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領導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領導的共有514項結果
國際總經

美中成立經濟金融工作小組、俄暗示停火談判啟動條件 拜登「去風險」有戲 大國吹起和解春風?

最近國際外交舞台上最熱門的詞彙,就是「去風險」,從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習拜會」,再到俄羅斯外長聯合國演說事件,看得出列強試圖降低衝突、想要完成和解的「去風險」。

日期:2023-10-04

國際總經

讓阿拉伯金主超額賺飽先離場 揪蘋果、輝達、台積電…當股東 孫正義救軟銀 三奇招推安謀高價IPO

科技大亨孫正義以奇幻的財務操作,創造晶片設計大廠安謀股票上市盛宴。在風光敲鑼、股價上漲的背後,卻是極為複雜辛酸的故事。

日期:2023-09-13

國際總經

「現在幾乎所有日本記者和學者,都不敢去中國」野島剛解析:習近平的中國,跟以前哪裡不一樣?

野島剛9月推出最新著作《中國的執念》,透過香港、台灣經驗為前車之鑑,向日本人發出警訊,若「昨日香港、今日台灣」成真,那麼接下來的明日,可能會輪到日本。

日期:2023-09-13

國際總經

印度不叫India了?總統、總理偷改名「Bharat」,新名字有什麼含義?一次看懂為何爆發爭議

據《路透社》、《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 5 日,印度總統德勞帕迪·穆爾穆在即將於新德里舉行的 20 國集團(G20)峰會晚宴邀請函中將印度稱為 「Bharat」,而非常用的 「India」。同日,印度執政黨人民黨發言人分享了一張邀請函圖片,上面將印度總理莫迪寫作 prime minister of Bharat。

日期:2023-09-07

科技

屏東小子逆襲!在台灣被當問題學生、他勇闖英國打造AI超能神器,讓模型開發速度快千倍

生活中有八成的數據都是電腦無法辨識的文字、圖像或影音,以前要人工分析這些數據、訓練AI,得花上數月、耗費百萬美元,不過這家總部在英國的新創Instill AI,開發出一套工具,現在只要幾分鐘,就能自動把所有類型資料,轉成電腦可辨識的語言。

日期:2023-08-31

ETF

灰度戰勝SEC訴訟,加密貨幣應聲上漲,全球首支比特幣現貨ETF有機會問世?

加密貨幣圈在周二(8/29)時迎來大利多事件,加密貨幣基金公司灰度(Grayscale Investments)在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訴訟中取得了勝利,這一消息的傳出,不僅使加密貨幣全面上漲,也促使全球首支比特幣現貨ETF將有機會問世,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股價也隨之上漲。

日期:2023-08-30

政治社會

中共才是獨派始祖?毛澤東竟支持台灣獨立

毛澤東是獨派?中國共產黨也受到孫文的影響。毛澤東在看待台灣問題時,原本的立場也不是統一或武力解放,他甚至還反過來發表期待台灣獨立的聲明,這件事在台灣也經常成為熟知歷史者的話題。二○二一年十一月,三名台灣的民進黨人士被中國政府點名為「台獨頑固分子」,其中之一是台灣現任立法院院長游錫堃,他對此如此表示。

日期:2023-08-25

科技

印度登陸月球南極創紀錄!科學家爭相搶登,就是為了關鍵資源「水冰」,但月球南極真的有水嗎?

印度月船3號成功抵達月球南極,旨在揭示隕石坑內的水資源含量和提取挑戰。水冰被視為月球關鍵資源,可支援未來太空任務和建基地。該任務有望深化我們對月球南極地區地質和水冰分布的理解。

日期:2023-08-25

政治社會

華府看北京vs奧本海默看二戰德國》為何美國有人擔憂 量子技術若落後中國 代誌大條了?

好萊塢電影《奧本海默》票房在台灣及美國都持續發燒,惟華府開始有智庫觀察家認為,片中敘述的情節及國際關係大背景,與80年後的今天高度近似。當年美國政府之所以投入龐大人力及資源至曼哈頓計畫,就是要搶在納粹德國之前做出原子彈,好扭轉同盟國的二戰態勢,避免敵人先「魔高一丈」。2023年的今天,美國與中國在許多層面爭霸的態勢愈來愈明顯,而在兩國都投入發展的幾項新興技術中,中國在量子技術投入的資源規模似乎遠高於美國。這讓華府部分專家敲響警鐘,認為美國絕不能讓中國搶先獨霸量子科技,因為北京明顯想要挑戰華府在全球秩序的霸主地位,若率先掌握了軍事應用潛力不小的量子技術,後果不堪設想。

日期:2023-08-23

健康

「彰化來的孩子一點也不輸人」秀傳醫院創辦人黃明和:為何當年我選擇離開引以為傲的台大醫院

彰化,是孕育了黃明和一家世世代代的寶地,是他成長的地方、創業的開始,以及實現醫療夢想的所在。黃明和在他的行醫路上,秉持著「利他」的精神,就從彰化一路開拓醫療志業到全臺灣。而當初影響他回鄉開起醫療事業的關鍵,必須從黃明和在臺大的求學時期談起。

日期:2023-08-16