頭聚恆以人為本 讓永續綠能持之以恆

太陽能發電是臺灣2050年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之一,聚恆科技是國內老字號太陽能系統、建造與開發一條龍服務EPC大廠,累積20年經驗能量,完成國內系統電廠總裝置突破350MW,也將觸角延伸至東南亞、日本。董事長周恒豪白手起家,秉持以人為本理念,兼顧利害關係人權益,推出業界唯一雙保政策,提供投資人20年保固、保證發電量,用好口碑讓永續綠能持之以恆。

日期:2023-10-11

政治社會

2024總統參選人政見一次看/「四腳督」賽局成形!9大領域政策,賴侯柯郭怎麼說

2024總統大選「四腳督」局勢成型,這場總統級的賽局中,參與者有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以及獨立參選的郭台銘,每位參選人在各領域議題,都有其理念與政見,也有不同的解讀或主張。鑑於台灣的特殊地理、政治與歷史情勢特殊,以及總統主要職權在於外交、國防面,因此每屆總統大選中,對於中國有關的兩岸、統獨議題,以及與美國、日本及其他國家相關的外交議題立場,都是選民高度重視的主題。對選民來說,總統參選人能否端出產業經貿牛肉,以及是否有因應2050淨零排放趨勢的能源政策藍圖或願景,還有高房價現實下,參選人的居住政策等,都受高度關注。

《今周刊》以外交兩岸、國防、產經、能源、居住政策、交通、文化教育、司法改革、社會福利9大領域製作表格,並彙整中各參選人政見或政策,供讀者比較參考。

日期:2023-08-31

政治社會

誰能讓台灣不缺電?核四又該怎麼辦?3+1總統參選人能源政策一次看!只有他主張「非核家園」

面對2050淨零碳排國際趨勢,各陣營總統參選人能源政策與路徑成為選戰攻防重中之重。代表民進黨的賴清德延續政府既有2050碳中和以及「2025非核家園」等政策路線,但將核能列為「緊急情況」時最後手段;能源配比部分,到2050年,再生能源配比將達6至7成、氫能9%至12%,也搭配碳捕捉的火力發電20%至27%。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則主張將核一、核二、核三檢修後安全延役,並在安全無虞下,推動核四安全重啟;在能源轉型途徑採「2030減碳台灣」、「2035低碳台灣」、「2040無煤台灣」、「2050淨零台灣」,至2050年將達到再生能源57%、核能18%、碳中和電力25%。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則主張核一不延役,在科學、安全前提下延役核二、核三,核四則應盡速體檢後決定是否重啟,並主張到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40%。至於尚未確定是否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則主張核一、核二儘速重啟、核三延役、召開公民會議凝聚核四共識,也開發小型核電廠以及潮汐發電、海洋溫差發電等再生能源。

日期: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